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未成年子女姓氏决定及变更问题的法律思考

发布时间:2017-04-15 21:04

  本文关键词:未成年子女姓氏决定及变更问题的法律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出现了给自身命名的行为。从那之后,姓名就成为人们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以及区别于他人的重要工具。现实社会生活中常会碰到这样的纠纷,未成年人由于行为能力的限制,其姓氏的决定由作为其监护人的父母来行使,而父母又由于意志上的冲突,无法就子女姓什么达成一致意见;以及父母离婚后,父或母一方擅自改变未成年子女的姓氏,而另一方坚决不同意,并诉请法院恢复其子女的原姓氏。对前一类纠纷,法院通常会通过调解或劝当事人撤诉的方式,以解决纠纷;对后一类纠纷,有的法院认为应当恢复子女的姓氏;有的法院则持相反的立场,认为应当驳回原告要求恢复的诉讼请求;还有的法院认为有一定意思表达能力的未成年人有决定权,,应尊重他们的决定权。这种“同种情况不同处理”的做法,既有损于社会与家庭的和谐,也影响了执法的统一性和法律的权威性。因此,在我国不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完善民主法制建设的历史时期,通过建立科学的保护未成年子女姓氏决定及变更权的法律制度,完善对未成年子女姓氏决定及变更权的保护,使之兼顾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较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具现实意义。本文结合案例对未成年子女姓氏的决定及变更进行分析。本文除引言、结语外,共分为三章: 第一章以司法实践中的两个具体案例引出未成年子女姓氏决定及变更纠纷的争议焦点,主要包括未成年子女随父姓还是母姓以及离婚后未成年子女能否改姓。 第二章分析未成年子女姓氏决定及变更的历史沿革,并评价我国《婚姻法》及《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关于未成年子女姓氏决定及变更的规定。 第三章讨论完善未成年子女姓氏决定及变更权的建议,主要有立法上的完善,如明确未成年子女姓氏的选择制度、明确未成年子女对自己姓氏是否享有的决定权,及完善未成年子女姓氏决定及变更的解决方案,包括以子女最佳利益作为最高判断标准和以抽签作为补充解决方案。
【关键词】:未成年子女姓氏 决定权 变更权 子女最佳利益
【学位授予单位】:上海交通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3.9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7
  • 引言7-8
  • 第一章 父或母一方决定及变更未成年子女姓氏纠纷引发的思考8-11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从二个案例出发8-9
  • 一、 案例介绍8
  • 二、 案例评析8-9
  • 第二节 决定及变更未成年子女姓氏的争议焦点9-11
  • 一、 争议焦点之———未成年子女随父姓还是母姓9
  • 二、 争议焦点之二——离婚后未成年子女能否改姓9-11
  • 第二章 未成年子女姓氏决定及变更的历史沿革及现行法律规定11-15
  • 第一节 未成年子女姓氏决定及变更的历史沿革11-12
  • 第二节 我国现行法律对未成年子女姓氏决定及变更的规定12-15
  • 一、 《婚姻法》第 22 条对未成年子女随父姓或母姓的规定及评价12-13
  • 二、 《具体意见》第 19 条对未成年子女变更姓氏的规定及评价13-15
  • 第三章 完善未成年子女姓氏决定及变更的建议和方案15-20
  • 第一节 完善未成年子女姓氏决定及变更的司法建议15-17
  • 一、 明确未成年子女的姓氏选择制度15-16
  • 1、从父母一方姓15-16
  • 2、从父母双方姓16
  • 二、 明确未成年子女是否有权决定自己的姓氏16-17
  • 第二节 完善未成年子女姓氏决定及变更的解决方案17-20
  • 一、 以子女最佳利益作为最高评判标准17-19
  • 1、主要照顾者原则17-18
  • 2、尊重未成年子女意愿原则18-19
  • 3、合理考虑子女改姓后的使用情况及知晓程度19
  • 二、 以抽签作为补充解决方式19-20
  • 结论20-21
  • 参考文献21-23
  • 谢辞23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李新天;;对人格权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认识[J];法学评论;2009年01期

2 杨晓霓,焦卫;对一起变更子女姓名案的法律思考[J];人民司法;2000年09期

3 李集合;;宪法上公共利益概念分析[J];政法学刊;2008年04期

4 张学军;;论新中国婚生子女姓氏取得制度的变革[J];浙江学刊;2009年03期

5 何增科;市民社会概念的历史演变[J];中国社会科学;1994年05期


  本文关键词:未成年子女姓氏决定及变更问题的法律思考,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092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092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3a999***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