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初探
本文关键词:畲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初探
【摘要】:畲族婚姻家庭习惯法具有鲜明的母权制残余。因其赖以生存的经济基础发生变化,以及国家四五普法宣传的实施,促使其内容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与国家制定法既相融,又存在冲突。在当今的畲族地区,针对畲族婚姻家庭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并存的情况,应采取冲突宽容原则和温和冲突原则来处理两者关系。
【作者单位】: 浙江工商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畲族 婚姻家庭习惯法 国家制定法
【分类号】:D923.9
【正文快照】: 畲族婚姻家庭习惯法是建立在原始落后的刀耕火种生产方式基础上的,保留了浓厚的原始氏族规则,与其他少数民族习惯法相比,具有鲜明的母权制残余。如今畲族主要分布在我国经济较发达的东南沿海地区,是一个杂散居民族,处在汉族强势文化的包围中。与那些地处边陲经济较落后的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云;广东ul族地区妇女与婚姻家庭[J];人口与经济;1996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绍林;;试论法律信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2 赵芳春;;论我国税法的价值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2期
3 魏吉华;论法治国家对法律的要求[J];安徽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4 梁作强;;村民自治视角下农村“两委”关系的调谐[J];安徽农业科学;2007年03期
5 曹世华;法律信仰的语境与定义[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年02期
6 冀睿;对在校大学生结婚问题的法律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1期
7 赵丽;论法的秩序价值[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1期
8 王玉杰;;《唐律疏议》容隐制度对我国刑法的启示[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年03期
9 梁正瀚;;新形势下大学生法律信仰的培养[J];安阳工学院学报;2009年03期
10 龙文懋;“自由与秩序的法律价值冲突”辨析[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李亚凝;;“嵌入性”不足与本土化司法模式之建构[A];2011年(第九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11年
2 王建林;伍玉联;;知识即力量:审判权独立运行的知识维度——从个体法官的审判实践出发[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3 苏令银;;核心价值体系:社会资本的支撑性要素[A];2008年度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六届学术年会文集(哲学·历史·文学学科卷)[C];2008年
4 樊华;;当代中国政治文明建设中的律师价值、实现障碍及解决途径[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管理发展卷)[C];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淡乐蓉;藏族“赔命价”习惯法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王文生;国家非公开行使权力的法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3 陈文华;民间规则在民事诉讼中的运用[D];山东大学;2011年
4 刘丹;海洋生物资源国际保护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5 唐峰;纠纷和解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潘俊强;论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法理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7 徐本鑫;“两型社会”建设背景下集体林权流转制度研究[D];重庆大学;2011年
8 程苗;韦伯形式理性法理论之评析[D];吉林大学;2011年
9 张一;影响社会稳定的物价因素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10 朱凤义;转型中国法律实现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阮晓毅;我国柑橘产业化中的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赵亚男;法律接受的社会心理机制[D];湘潭大学;2010年
3 郗华莉;论和谐宪政[D];西北大学;2010年
4 黄妮妮;论行政诉讼执行制度的缺陷与完善[D];广西民族大学;2010年
5 权文长;法律与社会控制:中国古代礼法结合的传统及当代启示[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6 卓姗姗;法律信任与法律权威[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7 李保民;论民间法的价值[D];淮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钱宇春;论新农村法律文化建设的背景、特征及其路径[D];江苏大学;2010年
9 黄娟;大学生法律信仰缺失的成因与培养对策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10 宁斌;新余市国税征管效率研究[D];南昌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周云,曾立仪;粤东客家妇女的婚姻与家庭[J];南方人口;1995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雷伟红;论畲族婚姻家庭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关系[J];丽水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2 李婷;论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与融合——基于法律社会学的视角[J];南通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2期
3 高其才;;试论农村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关系[J];现代法学;2008年03期
4 海棠;薛秀萍;;论我国习惯法存在的原因及其与国家法的互动[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5 何其鑫;;浅析侗族习惯法的特点[J];民族论坛;2007年04期
6 李中和;祝辉;;试析习惯法对民族地区法制建设的影响[J];新疆社会科学;2010年06期
7 李晓丹;高建明;;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及调适[J];淮海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8 罗昶;;瑶族村规民约与国家制定法的关系——以广西金秀六巷为考察对象[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7期
9 窦国强;;试论当代中国习惯与法的关系[J];知识经济;2010年07期
10 杨利华,,冯晓青;加纳婚姻家庭形态的变迁初探[J];西亚非洲;1996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雪梅;;清代自贡盐业契约中习惯法实施的保障机制探析[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四辑)——回顾与展望:中国盐业体制改革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2 姜乾金;;压力系统模型-解读婚姻[A];2011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C];2011年
3 郭璇;;论中国婚姻家庭中的女性地位[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4 姜乾金;;和谐婚姻=“爱”+“适应”——压力系统模型的和谐婚姻宣传指南[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六届学术研讨会暨第二届全国心理咨询师大会论文集[C];2011年
5 辛nr;;从关键词和流行语看改革开放以来黑龙江省婚姻家庭的变化[A];2010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性别视野下的中国道路和社会发展”论坛论文集[C];2010年
6 张跃;代世萤;;《司岗里》传说与佤族婚姻家庭形态[A];全球化背景下的云南文化多样性[C];2010年
7 宋大敏;;试论妇女在婚姻家庭中的自我解放[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8 李增庆;魏莉;闵汉珍;刘筱娴;;婚姻家庭冲突与婚姻危机的影响因素[A];中南六省性学会第一次学术年会暨湖北省性学会第二届第一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3年
9 吴斌;;盐业契约中的习惯法研究[A];盐文化研究论丛(第二辑)[C];2007年
10 程小丽;;扫描“80后”离婚状况[A];“改革开放30年与贵州社会发展”学术研讨会暨贵州省社会学学会2008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聂景春;婚姻家庭的另类诠释[N];中国邮政报;2003年
2 本报记者 蔡敏;离婚率攀升 婚姻家庭指导师走红[N];经济参考报;2006年
3 本报高级记者 伏桂明;婚姻解压不妨试试“年审制”[N];沈阳日报;2010年
4 周欣;婚姻“保鲜”须循规[N];保健时报;2005年
5 记者 张咏梅;培养更多更专业的婚姻家庭咨询师[N];北京人才市场报;2010年
6 记者 王阿敏;婚姻家庭问题让信访女性“满腹委屈”[N];新华每日电讯;2003年
7 ;法律如何让婚姻家庭更和睦[N];工人日报;2010年
8 记者 刘琼;企业家:向婚姻学管理[N];第一财经日报;2010年
9 关力;婚姻家庭咨询师[N];工人日报;2007年
10 鸽子;将幸福的婚姻进行到底[N];云南日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江南;中越跨境民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2 高其才;中国少数民族习惯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3 王跃生;1930-1990:华北农村婚姻家庭变动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2年
4 李卫东;民初民法中的民事习惯与习惯法[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5 刘振宇;初民社会法的图景[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孙丽娟;清代商业社会的规则与秩序[D];华中师范大学;2003年
7 厉尽国;法治视野中的习惯法:理论与实践[D];山东大学;2007年
8 郭婕;明代商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9 林葆先;中国婚姻法的伦理审视[D];河北师范大学;2007年
10 王新生;习惯性规范研究[D];山东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朝阳;藏族赔命金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与调适[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2 王时锐;海南黎族习惯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关丹丹;黎族传统社会婚姻家庭习惯法研究[D];海南大学;2010年
4 曾思平;清代以来岭南地区瑶族习惯法初探[D];暨南大学;2002年
5 唐新林;论习惯法的意义[D];四川大学;2004年
6 王旭;清代内蒙古土默特地区地租佃法律问题研究[D];内蒙古大学;2004年
7 祁选姐措;藏族婚姻家庭习惯法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1年
8 黄民;论本土资源的现代意义[D];广西师范大学;2004年
9 于现忠;关于我国国家法和习惯法的几点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02年
10 王雪莹;论回族习惯法与国家制定法的冲突与契合[D];中南民族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571956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571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