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6-21 18:06

  本文关键词: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配偶权不但关乎着婚姻家庭关系的稳定,同时还在一定程度上对和谐社会的构建产生着影响,因此,现代各国婚姻家庭立法越来越重视对配偶权的保护,我国现行《婚姻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配偶权给予了一定的保护,但是因其存在起诉标准过高、适用范围过于狭窄等缺陷,使得配偶权在我国很难全面被保护,因而从理论上去研究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已成为我国有关配偶权保护的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亟需攻克的全新理论和技术难题。 因此,本文采用比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方法,以解释论为基调,立足我国现有规范和司法实践,同时借鉴外国先进立法和实践经验,通过四个章节来阐述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前言主要介绍了选题的背景、研究的意义及本文所使用的主要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了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相关概念、特征及功能。第二章分析了我国现行立法有关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方面的缺陷。第三章介绍了国外相关立法例及对我国的借鉴意义。第四章着重讲述的是对我国有关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立法完善和建议。
【关键词】:侵权 配偶权 精神损害赔偿
【学位授予单位】:北京工商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0
【分类号】:D923.9
【目录】:
  • 摘要3-4
  • ABSTRACT4-7
  • 前言7-8
  • 第一章 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概述8-18
  • 1.1 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概念及功能8-9
  • 1.1.1 配偶权的概念和法律特征8-9
  • 1.1.2 功能9
  • 1.2 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之请求权基础9-11
  • 1.2.1 理论基础9-10
  • 1.2.2 法律基础10-11
  • 1.3 侵害配偶权的构成条件11-15
  • 1.3.1 违法行为12-14
  • 1.3.2 损害事实14-15
  • 1.3.3 因果关系15
  • 1.3.4 主观过错15
  • 1.4 提起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之诉条件15-18
  • 1.4.1 提起侵权之诉的主体15-16
  • 1.4.2 提起侵权之诉的法定原因16
  • 1.4.3 提起侵权之诉的时间16-17
  • 1.4.4 义务承担主体17-18
  • 第二章 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之现行立法缺陷18-27
  • 2.1 法律规定不甚清晰18-21
  • 2.1.1 没有明确提出配偶权18
  • 2.1.2 重婚的概念模糊18-19
  • 2.1.3 家庭暴力的规定过于抽象19-21
  • 2.2 侵权之诉法定事由涵盖有限21
  • 2.3 “无过错方”的缺陷21-23
  • 2.3.1 “无过错方”的概念模糊21-22
  • 2.3.2 “无过错方”的规定导致请求损害赔偿标准高22-23
  • 2.4 没有设立第三人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23-24
  • 2.5 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程序范围和赔偿标准不明确24-26
  • 2.5.1 侵害配偶权适用的程序范围不明确24-25
  • 2.5.2 精神损害的赔偿标准不明确25-26
  • 2.6 举证难26-27
  • 第三章 境外相关立法例及其对我国的借鉴意义27-31
  • 3.1 两大法系相关立法27-28
  • 3.1.1 大陆法系27-28
  • 3.1.2 英美法系28
  • 3.2 对我国的借鉴意义28-31
  • 3.2.1 大陆法系国家立法例对我国的借鉴意义28-29
  • 3.2.2 英美法系国家立法例对我国的借鉴意义29-31
  • 第四章 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之立法完善和建议31-39
  • 4.1 明确相关法律规定31-32
  • 4.1.1 将“配偶权”一词引入法律中31
  • 4.1.2 明确重婚的概念31-32
  • 4.1.3 家庭暴力应该包括“冷暴力”32
  • 4.2 适当放宽提起损害赔偿的条件32-33
  • 4.2.1 扩大过错行为的范围32
  • 4.2.2 明确规定登记离婚后可以请求损害赔偿32-33
  • 4.3 将“无过错方”改为“受害方”33
  • 4.4 设立第三人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33-35
  • 4.4.1 设立第三人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之理论基础33-34
  • 4.4.2 第三人侵害配偶权的构成条件34-35
  • 4.4.3 结论35
  • 4.5 明确精神损害赔偿标准35-37
  • 4.5.1 精神损害程度35-36
  • 4.5.2 侵权情节36
  • 4.5.3 加害人的过错程度36
  • 4.5.4 受害方对家庭的贡献和婚姻时间长短36
  • 4.5.5 经济因素36-37
  • 4.6 减轻受害方的举证责任37-38
  • 4.7 增加给付抚慰金的规定38-39
  • 结语39-40
  • 参考文献40-41
  •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清单41-42
  • 致谢4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韩松;;婚姻权及其侵权责任初探[J];中南政法学院学报;1993年03期

2 罗丽;日本关于第三者插足引起家庭破裂的损害赔偿的理论与实践[J];法学评论;1997年03期

3 王利明;婚姻法修改中的若干问题[J];法学;2001年03期

4 马强;试论配偶权[J];法学论坛;2000年02期

5 李霞;家庭暴力法律范畴论纲——基于社会性别的角度[J];社会科学研究;2005年04期

6 黄列;家庭暴力:从国际到国内的应对(上)[J];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7 梁慧星;;中国人身权制度[J];中国法学;1989年05期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侯向花;配偶权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4年

2 王卉;配偶权理论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06年

3 赵俊毅;论配偶权[D];厦门大学;2008年


  本文关键词:侵害配偶权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469475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469475.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a6305***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