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论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归属及离婚时的分割

发布时间:2017-08-20 19:53

  本文关键词:论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归属及离婚时的分割


  更多相关文章: 婚前财产 婚后收益 夫妻协力 财产分割


【摘要】:对于婚前财产于婚后产生收益的归属问题,在国内学界的主流观点是根据“夫妻协力”原则来判断。夫妻协力,是指夫妻为共同生活的目的而相互扶持与照料,体现在相互的家务支持、情感支持、子女养育、以及为物质生活而就业劳动等方面。夫妻协力作用渗透到夫妻婚姻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但不限于为共同生活使夫妻财产增加而作出的贡献。夫妻协力作用体现婚后共同生活的本质,是维护婚姻家庭生活的基础,符合婚姻家庭立法的根本目的。 对于婚前财产婚后产生收益的类型划分学者观点不一而同,在理论上应当寻求一种相对完善的划分方法,这样才能以类型为基础明确婚前财产于婚后产生收益归属的性质。笔者认为,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形式应当划分为孳息收益、投资收益、知识产权收益和增值收益。并在此基础上根据一定的原则来明确各类收益的性质,及其归属。婚前财产于婚后产生收益的归属不依婚前财产的归属而定。依照夫妻共同生活的本质目的,婚前财产于婚后产生的收益体现夫妻协力作用的,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反之,为个人财产。 本文综合国内外立法及理论研究的现状,对婚前财产于婚后产生收益的形式做系统分类,力求完善概括出各种收益的类型形态,并主张应当根据夫妻协力原则,来确定婚前个人财产于婚后所生收益的归属问题。 厘清婚前财产于婚后产生收益的归属性质,才能在婚姻关系解除时对财产作出恰当的分割。统观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借鉴国外立法经验,对于完善我国相关法律规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婚前财产 婚后收益 夫妻协力 财产分割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2
【分类号】:D923.9
【目录】:
  • 摘要9-10
  • ABSTRACT10-12
  • 引言12-13
  • 一、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界定13-20
  • (一) 婚前财产范围的界定13-15
  • 1、婚前财产的形式13-14
  • 2、婚前财产的判断标准14-15
  • (二) 婚前财产的归属15
  • (三) 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界定15-20
  • 1、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概念15-16
  • 2、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类型划分16-20
  • 二、有关婚前财产婚后收益归属的法律现状及不足20-23
  • (一) 《婚姻法》中的相关规定20
  • (二) 司法解释中相关规定20-21
  • 1、《婚姻法解释二》中的规定20-21
  • 2、《婚姻法解释三》中的规定21
  • (三) 现有规定的不足21-23
  • 三、婚前财产婚后收益归属划分的理论基础23-30
  • (一) 婚姻在财产法上的效果23-25
  • 1、婚姻的财产效果23-24
  • 2、我国法定的夫妻财产制24-25
  • (二) 我国民众的夫妻财产习惯25-27
  • 1、夫妻财产“共同所有”的历史传统25-26
  • 2、现代社会对夫妻财产制的影响26-27
  • (三) 夫妻财产制的发展趋势27-30
  • 四、外国立法的相关规定及评鉴30-33
  • (一) 夫妻共有制30
  • (二) 分别所有制30-31
  • (三) 有条件夫妻共有制31
  • (四) 对上述立法的评鉴31-33
  • 五、婚前财产婚后收益归属的判断标准33-37
  • (一) 婚前财产婚后收益归属的判断标准概述33
  • (二) 夫妻是否有约定33-35
  • (三) 夫妻协力作用35-37
  • 1、夫妻协力作用的含义35
  • 2、协力作用与“贡献取得”标准的比较35-36
  • 3、婚前财产婚后收益归属的原则36-37
  • 六、婚前个人财产婚后收益归属的具体界定37-43
  • (一) 孳息收益的归属37-38
  • 1、天然孳息37
  • 2、法定孳息(存款利息、租金)37-38
  • (二) 投资收益的归属38-40
  • 1、投资于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的收益38
  • 2、投资于个体承包经营、农村承包经营的收益38
  • 3、投资于合伙企业的收益38-39
  • 4、投资于有限责任公司的收益39
  • 5、投资于个人独资企业的收益39-40
  • (三) 知识产权收益40-41
  • 1、现有规定40
  • 2、知识产权于婚后产生收益的归属40-41
  • (四) 增值收益的归属41
  • (五) 补充说明41-43
  • 七、离婚时对婚前财产婚后收益的分割43-46
  • (一) 分割原则43-44
  • (二) 具体分割办法44-46
  • 八、结论46-47
  • 参考文献47-50
  • 致谢50-51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51


本文编号:7085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7085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1b80***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