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两家换三家转”——郭亮村“近亲”婚配习惯的法律人类学解释

发布时间:2021-01-24 13:20
  转换亲最初由原始社会的氏族外婚制演变而来,后在文明社会中因其违背历史规律而被抛弃。旨在描写郭亮村的转换亲如何具体实现,证明文明"返祖"的可能性。郭亮村形成之初便具有的异质因素,在经历了特殊婚配生育的规范后,构建了以人类生育文化为中心且人口繁衍和经济发展自给自足的小型社会结构,它以一种类似"帕累托最优"的方式,改进着地理和历史因素之下的限制性条件,从而耦合于人类正常的繁衍生息。目前郭亮村呈现出的婚育结果证明了此种模式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为人类社会繁衍发展的一个缩影,或契合于上古时期伏羲女娲兄妹二人媾合繁衍人类的神话传说,而在这之中贯穿始终的主题是以生育文化为中心的价值取向,即繁育至上的人类发展史。 

【文章来源】: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 2020,12(01)CSSCI

【文章页数】:9 页

【文章目录】:
一、地理封闭社群的婚姻自给之谜——问题的提出
二、“两家换三家转”——隐居在悬崖峭壁上的郭亮村:历史沿革和婚育习惯
三、“生生不息”:郭亮村特殊婚育契洽生育制度
四、“反哺模式”(2)的强大生命力:生育文化在村落的展开
五、“低占有,高繁育”的自保策略(1)——郭亮村婚育模式有效实现的可能性
六、余论——伏羲女娲兄妹婚的可信度和可行性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家庭结构变动中的老年赡养问题——再论中国家庭结构的变动[J]. 费孝通.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3(03)



本文编号:29973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29973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3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