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论婚姻家庭住房权的优先保护——与“否定说”商榷

发布时间:2017-07-28 13:11

  本文关键词:论婚姻家庭住房权的优先保护——与“否定说”商榷


  更多相关文章: 婚姻家庭住房权 制度功能 法理基础 社会基础 立法建议


【摘要】:优先保护婚姻家庭住房权,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在我国不仅具有法理基础,而且具有现实的社会基础。从域外立法例看,一些国家已经有对婚姻家庭住房权有优先保护的立法内容。基于我国现实国情,宜借鉴他国立法经验,建立婚姻家庭住房权优先保护制度,以彰显我国宪法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基本理念,实现法律对婚姻家庭当事人之基本人权的保障。
【作者单位】: 西南政法大学;
【关键词】婚姻家庭住房权 制度功能 法理基础 社会基础 立法建议
【分类号】:D923.9;D921
【正文快照】: 婚姻家庭住房权,是婚姻家庭成员根据生活实际需要,对用于共同生活的住房享有居住和使用的权利。未经共同居住的全体家庭成员之同意,房屋所有权人不得擅自处分该住房,若其擅自将该住房出售给善意第三人,则其它家庭成员得根据婚姻家庭住房权,以对抗该善意第三人。目前,我国法律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杨立新;;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的民法基础[J];法律适用;2011年10期

2 陈苇;;婚姻家庭住房权的优先保护[J];法学;2010年12期

3 陈苇;冉启玉;;构建和谐的婚姻家庭关系——中国婚姻家庭法六十年[J];河北法学;2009年08期

4 杜万华;程新文;吴晓芳;;《关于适用婚姻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三)》的理解与适用[J];人民司法;2011年17期

5 房绍坤;居住权立法不具有可行性[J];中州学刊;2005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谭大友;政治本体探析[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2 杨竞业;人的本质的多维哲学反思——以“经验的预设”与“预设的经验”为路径[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4年01期

3 段勇;涂效华;;略论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理论的发展与创新[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3期

4 税尚军;;正视问题 突出重点 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S1期

5 周智健;徐刚;;保障农民主体地位是新农村建设的关键[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1期

6 王浩斌;王飞南;;试论政治伦理化的底线、限度及其超越——市民社会的制度生态诉求[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7 邓宏烈;;论康德哲学的批判精神[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3期

8 李银兵;;浅析马克思自由观的科学含义、基本特点和基本内容[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9 白立强;;唯物史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10 胡丰顺;;略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四个坚定不移”的辩证关系[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炳林;;思想争鸣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颜杰峰;;党内民主建设必须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3 李怀涛;;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4 王淑芹;;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基本问题研究[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5 杨生平;;新中国60年我国意识形态理论回顾与反思[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6 陈明凡;;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共和国的灵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7 乔旋;;浅析马克思、恩格斯的国家形象观[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8 赵春明;;改革: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与发展[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9 吴群芳;;和谐社会视野下公民均衡利益表达中的政府职能[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10 仰海峰;;表象体系、主体幻觉与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的职能——阿尔都塞意识形态理论探析[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丁建军;宋朝地方官员考核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金哲;平面化:后现代文化表征的多维阐释[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3 孙永娟;毛诗郑笺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4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5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李国庆;解雇权限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徐佳;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中国濒危语言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9 李冠群;论国际私法系统视野下的最密切联系原则[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10 王员;建国初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及其基本经验[D];江西师范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邵江婷;基于社区发展的我国农业生态补偿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姜海;我国高校经济风险防范与化解机制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3 吴三三;基于新农村视角下的农民宗教信仰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4 于大伟;我国转基因种子市场规制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5 王君健;我国农村金融资产证券化SPV法律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6 丁玲;武汉部属高校民主党派成员参政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7 周荣;社会性别视角下的农村女性政治参与问题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8 林冬妹;粤东黄狮村贫困人口生存状况及改善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9 贾蓓;新世纪都市类报纸女性报道现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10 韩家勤;马克思主义灌输理论的当代价值及其实现路径研究[D];安徽工程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莉;对我国夫妻财产制的探讨[J];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85年04期

2 陈苇,谢京杰;论“儿童最大利益优先原则”在我国的确立——兼论《婚姻法》等相关法律的不足及其完善[J];法商研究;2005年05期

3 郑尚元;;居住权保障与住房保障立法之展开——兼谈《住房保障法》起草过程中的诸多疑难问题[J];法治研究;2010年04期

4 夏吟兰;;对离婚率上升的社会成本分析[J];甘肃社会科学;2008年01期

5 陈苇;论我国婚姻无效与撤销制度的完善[J];甘肃政法学院学报;2003年04期

6 陈苇;婚姻法修改及其完善[J];现代法学;2003年04期

7 陈苇;建立我国离婚损害赔偿制度研究[J];现代法学;1998年06期

8 巫昌祯;巩固和发展我国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J];北京政法学院学报;1979年01期

9 巫昌祯;中国婚姻家庭法学四十年(上)[J];政法论坛;1989年04期

10 杨大文;刘素萍;龙翼飞;;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婚姻家庭制度[J];中国法学;1989年02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辉;;宪政视野下“三项重点工作”的逻辑关系及其法理基础[J];党史博采(理论);2011年03期

2 张帆;《反分裂国家法》析[J];求实;2005年S2期

3 何正平;胡燕;;宪法社会基础探析[J];前沿;2009年12期

4 完珉;论宪政的普适价值及其社会基础[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赖诗攀;;我国地方政府运行的法理基础及其完善[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6年05期

6 童建;赵璐璐;;试论宪政的社会基础——以清末宪政运动为历史考察对象[J];法制与社会;2009年34期

7 段莹;;加强对弱势群体基本权利的法律保护[J];考试周刊;2009年25期

8 谢继新;;中西近代宪政产生的社会基础要素比较[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7期

9 郑贤君;;中国特色宪法理论的社会基础[J];法学家;2000年03期

10 潘泽林;"三个代表"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法理基础论析[J];中共南昌市委党校学报;2003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陶庆;;宪法财产权视野下的公民参与公共预算——以福街商业街的兴起与改造为例[A];第二届“中国公共预算”研究全国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谢海定;让社团成为促进法律发展的社会基础[N];工人日报;2002年

2 李言静 刘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强化检察监督的法理基础[N];检察日报;2003年

3 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所研究员 刘作翔;隐私权:宪法视野的考察[N];北京日报;2008年

4 高其才;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外生性[N];法治快报(广西政法报);2004年

5 本报记者 高初建 实习记者 王莹;法制建设迈出坚实步伐[N];中华工商时报;2005年

6 王黎明;我市各级人大集体学习《监督法》[N];淄博日报;2008年

7 早报首席评论员 鲁宁;立法民主在历史进程中迈出现实的一小步[N];东方早报;2005年

8 肖强;宪法修正案对审计工作的指导意义[N];黑龙江日报;2004年

9 武汉大学资深教授 李龙;夯实宪政基础是宪政建设的根本之道[N];湖北日报;2009年

10 郑州大学法学院副院长 苗连营;从高招不公看平等教育权宪法之殇[N];法制日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潘俊强;论香港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的法理基础[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胡燕;论宪法的社会基础迮[D];四川师范大学;2004年

2 张式杰;隐私权宪法保护之法理分析[D];郑州大学;2009年

3 梁浩;立宪主义的基础[D];复旦大学;2008年

4 郭相宏;私有财产权的宪法保护[D];山西大学;2004年

5 蔡培风;论宪政与中国的宪政建设[D];西南财经大学;2007年

6 张佐国;人大代表竞选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7 何文彬;民族自治地方立法变通权研究[D];厦门大学;2007年

8 姚婷;美国社会变迁与宪法解释功能取向[D];南京师范大学;2008年

9 程媛;政党政治的宪政机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10 张雅;隐私权的宪法保护[D];湖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5841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5841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6f4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