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诉讼模式之证成
本文选题:经济法 + 经济法诉讼模式 ; 参考:《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15年06期
【摘要】:经济法诉讼模式是否存在?笔者认为,由于经济法纠纷自身的特点以及经济法本身的特殊性,经济法特有的诉讼模式应该是存在的,其存在的必要性和优越性是笔者论证的主旨。当前,传统诉讼理论及现行诉讼程序法规定,都没有满足经济法纠纷的现实需求;同时,现有的经济法执法模式暴露出的弊端也是对存在经济法诉讼模式的现实呼吁。但是存在性的证明除了依附应然层面的理论之外,更应该有实然层面的可行性制度设计,只有这样,一项制度才有存在的必要与可能。因此,经济法诉讼模式的必要性、优越性和可行性是其存在的三大支柱。
[Abstract]:Does the economic law litigation mode exist?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due t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conomic law disputes and the particularity of economic law itself, the special litigation mode of economic law should exist, and the necessity and superiority of its existence is the main purpose of the author's argument. At present, both the traditional litigation theory and the current provisions of the procedural law do not meet the actual needs of economic law disputes. At the same time, the shortcomings exposed by the existing economic law enforcement model are also a realistic appeal for the existence of the economic law litigation model. But the proof of existence besides the theory of dependence should have the feasibility system design of realistic level. Only in this way can a system have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 of existence. Therefore, the necessity, superiority and feasibility of the litigation mode of economic law are the three pillars of its existence.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法学院;中共辽宁省委党校;
【分类号】:D912.29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张珉;;协同主义诉讼模式:我国民事诉讼模式的新选择[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5年06期
2 张珉;;协同主义诉讼模式的法理分析[J];理论建设;2006年04期
3 潘怀平;;和谐诉讼模式的司法能动性探索[J];理论导刊;2008年08期
4 卢少锋;;未成年人犯罪案件诉讼模式初探[J];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08年05期
5 陈桂明;刘田玉;;和谐主义:诉讼模式的“第三条道路”[J];法制资讯;2008年09期
6 赵子强;袁登明;;刑民交叉案件的诉讼模式问题研究[J];法律适用;2009年02期
7 阳建勋;;风险社会对传统诉讼模式的挑战及其变革[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8 陈涛;;消费公益诉讼模式的选择分析[J];人民论坛;2012年32期
9 刘虹;张道功;;诉讼模式的效益分析[J];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04期
10 张李恩迪;吴爱民;赵愚;;我国证券赔偿群体性诉讼模式的重构[J];政府法制;2009年07期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大连市沙河口区人民法院院长 曲云杰;构建和谐主义诉讼模式[N];大连日报;2008年
2 王斌;公诉与自诉的诉讼模式分析[N];江苏法制报;2013年
3 符向军;和谐主义诉讼模式是司法改革的新方向[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7年
4 刘学智;和谐主义诉讼模式的价值与功能[N];中国信息报;2009年
5 周斌;解读和谐主义诉讼模式[N];法制日报;2007年
6 王斗斗;和谐主义诉讼模式是民诉方向[N];法制日报;2007年
7 张春萍;邗江法院创建新型行政诉讼模式[N];江苏经济报;2010年
8 本报记者 顾晓晖;便民思维刷新“诉讼模式”[N];南通日报;2008年
9 张立勇;践行“人民法官为人民”主题实践活动的思考[N];人民法院报;2009年
10 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院长 郭伟清;未来网络化诉讼模式构想[N];人民法院报;201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2条
1 王浩;清末诉讼模式的演进[D];中国政法大学;2005年
2 张珉;协同主义诉讼模式的法理分析[D];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刘正霞;和谐主义诉讼模式初探[D];西北师范大学;2010年
2 刘妍婧;关于我国仲裁趋向诉讼模式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0年
3 郑芳;和谐理念下的协同主义诉讼模式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09年
4 刘颖;我国行政诉讼模式研究[D];广西民族大学;2009年
5 洪海涛;论我国证券民事赔偿诉讼模式[D];复旦大学;2011年
6 金智慧;刑民交叉程序研究[D];青岛大学;2013年
7 郑丽丽;论证券民事赔偿诉讼的诉讼模式[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8 张洪敏;论行政诉讼的模式[D];湘潭大学;2007年
,本文编号:177909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17790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