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新《婚姻法》第32条与传统“七出之条”的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09-09 11:20

  本文关键词:新《婚姻法》第32条与传统“七出之条”的比较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七出” 离婚自由权 婚姻目的


【摘要】:通过对中国古代解除婚姻的条例———“七出”与新《婚姻法》离婚部分第 32条的比较分析 ,指出新旧“七出之条”所体现的离婚自由、婚姻目的等内涵有着本质的区别。一、新旧“七出之条”针对侧重点分别是男性和女性 ;二、新旧“七出之条”所体现的离婚自由内涵不同 ,由过去片面保障男子离婚权转而以同等份量保障了男女两性共同离婚自由权 ;三、新旧“七出之条”所体现的婚姻主要的目的发生了变化 ,支配婚姻动机由经济、生育移向了感情。
【作者单位】: 山西大学历史系
【关键词】“七出” 离婚自由权 婚姻目的
【分类号】:D923.9
【正文快照】: 新《婚姻法》(修正草案 )中第 32条先以列举式的方式举出六条感情确已破裂的情形 ,又以一条兜底条款概括其他导致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情形 ,共计七条。具体内容如下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中 ,应当进行调解 ,有下列情形之一 ,感情确已破裂 ,调解无效的 ,应准予离婚 :1.家庭暴力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任志强;;明清时期坟茔的纷争[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9年01期

2 刘晓峰;;环境法视野下的中国水权制度演变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0年07期

3 卞利;明清时期徽州的民间禁赌[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4 张翅;;从《不用刑审判书》看古代司法中的术审[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5 刘道胜;;明清徽州的民间调处及其演变——以文书资料为中心的考察[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4期

6 姚国艳;;明朝芜湖榷关法制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年06期

7 刘道胜;凌桂萍;;明清徽州分家阄书与民间继承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年02期

8 张文;范梦;;从女鬼故事看宋代妾婢的人间生活——宋代妻妾关系研究[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9 孙瑜;;论蓄妾制及妾的社会地位——以明清时期为例[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12期

10 任志强;;明清时期广东田宅交易安全问题[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8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张红;;论见义勇为的法律救助[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3辑)[C];2010年

2 吴佩林;;民间习俗与国家介入:清末官制婚书之推行——以清代四川地方档案为中心[A];社会·经济·观念史视野中的古代中国 国际青年学术会议暨第二届清华青年史学论坛论文集中[C];2010年

3 徐晓庄;;《大明律》与中华法系“自首”制度[A];第十一届明史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5年

4 安介生;;冲突与调适:明代宣德至正统年间的灾民外迁与户籍制度变革[A];多学科视野下的华北灾荒与社会变迁研究[C];2009年

5 付开镜;;毒药与魏晋南北朝政治斗争和矛盾处理的关系(摘要)[A];毒理学史研究文集(第七集)[C];2007年

6 王立民;;中国古代律中条标演进之论纲——以唐律、宋刑统、大明律和大清律例为例[A];理性与智慧:中国法律传统再探讨——中国法律史学会2007年学术研讨会文集[C];2007年

7 张文昌;;论唐宋礼典中的佛教与民俗因素及其影响[A];唐史论丛(第十辑)[C];2008年

8 金荣洲;;简论唐代的商业广告形式[A];唐史论丛(第十二辑)——中国唐史学会第十届年会第二次会议暨唐史国际学术研讨会专集[C];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玉忠;宋代刑事审判权制约机制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钱泳宏;清代夫妻相犯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周少元;《钦定大清刑律》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4 苏凤格;明末清初法律思潮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5 吕铁贞;晚清涉外经济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6 姚秀兰;户籍、身份与社会变迁[D];华东政法学院;2004年

7 杜靖;闵氏宗族及其文化的再生产[D];中央民族大学;2005年

8 孙强;晚明商业资本的筹集方式、经营机制及信用关系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5年

9 吴晓玲;宋明理学视野中的法律[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10 叶士东;晚清交通立法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辰;明代私债探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2 曾璐;明清江南宗族族产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林忠彬;浅析明代皇族宗室犯罪问题[D];辽宁师范大学;2010年

4 马高洁;明代妇女的民事法律地位[D];湘潭大学;2010年

5 孙宏亮;唐律未成年人犯罪制度初探[D];苏州大学;2010年

6 闻以军;遗失物法律制度研究[D];苏州大学;2010年

7 林惠;明朝对海盗的打击及其相关法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王慧玲;故意伤害罪认定及量刑中若干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余德芹;元明时期法医学文献整理研究[D];贵阳中医学院;2010年

10 马陇平;仕之身份与权利的分离[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金眉;试析唐代“七出三不去”法律制度[J];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2 何进;;“七出”[J];江淮法治;2008年04期

3 郭善玲;邹斌;;浅析假离婚形成的原因与对策[J];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刘菁;;婚姻自由权缺失之我见[J];辽宁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年03期

5 李细春;;中国古代婚姻制度与现代婚姻制度的比较[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年14期

6 郑丽;;浅析中国古代的离婚制度[J];前沿;2011年08期

7 冯荣娜;对当前离婚问题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政;1998年03期

8 龙建强;论周代婚姻法则——“七出”、“三不去”等婚姻离合理由考[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年01期

9 郭成伟;崔兰琴;;兼顾与衡平:中国古代离婚制度的体系特质[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4期

10 董小红;;略论中国古代的离婚制度[J];法制与社会;2006年20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Adaptive Transport Layer Protocols for Wireless Networks[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下)[C];2006年

2 Eric M.Rohren;Timothy G.Turkington;R.Edward Coleman;;Clinical Applications of PET in Oncology[A];第三届“分子核医学在肿瘤诊断与治疗中的应用与研究进展”全国肿瘤分子标志的研究与方法学进展学术交流会资料汇编[C];2006年

3 ;Designing CALL Tasks for College English Learners[A];语言与文化研究(第一辑)[C];2007年

4 ;Interconnection Between Mpls-Tp Packet Transport Networks and Current Transport Networks[A];中国电子学会第十六届信息论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9年

5 ;张协状元[A];昆剧《张协状元》评论集[C];2003年

6 ;Research on Fuzzy Logic based Dynamic Boundary Voltage and Reactive Power Integrated Control Method[A];2009中国控制与决策会议论文集(2)[C];2009年

7 Shirochin V.P.;;A reasonable complement for the firewall - Intrusion Detection Systems (IDSs)[A];2005通信理论与技术新进展——第十届全国青年通信学术会议论文集[C];2005年

8 ;The Technology of Smart Antenna in IEEE 802.16[A];2006北京地区高校研究生学术交流会——通信与信息技术会议论文集(上)[C];2006年

9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2-2 CEMENT BASED PIEZOELECTRIC COMPOSITE FOR SENSOR APPLICATIONS[A];第三届全国压电和声波理论及器件技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10 ;The Investigation of Infrared Network Driver in the EmBedded Linux[A];2009年中国高校通信类院系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项冬;姜诗休妻与古代的“七出制度”[N];西部法制报;2010年

2 陈琼;真伪三七的鉴别[N];福建科技报;2001年

3 李晓梅 龚思红;质疑“不准予离婚”[N];江苏经济报;2003年

4 本报记者  张万新 ;茶膏:可以喝的“古董”[N];财经时报;2006年

5 记者 孙理;神七出舱试验兰州有功[N];兰州日报;2008年

6 李薇薇;我国妇女享有六大法定权利[N];中国改革报;2003年

7 北京军区法律顾问处主任、律师 荀恒栋;保护军婚规定更加科学合理[N];解放军报;2001年

8 魏欣 宋东发;谈谈用人与修养[N];光明日报;2005年

9 李勇;理性看待《婚姻登记条例》[N];检察日报;2003年

10 ;早恋的分型[N];卫生与生活报;200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崔兰琴;唐以降传统法定离婚制度探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金眉;唐代婚姻家庭继承法律制度初论——兼与西方比较[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3 KOTB ABD EL-HAMID ATTIA;[D];复旦大学;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焦淑敏;论离婚自由权[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1年

2 陈丛兰;《礼记》婚姻伦理思想研究[D];西北师范大学;2005年

3 高鹏;唐朝婚姻解除制度研究[D];郑州大学;2012年

4 林润培;《辟兵珠传奇》研究点注[D];广西师范学院;2012年

5 邵玉娟;唐代婚姻制度探析[D];吉林大学;2007年

6 杨润生;论离婚对当事人的法律后果[D];西南政法大学;2002年

7 高韵兰;《牡丹亭》伯奇译本与汪译本中隐喻的对比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09年

8 李百果;离婚要件:是“感情”还是“关系”[D];苏州大学;2006年

9 管辉;唐代婚姻法律制度研究[D];兰州大学;2007年

10 孙露露;唐代和离制度研究[D];安徽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82013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82013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36e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