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构建与嬗变——新中国成立初期《婚姻法》在黔东南民族地区的推行

发布时间:2017-04-21 16:11

  本文关键词:构建与嬗变——新中国成立初期《婚姻法》在黔东南民族地区的推行,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新中国成立初期,黔东南地区大力宣传贯彻《婚姻法》,改革各种封建婚姻陋习,逐步确立了新民主主义的婚姻制度,使婚姻自由观念得到逐步确立,妇女地位得到很大提高,并基本建立起结婚登记制度。《婚姻法》的推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妇女的解放,为黔东南地区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巨大变革奠定了基础。但少数民族地区传统的婚姻习俗并非一纸法令就可以完全改变,社会风俗的变化也不可能完全靠行政的手段来解决。因此,《婚姻法》在黔东南地区的推行不是一帆风顺的,少数民族地区婚姻制度的变革不可能一蹴而就。
【作者单位】: 凯里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新中国成立初期 《婚姻法》 黔东南 少数民族
【基金】: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2012年度课题《建国初期习惯法与国家法的冲突与调适——以〈婚姻法〉在黔东南民族地区的推行为视角》(2012yst05)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9
【正文快照】: 黔东南是一个以苗族、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地区。1956年7月,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成立,,共统辖炉山(后改称凯里)、麻江、黄平、施秉、镇远、岑巩、三穗、天柱、锦屏、黎平、从江、榕江、丹寨、雷山、台江、剑河等16个县。新中国成立初期,在各级党政机关的领导下,黔东南民族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陈仲元;反思中国市民社会理论研究[J];学海;2005年05期

2 王日根;从“行”到商会——宋以后商人社会管理中的官民互动[J];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钱杭;;论湘湖恩怨——一个区域社会史的演变轨迹[A];第二届传统中国研究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二)[C];2007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爽;教育政策合法性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2 罗兴佐;治水:国家介入与农民合作[D];华中师范大学;2005年

3 田东奎;中国近代水权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4 宋仕平;土家族传统制度文化研究[D];兰州大学;2006年

5 汪华;近代上海社会保障研究(1927-1937)[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6 王福昌;生态·社会·共同体[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7 洪煜;近代上海小报与市民文化研究(1897-1937)[D];上海师范大学;2006年

8 刘道胜;明清徽州宗族关系文书研究[D];安徽大学;2006年

9 王加华;近代江南地区的农事节律与乡村生活周期[D];复旦大学;2005年

10 王众;1950~1957年的退役军人就业安置[D];山东大学;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谢穗;河北徐水县迁民庄南乐会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06年

2 孙国雁;清末新政与移风易俗[D];东北师范大学;2006年

3 史三军;清代苏州义庄规约在维护基层社会秩序中的作用[D];吉林大学;2006年

4 王吉春;地方、国家与教育变迁[D];南京师范大学;2006年

5 赵良坤;近代中国征婚广告探析[D];四川大学;2006年

6 李志鸿;从传统到现代:长乐梅花岛海洋文明的曲折之路[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7 陈清辉;清末民初福建教育会社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7年

8 张先刚;族谱、墓地与祠堂[D];厦门大学;2007年

9 宋祥勇;明末至民初山东科宦家族的发展与转型[D];山东师范大学;2008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秀荣;;事实婚姻存在的问题及制度完善——基于社会性别理论视角[J];人民论坛;2011年20期

2 ;[J];;年期

3 ;[J];;年期

4 ;[J];;年期

5 ;[J];;年期

6 ;[J];;年期

7 ;[J];;年期

8 ;[J];;年期

9 ;[J];;年期

10 ;[J];;年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继红;;浅议“感情确已破裂”[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谭元辉;石修华;;北部侗族婚姻和继承文化的司法保护调和探究[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3 刘冉冉;;浅析家庭冷暴力及其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4 雷建华;;以法律做保障,促进家庭健康和谐[A];陕西省“家庭·健康·和谐”研讨会论文摘要汇编[C];2004年

5 李长凤;;浅谈离婚精神损害赔偿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6 余文群;;试论婚内侵权损害赔偿制度[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7 唐莎莎;王君莉;;法学视角下的老年人再婚问题研究[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8 张德昌;石修华;;民族婚俗与婚姻法律冲突的司法调整——论贵州世居少数民族婚姻案件审理的规范化方向[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9 路涛;;论夫妻间的民事代理行为[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10 陆婉萍;;同居现象的法律思考[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特约评论员 杜宇;构筑弹性的《婚姻法》调适变性伦理[N];21世纪经济报道;2009年

2 黄传会;共和国第一部《婚姻法》诞生纪事[N];学习时报;2010年

3 本报记者 张晓晨;是否适用《婚姻法》第34条的特别规定?[N];廊坊日报;2010年

4 本报记者 李婵;《婚姻法》新规正反辩[N];北京科技报;2010年

5 成海;《婚姻法》新解释引争议 夫妻“房产”成最大焦点[N];镇江日报;2010年

6 通讯员 刘怡峻 本报记者 伏润之;从《婚姻法》修改看社会进步[N];甘肃日报;2011年

7 记者 田享华 实习记者 曹齐;法律界澄清《婚姻法》误解:男女保护相对平衡[N];第一财经日报;2011年

8 屈炜;深度解读《婚姻法》的新解释(下篇)[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1年

9 洪茂勋;不要误读《婚姻法》解释(三)[N];江苏经济报;2011年

10 记者 李思;谁占了《婚姻法》新解的便宜?[N];上海金融报;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朱丽娟;当代中国婚姻家庭制度演变的观念基础[D];吉林大学;2011年

2 周由强;当代中国婚姻法治的变迁(1949—2003)[D];中共中央党校;2004年

3 刘增;婚姻契约观念的限度与嬗变[D];吉林大学;2012年

4 李慧波;新中国十七年(1949-1966)北京市婚姻文化嬗变研究[D];首都师范大学;2012年

5 李麒;财产纠纷与诉讼实践[D];山西大学;2012年

6 蒋梅;科学发展观视野下妇女权益保障体系构建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09年

7 李a

本文编号:32070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32070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c2e3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