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征信信息主体的维权途径研究
本文关键词: 征信体系 个人征信 个人信息保护 征信业管理条例 信息主体 出处:《南方金融》2015年10期 论文类型:期刊论文
【摘要】:自2013年《征信业管理条例》实施以来,中国内地形成了以《征信业管理条例》为线,以行政、民事、刑事法律法规为点,以国务院征信业监督管理部门颁布的规范性文件为辅的个人征信信息主体维权体系。本文立足于中国内地现行法律框架,在剖析征信业务各方当事人法律关系的基础上,对个人征信信息主体享有的权利进行分析,并对个人征信信息主体的维权途径及其利弊进行比较研究。本文认为,信息主体的维权之诉就是反侵权之诉,信息主体在维权过程中,要明晰侵权人及自己受侵犯的权益,然后根据被侵权情况选择正确的维权方式,必要时还可引入公权力,或者平衡利益适当作出取舍,以最大限度地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Abstract]: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regulations on the Administration of Credit reporting" in 2013, the mainland of China has taken the "regulations on the Administration of Credit reporting" as the line, with administrative, civil, and criminal laws and regulations as its point. The system of protecting the rights of individual credit information subject supplemented by the normative documents issued by the department of credit investigation industry under the State Council. This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current legal framework of the mainland of China, and 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legal relations between the parties involved in the credit reporting business,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ights enjoyed by the information subject of personal credit information, and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ways of safeguarding the rights of the information subject of personal credit information and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In the process of safeguarding rights, the information subject should make clear the infringer and his infringed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n choose the correct way of safeguarding rights according to the situation of infringement, and if necessary, introduce public power, or balance the interests to make a proper choice. To maximize the protection of their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作者单位】: 中国人民银行梧州市中心支行;
【分类号】:D922.28;F83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李朝晖;;个人征信中信息主体权利的保护——以确保信用信息公正准确性为核心[J];法学评论;2008年04期
2 吴汉东;论信用权[J];法学;2001年01期
3 唐明琴;;促进征信市场繁荣发展的长效机制研究:广东视角[J];南方金融;2010年01期
4 赵锦华;;依法采集和使用信用信息 切实保障信用信息安全[J];南方金融;2013年05期
5 林平;;大数据背景下加快我国征信市场发展的思考[J];南方金融;2014年1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条
1 洪海林;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明发;;信用维持的民法思考——关于信用权的进一步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2 李明发;;信用制度的民事法律保障机制研究[J];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06期
3 李青武,刘锐;法律视角中的公司信用[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4 石新中;;论信用概念的历史演进[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06期
5 周云涛;;信用权之反思与重构[J];北方法学;2010年06期
6 刘德良;民法学基本理论在网络时代所面临的问题[J];比较法研究;2004年04期
7 梁开斌,李振跃;论商业信用权的法律保护[J];商业研究;2003年09期
8 张胜,陈伟航,王玲;完善我国商业信用制度的法律思考[J];商业研究;2003年24期
9 陶丹;试析信用权及我国信用权制度的构建[J];长白学刊;2005年04期
10 肖永红;;个人征信中私人权益与社会整体利益的协调[J];创新;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吴兴杰;;信息不对称、个人信用与法律——以个人所得税与个人信贷为例展开的分析[A];2006年度(第四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会议论文集[C];2006年
2 郑玉如;;论我国信用机制的法律问题——从新制度经济学视野的探讨[A];中国制度经济学年会论文集[C];2003年
3 李青武;;中国入世后完善公司信用法律制度的对策[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二)[C];2003年
4 冯果;;由封闭走向公开——关于商事信用的若干理论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5 任万兴;折喜芳;;信用制度与我国商法之现代化[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6 郭富青;;建立我国商事信用法律制度体系及营造社会信用环境的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7 刘丹冰;;从产权明晰、信息公开的角度谈健全信用机制的商法保障[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8 刘定华;陈运来;;论信用及其商法维护[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9 马跃进;张晓婷;;信用机制的商法思考[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10 陈婉玲;梁开斌;;论商业信用权的法律保护[A];中国商法年刊第二卷(2002)[C];2002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白云峰;金融领域信用信息服务体系构建与运行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金玄武;我国公司现物出资制度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3 陈鹏飞;社会信用管理法律制度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4 张雪娥;公司信用内部性保障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2年
5 李新庚;信用论纲[D];中共中央党校;2003年
6 薄燕娜;股东出资形式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7 刘瑛;企业信用法律规制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4年
8 叶建亮;交易扩展中的信用——一个制度与组织的视角[D];浙江大学;2004年
9 管晓永;中小企业信用评价因素研究[D];浙江大学;2005年
10 蓝寿荣;上市公司股东知情权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吴夏青;个人征信体系信息法律保护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0年
2 柯心;我国资产证券化过程中信用评级机构相关法律规范的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鲁伟;网络时代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4 全昌平;保证保险法律问题研究[D];烟台大学;2010年
5 曹德飞;我国信用法律制度构建研究[D];浙江财经学院;2011年
6 孙婷;论我国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D];西北大学;2011年
7 范晓宇;个人信息保护法的立法建议[D];吉林大学;2011年
8 孙晶晶;我国银行客户金融隐私权保护的法律问题研究[D];北京交通大学;2011年
9 和英;资信评级行业利益冲突问题的法律规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朱家珍;论信用权及其立法保护[D];华中师范大学;2011年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赵小凡;社会征信体系建设:国际借鉴与国内考察——兼论我国两类征信体系的整合[J];财经理论与实践;2005年02期
2 孙健;贾晓菁;;Google云计算平台的技术架构及对其成本的影响研究[J];电信科学;2010年01期
3 江必新;国家赔偿法价值论[J];法学杂志;1994年04期
4 马骏驹,刘卉;论法律人格内涵的变迁和人格权的发展——从民法中的人出发[J];法学评论;2002年01期
5 齐爱民;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示范法草案学者建议稿[J];河北法学;2005年06期
6 汤擎;试论个人数据与相关的法律关系[J];华东政法学院学报;2000年05期
7 谢怀h;;论民事权利体系[J];法学研究;1996年02期
8 龙海明;王志鹏;申泰旭;;大数据时代征信业发展趋势探讨[J];金融经济;2014年12期
9 王全弟,赵丽梅;论网络空间个人隐私权的法律保护[J];法学论坛;2002年02期
10 江春;我国的商业信用及商业票据中的产权问题[J];山东金融;1998年04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陈春泓;沈益昌;;信息主体合法权益保护初探[J];决策与信息(财经观察);2008年10期
2 肖永红;;维护信息主体投诉权若干问题探析[J];征信;2009年05期
3 姚朝兵;;个人征信法律规制比较研究——以信息主体同意权为视角[J];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09期
4 翟相娟;;个人征信行为中信息主体的知情权研究[J];河北法学;2013年01期
5 张鹏;;论我国个人征信中信息主体的权利[J];江苏社会科学;2012年05期
6 秦振强;叶谢康;陈勇;刘碧芳;;论个人征信信息主体权益保障问题及对策[J];福建金融;2010年06期
7 姚朝兵;;征信视角下个人信用信息采集和使用的法律控制——基于信息主体同意权的比较法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4年01期
8 刘辉霞;;个人征信信息主体权益问题的法律思考[J];中国城市经济;2011年24期
9 张恒;方延;;错误不良信息致信息主体损失的责任承担[J];征信;2013年07期
10 徐欣彦;;个人信用报告涉及的信息主体权利保护问题探究[J];征信;2011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中国人民银行烟台市中心支行课题组;吴明理;李信见;袁雪莉;赵竹青;姜全;杨辰;;个人征信制度下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探析[A];金融发展理论与实践(2010)[C];201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8条
1 记者 陶婷婷;个人信息遭滥用 立法保护待何时[N];上海科技报;2012年
2 山东法学副教授 劳力;征信系统应重视信息主体的权利[N];法制日报;2009年
3 杨柳;基于案例分析的信息主体权益保护问题探讨[N];金融时报;2011年
4 记者 陈菲 王宇;个人不良信息保存期限为5年[N];新华每日电讯;2011年
5 记者 刘振冬;《条例》:个人不良信息保存期限不超5年[N];经济参考报;2013年
6 本报记者 陈洪镔;个人不良信息保存不得超5年[N];汕头日报;2013年
7 涂永珍 河南省委党校法学教研部教授;我国社会征信体系还缺些什么[N];中国改革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张洋;个人不良信息 最长保存5年[N];人民日报;201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何萌;个人征信信息主体权益保护法律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13年
2 徐妤;个人信用征信中信息主体的权益保护[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5年
3 解玉杰;信息社会的矛盾研究[D];华南理工大学;2013年
,本文编号:150428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150428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