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权平等视域下的同性婚姻
发布时间:2017-04-21 15:21
本文关键词:性权平等视域下的同性婚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 同性恋作为一种亚文化,在人类数千年的历史中一直延绵不断,古今中外,概莫能外。然而,从婚姻制度产生伊始便要求婚姻以异性别为基础,自此性别与性倾向与等级压迫密切相关,性权平等和同性婚姻的诉求一直不得伸展。长期以来,由于缺乏法律的保障,同性恋者受到了来自各方面的迫害、歧视和压力,其生存状况令人担忧。于是,对同性恋的研究在近代科学的多个领域里纷纷开展,并得到一致的结论,性倾向本身就是多元的,同性恋为正常的行为模式。这就促成了法学领域里的同性恋非罪化、非病理化的制度转向。也正是多种学科为其“正名”以后,同性恋者才获得了“理性人”的法律身份,其作为一个群体要求法律保障其平等权利的呼声不断高涨。近十余年来,同性婚姻在一些国家和地区以不同的形式得到承认,国际人权合作在有关性倾向的平等与反歧视立法上也形成了一定范围内的共识。 我国在同性恋问题研究上起步较晚,同性恋者权利保护立法更滞后于世界立法趋势。法律应该正视此问题,在理性的思考、探讨下与之对话,采取积极措施来促进同性恋者权利的保护。我国存在着一定数量的同性恋群体,同时也有着同性婚姻合法化特有的优势,同性婚姻的法律确认既具有迫切性又具有优越性。考察世界各国的同性婚姻立法体例,评析其利弊,有助于我们在将来的同性婚姻立法中做出符合国情的选择和创新。本文借助于女性主义理论和性社会学的著述,论述了性权利和同性婚姻的双向促进关系,希望多种学科能够以不同的视角共同推进性权平等和同性婚姻的法律进程。
【关键词】:性权利 同性婚姻 同性恋者 性别 性倾向
【学位授予单位】:黑龙江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9
【分类号】:D923.9
【目录】:
- 中文摘要3-4
- Abstract4-8
- 引言8-10
- 第一章 性权利与异性婚姻的建构10-26
- 第一节 性权不平等的社会建构10-20
- 一、性权利制度概观10-16
- 二、性权利的社会建构16-20
- 第二节 异性婚姻的社会建构20-26
- 一、异性婚姻的自然性与建构性20-21
- 二、性权不平等的异性婚姻21-24
- 三、解构异性婚姻的性别基础24-26
- 第二章 性权平等与同性婚姻的诉求26-43
- 第一节 同性恋者宪法权利的平等与抽象26-31
- 一、同性恋者平等的宪法权利26-28
- 二、同性恋者抽象的宪法权利28-31
- 第二节 同性婚姻合法化——婚姻法价值的回归31-34
- 一、婚姻的基础和本质31-33
- 二、婚姻法的价值基础33-34
- 第三节 同性婚姻法律确认的迫切性34-43
- 一、对同性恋者的数据分析34-35
- 二、同性恋者的生存状况与法律地位35-43
- 第三章 性权平等对同性婚姻立法的指引43-63
- 第一节 性权审视下的同性婚姻立法体例比较43-51
- 一、同居关系立法体例43-45
- 二、伴侣关系立法体例45-47
- 三、婚姻关系立法体例47-50
- 四、结论50-51
- 第二节 中国同性婚姻法律选择之私见51-63
- 一、中国同性婚姻合法化的优势51-55
- 二、性权利——同性婚姻合法化的权利基础55-63
- 第四章 同性婚姻对性权平等进程的展望63-76
- 第一节 同性婚姻对性别平等的展望63-69
- 一、异性婚姻对性别不平等的建构63-66
- 二、同性婚姻对性别平等的展望66-69
- 第二节 同性婚姻对性倾向平等的展望69-76
- 一、同性婚姻对性倾向平等的展望69-72
- 二、性权利和同性婚姻层面的国际合作趋势72-76
- 结语76-77
- 参考文献77-80
- 致谢80
【引证文献】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原婷婷;关于同性婚姻立法模式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胡群琼;认同的挣扎[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3 杜菲;同性结合立法规制探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4 王妍飞;涉外同性婚姻的法律适用研究[D];暨南大学;2013年
本文关键词:性权平等视域下的同性婚姻,,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20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20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