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居关系的法律保护
本文关键词:同居关系的法律保护
【摘要】:我国对“同居关系”的法律保护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狭义的“事实婚姻”的保护。对事实婚姻的法律保护,我国经历了一个由承认到逐步限制承认,到完全不承认再到妥协的有条件承认,到现在根本不提的一个变化发展过程。同居关系作为各国普遍存在的社会现象,在我国应予以保护。
【作者单位】: 广州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同居关系 未婚同居关系 法律保护
【分类号】:D913.9
【正文快照】: 本文所言的同居特指男女双方均无配偶,又没有履行法定的结婚程序,类似于夫妻而共同生活并由此产生的权利义务关系。当代许多国家或者城市都通过立法或司法判例有限制地保护该特殊身份关系,而我国的法律则相反,从过去有条件地保护事实婚姻到现在没有事实婚姻这一法律概念,回避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红;浅析探望权的中止与恢复——《婚姻法》第三十八条第三款的理解与适用[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2 钱安定,刘志刚,马耀博;旅游合同若干理论问题之批判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6期
3 田中臣,赵银芳;对被遗弃妻子和离婚妇女居住权的衡平——从丹宁勋爵的婚姻家庭法学思想谈起[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4年05期
4 张新;析婚姻法中的探望权[J];安顺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综合版);2004年01期
5 曾江波;;民事善意制度研究[J];北大法律评论;2003年00期
6 崔嘉欣;;试析我国探望权制度的不足及其完善[J];保定学院学报;2009年01期
7 樊丽君;;生育权性质的法理分析及夫妻生育权冲突解决原则[J];北京化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4期
8 萧也红;婚姻家庭法的民法属性及特性——兼论法律调整之特性[J];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9 幸颜静;《德国民法典》中先买权之法律技术性质的逻辑解读[J];比较法研究;2004年03期
10 黄娟;;非婚生子女认领制度比较研究——兼及立法建议[J];比较法研究;2006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罗登亮;;合伙人退伙的有关问题探讨[A];中国商法年刊(2006)——合伙与合作社法律制度研究[C];2006年
2 张丽燕;;试论第三人侵害夫妻身份权的损害赔偿——兼评我国婚姻法离婚过错赔偿制度[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郑现U,
本文编号:820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820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