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关系的核心结构及其意义——非婚同居与婚姻的实证比较研究
本文关键词:性关系的核心结构及其意义——非婚同居与婚姻的实证比较研究
【摘要】:近些年,非婚同居现象作为中国性关系的一种引起社会的关注。但国内关于非婚同居的研究都是基于理论思辨、定性分析和局部调查,没有代表全国总人口的统计分析。"中国人的性行为与性关系"的实地调查分别于2000年、2006年、2010年和2015年开展了四次全国抽样调查。本文将非婚同居分为"未婚同居""不婚同居""失婚同居""婚外同居"四种,一一指出其特征与人群分布。同时,对比分析了非婚同居与婚姻的差异,包括社会特征、双方关系和情感程度、性生活质量、非主流性行为等主要指标。以初级生活圈理论解释非婚同居这种性关系在社会中的核心结构及其意义。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人文社会科学高等研究院;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
【关键词】: 性关系 非婚同居 婚姻
【基金】:2015年重庆大学中央高校学校科技创新专项项目“中国成年人口中非婚同居与婚姻的对比研究”(106112015CDJSK47XK33)的阶段性成果
【分类号】:D923.9
【正文快照】: 一、研究背景与定义近年来,以前备受传统道德谴责和社会抑制的非婚同居,越来越多地浮出水面,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例如大学生同居、青年人试婚、农民工婚前同居、老年人搭伴养老等。据全国抽样调查发现,从2000到2010十年期间,在我国18-61岁的未婚人口中,有同居关系的男、女一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弋强;非婚同居制度立法研究[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2 秦志远;;“反射性”立法中的非婚同居域外法规制[J];河北法学;2006年05期
3 钱新容;;非婚同居现象研究[J];当代经理人;2006年11期
4 廖秉静;;非婚同居的法律思考[J];武汉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5 王井余;;非婚同居之立法必要性[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01期
6 陈苇;王薇;;我国设立非婚同居法的社会基础及制度构想[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7 王帅;王培信;;论非婚同居的立法规制[J];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5期
8 徐宏;;非婚同居现象的法律思考[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9 王宝谕;;非婚同居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年16期
10 刘伟涛;;非婚同居现象的法律思考[J];法制与社会;2009年34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安丰;非婚同居法律制度的构建[N];江苏经济报;2013年
2 石飞;禁止非婚同居于法无据[N];广西政法报;2004年
3 王正国 本报记者 黄迪;非婚同居难保障 协议结婚免纠纷[N];齐齐哈尔日报;2009年
4 陆国良;浅析非婚同居的法律救济[N];江苏经济报;2009年
5 本报记者 梅贤明 本报通讯员 何晓慧 林栎;农村“异地非婚同居”隐患日增[N];人民法院报;2006年
6 重庆市巫山县人民法院 蒋家富;分别财产制为非婚同居法定财产制[N];人民法院报;2011年
7 张宝玲 惠蕾蕾;非婚同居房产怎么分割[N];江苏经济报;2006年
8 刘蓓;非婚同居的法律救赎[N];吉林日报;2013年
9 本报记者 郑昭;妇女权益保障立法聚焦三大热点[N];福建日报;2008年
10 本报记者 潘从武;非婚同居遭“家暴”也受保护[N];法制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王薇;非婚同居法律制度比较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2 阚凯;非婚同居的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尹皓;非婚同居法律问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7年
2 陈惠清;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D];厦门大学;2008年
3 陈岩梅;论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D];厦门大学;2008年
4 樊波;非婚同居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张莹;论我国非婚同居法律制度之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6 孙群坤;非婚同居法律规制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李梅;非婚同居问题的法律思考[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8 于洋洋;论我国非婚同居制度的构建[D];黑龙江大学;2009年
9 任婵媛;大学生非婚同居问题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8年
10 杨成刚;非婚同居的法律规制研究[D];华侨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551630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5516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