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有限责任公司除名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3 05:20

  本文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除名制度研究


  更多相关文章: 有限责任公司 除名 人合性 重大事由


【摘要】: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除名制度对于解决公司股东之间的矛盾冲突,维护公司人合性方面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目前我国公司法并没有股东除名制度的相关规定,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八条被认为是我国建立除名制度的开端,但是也有学者持不同意见,认为第十八条实则是失权制度。本文以十八条的性质为何的问题提出作为开头,在第一章介绍了除名制度的基本理论,包括除名的概念,除名制度与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的关系,提出有限责任公司的成立和运营都是以人合性为根基的,接着论述了除名制度对于有限责任公司人合性裂痕的修复作用。然后从制度的功能与目的、适用的条件、适用的法律程序和法律后果等方面比较了除名与失权制度的不同,在此基础上驳斥了认为第十八条为失权制度的观点,对第十八条的性质进行了辨析,提出第十八条实则初步建立了我国的股东除名制度。虽然除名制度已经在我国初步建立,但是其在实体和程序方面仍存在很大不足。第二章主要讨论了如何健全除名制度实体要件的问题。首先论述了健全除名制度的整体指导原则,提出在健全除名制度时,要穷尽其他救济并维护公司人合性和资合性相平衡。然后具体分析了第十八条除名制度在实体方面的不足,主要体现在除名事由适用范围狭窄、并且没有赋予公司章程以自治权的方面。最后一节主要明确了除名权的行使主体和除名的重大事由及被除名股东股份处理的问题。除名权的行使主体应该是有限责任公司,其中重大事由包括法定事由和章程约定事由。法定事由即股东存在严重的出资瑕疵行为。约定事由则可以被概括为股东自身因素和不当行为所导致公司不能容忍其继续存续下去的情形。自身因素主要包括股东不良的健康状况及不具备行为能力、股东失去章程要求的资格、丧失某种身份。不当行为可以主要概括为股东违反忠实义务的行为、滥用股东权利的行为、其他严重违反公司章程的行为。最后在被除名股东的股份处理问题和股东的责任承担问题中主要讨论了股份处理的顺序和被除名股东对于公司和债权人的责任承担问题。程序正义是实现实体正义的必要条件。只有程序正当,实体制度的价值才能够得以保障。本文在第三章主要讨论了如何健全除名制度的程序方面要件的问题。首先论述了除名制度在程序上有何不足,主要表现在除名前置程序、除名决议程序、除名决议生效程序方面的问题。接着就以上的问题分别提出了完善建议,对于前置程序问题主要明确了催告作出的形式和催告的合理期间,对于除名决议的形成程序中,则主要讨论了除名程序的启动,拟被除名股东的申辩权和除名决议的表决权行使规则的问题。表决权规则主要包括拟被除名股东在关系到将自身除名的决议中进行回避的规则和三分之二资本多数决加简单的人数多数决规则。除名决议的生效程序中主要讨论了学界中的不同看法,通过对除名决议一经作出就立即生效的观点和按照法定事由和约定事由的不同而采取不同生效程序的观点进行反驳后,提出除名决议须经法院判决才能生效的结论。
【关键词】:有限责任公司 除名 人合性 重大事由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291.91
【目录】:
  • 摘要2-4
  • Abstract4-9
  • 导言9-15
  • 一、问题的提出9
  • 二、研究的价值及意义9-10
  • 三、文献综述10-13
  • 四、主要的研究方法13
  • 五、论文结构13-14
  • 六、论文主要创新与不足14-15
  • 第一章 我国关于股东除名制度的规定15-26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关于《公司法司法解释三》第十八条的性质之争15
  • 第二节 除名制度的基本理论15-22
  • 一、股东除名的概念15-16
  • 二、除名与有限责任公司的人合性16-19
  • 三、除名与失权19-22
  • 第三节 对第十八条性质之辨析22-25
  • 本章小结25-26
  • 第二章 健全除名制度的实体要件26-40
  • 第一节 健全除名制度的指导原则26-27
  • 一、穷尽其他救济原则26
  • 二、人合性和资合性平衡原则26-27
  • 第二节 我国除名制度实体上之不足27-28
  • 一、除名事由适用范围狭窄27
  • 二、未明确赋予公司章程以自治权27-28
  • 第三节 健全除名制度的实体要件28-38
  • 一、明确除名权的行使主体28
  • 二、重大事由28-35
  • 三、被除名股东的股份处理和责任承担问题35-38
  • 本章小结38-40
  • 第三章 健全除名制度的程序要件40-47
  • 第一节 程序上之问题40-42
  • 一、前置程序问题40
  • 二、决议程序问题40
  • 三、除名决议生效问题40-41
  • 四、被除名股东股份处理问题41-42
  • 第二节 健全股东除名的程序要件42-46
  • 一、除名的前置程序42
  • 二、股东除名决议的形成程序42-45
  • 三、除名决议生效程序45-46
  • 本章小结46-47
  • 结语47-48
  • 参考文献48-51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51-52
  • 后记52-53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何颂;;引入答辩失权制度的理性思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02期

2 齐雪云;单美玉;;论答辩失权制度[J];商品与质量;2010年S6期

3 虞殿昌;;群体性失权问题探析[J];滁州学院学报;2011年01期

4 王琦;;答辩失权制度在我国的构建[J];贵州社会科学;2011年03期

5 刘翔光;;据失权与有偿补证[J];经济研究导刊;2013年21期

6 河北省历史周期率课题组;;对苏共失权的民主反思[J];内部文稿;1998年08期

7 张卫平;论民事诉讼中失权的正义性[J];法学研究;1999年06期

8 杨光;答辩失权之建构[J];政法学刊;2004年01期

9 金永恒;关于我国建立答辩失权制度的思考[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05期

10 汤惠安;;苏共失权的终极根源[J];学习月刊;2008年21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尹渊博 罗世鹏;“放权”不失权,“让位”不缺位[N];中国国门时报;2013年

2 曹家东;我国民事诉讼中答辩失权制度的设想[N];人民法院报;2003年

3 湖南怀化市精神病院副教授 蒋改苏;老局长的“失权综合征”[N];中国医药报;2003年

4 本版编辑 张娜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刊;我国民事诉讼不宜引进“答辩失权”[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亚新;再谈“答辩失权”与“不应诉判决”[N];人民法院报;2005年

6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汤维建;答辩失权是大势所趋[N];人民法院报;2005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兰芳;论立案登记制背景下答辩制度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2 韩晨曦;有限责任公司除名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6年

3 刘锦龙;答辩失权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于t;当事人程序违法责问失权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5 周密;答辩失权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6 鲁芳芳;民事诉讼答辩失权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11年

7 刘学平;破产失权制度研究[D];河南大学;2003年

8 张曙;民事诉讼失权制度研析[D];西南政法大学;2004年

9 陈玲;论民事诉讼中的答辩失权制度[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10 徐泽;民事诉讼失权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02304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102304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1e82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