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婚姻法论文 >

从民事诉讼角度浅析家庭暴力的公力救济

发布时间:2017-09-12 19:53

  本文关键词:从民事诉讼角度浅析家庭暴力的公力救济


  更多相关文章: 家庭暴力 公力救济 民事诉讼救济


【摘要】:家庭暴力极大地危害妇女儿童的身心健康、家庭稳定及社会安定。文章通过对家庭暴力的公力救济予以分析,突出民事诉讼在解决家庭暴力方面的重要性;通过对我国现行家庭暴力的民事诉讼救济理念和实践的研究,指出我国在该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国外先进的家庭暴力救济经验为参考,提出完善我国家庭暴力公力救济的若干建议。
【作者单位】: 山西大同大学政法学院;
【关键词】家庭暴力 公力救济 民事诉讼救济
【基金】:山西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课题“社会性别平等与妇女权益保障制度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3.9;D925.1
【正文快照】: 家庭暴力公力救济概述目前,公力救济在我国家庭暴力的救济途径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联系当前我国反家庭暴力的诸多法律规定,家庭暴力的公力救济体系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婚姻法为主导,横跨民事、刑事、行政等各个法律部门的多层次救济体系。我国家庭暴力公力救济的界定。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陈敏;;关于家庭暴力认定难的思考[J];法律适用;2009年02期

2 叶琦;;中美反家庭暴力法制相关问题比较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2006年11期

3 宋炳华;;论家庭暴力防治中之民事保护令制度[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罗杰;;香港《家庭及同居关系暴力条例》述评[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1期

2 程春丽;;论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的缺失与完善[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3 叶俊;;家庭暴力立法刍议[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14期

4 王秋玲;李倩;;国际公法对弱者的保护及其完善[J];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5 肖仁辉;;家庭暴力的内涵、特征及其防治[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7年03期

6 杜洁;;以研究促进政策和法律纳入社会性别视角——社会性别与法律/政策项目的探索[J];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S2期

7 周应江;;以社会性别视角审视法律 以法律推进保障性别平等——《中华女子学院学报》“女性与法律”栏目15周年回眸[J];妇女研究论丛;2011年03期

8 薛宁兰;;家庭暴力防治法中的多机构合作干预模式[J];妇女研究论丛;2012年03期

9 金眉;;我国上世纪50年代婚姻制度改革运动的反思[J];法学;2010年08期

10 张洪林;;反家庭暴力法的立法整合与趋势[J];法学;2012年02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王歌雅;中国婚姻伦理嬗变研究[D];黑龙江大学;2006年

2 杨肖光;家庭暴力干预政策过程分析及社会组织在其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8年

3 莫文秀;《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4 邢红枚;家庭暴力受虐妇女杀夫犯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贺利云;妇女权利平等保护的能力进路[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6 秦志远;论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的民法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7 罗杰;家庭暴力立法与实践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辛桂香;家庭暴力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山东大学;2010年

2 赵红;家庭暴力及其解决机制的法律思考[D];山东大学;2010年

3 罗欣;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若干问题探讨[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程伟;农村妇女遭受家庭暴力的法律问题研究[D];西北大学;2011年

5 刘飞;我国反家庭暴力的法律完善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6 邹侃殷;家庭暴力民事责任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刘伟英;转型期我国婚姻伦理问题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1年

8 肖锋;论家庭暴力的刑法规制[D];郑州大学;2010年

9 罗魏斌;我国民事保护令程序的前瞻性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赵宏;公权力视角下家庭暴力防控体系构建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何渊;;亲密与伤害:美国家庭暴力中受害妇女的法律保护[J];妇女研究论丛;2006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预防、减少家庭暴力我们应该做什么[J];文明与宣传;2002年11期

2 黄列;家庭暴力:从国际到国内的应对(上)[J];环球法律评论;2002年01期

3 孙晋,郭漪;家庭暴力在中国的现状及其对策[J];中国妇运;2002年09期

4 党日红;警察干预家庭暴力若干问题研究[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2年03期

5 高绍先;高飞;;家庭暴力的法律思考[J];西南政法大学学报;2002年01期

6 荣维毅;整合力量 推进反对针对妇女的家庭暴力的研究与行动[J];妇女研究论丛;2002年01期

7 杨青松,邓克平;家庭暴力的现状与防治——以广州地区为例[J];法学评论;2002年01期

8 赵颖;丹麦警察对家庭暴力的干预[J];公安大学学报;2002年06期

9 王明美,郑百灵;家庭暴力:概念、现状、成因及对策[J];江西社会科学;2002年09期

10 郑建波;关于防范和惩治家庭暴力的思考[J];理论学刊;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强;;当代中国家庭暴力探析[A];2005:发展·和谐·公正——江苏省社科类学会学术年会成果荟萃[C];2005年

2 江文庆;杜亚松;;家庭暴力环境:儿童虐待的形式[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第五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3 杨飞;;浅析家庭暴力[A];当代法学论坛(2007年第2辑)[C];2007年

4 黄克界;;论家庭暴力中妇女权益的保障[A];当代法学论坛(2008年第1辑)[C];2008年

5 孙苑芳;孙越隆;;关于家庭暴力的社会学思考——贵阳市个案研究[A];贵州省社会学学会“民族、区域、社会发展研讨会”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年

6 符琼芬;孙雨寒;;家庭暴力案件中应注意的八个问题[A];第三届中国律师论坛论文集(实务卷)[C];2003年

7 庞明慧;;《中国妇女报》家庭暴力报道内容分析[A];中国传播学会成立大会暨第九次全国传播学研讨会论文集[C];2006年

8 刘冉冉;;浅析家庭冷暴力及其对策[A];当代法学论坛(二○一○年第2辑)[C];2010年

9 王歌雅;;家庭暴力的背景因素与惩处机制[A];《文化转型中的妇女与婚姻家庭》全国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10 孙秀慧;;家庭暴力对受害女性的影响初探[A];2009年中国社会学年会“中国社会变迁与女性发展”论坛论文集[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孟群华 潘华虹;为何产生家庭暴力 半数公众不知内因[N];中国人口报;2003年

2 周华 邓苏勇;我国开始重视家庭暴力防治[N];中国审计报;2002年

3 福联;应明确规定制止家庭暴力[N];法制日报;2000年

4 陈本建;在生活中为什么大多数人都选择非法律方式解决家庭暴力[N];法制日报;2000年

5 本报记者胡建辉;反家庭暴力不只是家务事[N];法制日报;2002年

6 夏吟兰;在妇女人权框架下研究家庭暴力[N];法制日报;2004年

7 杨宣筑;省妇联维权工作会议提出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N];贵州日报;2005年

8 本报记者 丁国元;家庭暴力不是“家务事”[N];工人日报;2003年

9 本报记者 袁琳 本报实习生 罗庆雯;透视家庭暴力[N];广西日报;2003年

10 本报记者 高翠清;让家庭暴力远离妇女儿童[N];呼和浩特日报(汉);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邢红枚;家庭暴力受虐妇女杀夫犯罪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2 秦志远;论基于性别的家庭暴力的民法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3 曹玉萍;湖南家庭暴力研究[D];中南大学;2006年

4 杨肖光;家庭暴力干预政策过程分析及社会组织在其中的作用[D];复旦大学;2008年

5 张勇;孕期家庭暴力与孕妇心理、产后抑郁、新生儿神经生化及遗传—环境交互作用对婴儿认知行为的影响[D];中南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邓刚健;和谐社会背景下反家庭暴力的法理思考[D];中南民族大学;2008年

2 管霜梅;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探究[D];吉林大学;2008年

3 周洁;试论家庭暴力的法律责任[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陈庆鹏;论家庭暴力的法律规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5 管燕燕;我国内地与港台地区防治家庭暴力立法与实践研究及启示[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朱琦辉;我国反家庭暴力的立法研究[D];复旦大学;2009年

7 唐丽娟;我国反家庭暴力立法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2009年

8 田坤;论我国家庭暴力的行政干预[D];湘潭大学;2009年

9 苏映红;遏止家庭暴力的合作治理机制研究[D];上海交通大学;2009年

10 周清;我国家庭暴力法律救济机制的缺陷与对策[D];湖南大学;2010年



本文编号:83922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hyflw/83922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c90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