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民营银行“生前遗嘱”制度的法律构建

发布时间:2018-04-21 06:58

  本文选题:民营银行 + “生前遗嘱” ; 参考:《社会科学辑刊》2015年02期


【摘要】:"生前遗嘱"制度是次贷危机后针对"大而不倒机构"产生的一项新的风险防范与处置制度。在金融稳定理事会和G20的推动下,该项制度已得到各国的普遍认可,并在主要金融市场国家的立法中得以确立。该项制度要求金融机构在正常经营期间就制定"恢复与处置计划",以保证发生危机的机构能够迅速恢复健康,为监管机构的处置措施提供基础,实现危机机构的有序处置。民营银行作为金融市场中的"风险自担"主体,以法律的形式确立"生前遗嘱"制度对其经营发展、风险防控、有序处置等具有重要意义。其内容具体包括明确民营银行"生前遗嘱"的法定目标与监管主体,确立民营银行"生前遗嘱"的制定与更新程序,建立民营银行"生前遗嘱"启动机制,完善民营银行的自救措施等。
[Abstract]:The system of "life and will" is a new system of risk prevention and disposal for the "big and no institution" after the subprime mortgage crisis. Under the impetus of the financial stability board and the G20, the system has been universally recognized by all countries and established in the legislation of the major financial market countries. This system requires the financial institutions to operate normally. During the period, the "recovery and disposal plan" is set up to ensure that the institutions in crisis can quickly recover their health,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disposal measures of the regulatory agencies and realize the orderly disposal of the crisis institutions. As the main body of "risk self" in the financial market, the private banks establish the "life before will" system to its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in the form of law.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rderly disposal and so 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Its contents include clearly defining the legal targets and supervision subjects of the "life will" of the private banks, establishing the procedures for the formulation and updating of the "life will" of the private banks, setting up the starting mechanism of the "life before the will" of the private banks, and perfecting the self rescue measures of the private banks.

【作者单位】: 辽宁大学法学院;沈阳工业大学文法学院;
【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规划项目(NCET-11-1010) 司法部重点项目(12SFB1006) 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13JZD012) 辽宁省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L12BFX006)
【分类号】:D922.281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2条

1 卢福财;张荣鑫;;民营银行的现实问题剖析及发展路径——基于顶层设计下的渐进式视角[J];财经科学;2014年01期

2 骆旭旭;;“中国特色”国际经济法学的反思与构建[J];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年01期

【共引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9条

1 张帆;唐清利;;社会征信体系构建中的信息公开、权义平衡与立法重构——以个人隐私权保护为中心[J];湖南社会科学;2014年06期

2 夏春利;;基于多元政治秩序的国际法治多维困境与框架建构[J];河北学刊;2014年05期

3 戴小平;王玉兴;;我国民营银行的市场定位及经营模式研究[J];上海金融学院学报;2015年01期

4 宗寒;;邓小平市场经济理论的重大创造和新的发展[J];探索;2014年04期

5 马惊鸿;;海盗法的双重属性与协调规制的发展路径[J];社会科学辑刊;2014年05期

6 刘海;;民营银行的现实问题及对策研究[J];特区经济;2015年02期

7 才凤玲;杨帆;;民间资本融入我国社区银行的可持续性发展探讨[J];中国商贸;2014年29期

8 林毅;;民营银行发展路径选择与风险管理研究[J];时代金融;2014年36期

9 冯晓辉;杨照;;民营银行开闸:商业银行如何应对?[J];现代商业;2015年08期

【二级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徐崇利;;构建国际法之“法理学”——国际法学与国际关系理论之学科交叉[J];比较法研究;2009年04期

2 徐崇利;;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斗争的潮落与中国的立场[J];国际经济法学刊;2008年02期

3 何志鹏;;西方国际经济法研究:重点、方法与立场[J];国际经济法学刊;2009年01期

4 李健;关于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学术观点综述[J];河南金融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年03期

5 张杰;中国国有银行的资本金谜团[J];经济研究;2003年01期

6 王自力;民营银行准入:目前还宜缓行——兼与部分呼吁开放民营银行的同志商榷[J];金融研究;2002年11期

7 熊继洲,罗得志;民营银行:台湾的经验与教训[J];金融研究;2003年02期

8 何志鹏;;国际经济法的基本范畴:内涵与重构[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9 朱淑娣;蒋梦娴;;成长中的国际经济法新分支——国际经济行政法理论界定[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10 李万强;;还原本真,各得其所:国际私法与国际经济法关系新探[J];江西社会科学;2010年03期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林中衍;;民营银行:风险与挑战并存[J];海内与海外;2014年06期

2 魏雅华;;民营银行开闸:花落谁家[J];检察风云;2013年21期

3 肖岳;;民营银行破题之后[J];法人;2014年04期

4 张丽新,杨军战;关于成立民营银行问题的观点评析[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2001年03期

5 王岩;;民营银行传闻还是传奇[J];四川监察;2001年03期

6 洪艳;发展民营银行市场的需求[J];湖南行政学院学报;2002年04期

7 詹花秀;我国民营银行的定位及发展取向[J];探索;2003年01期

8 惠勤;民营银行及其法律规制[J];龙岩师专学报;2003年05期

9 陈燕;我国为什么需要民营银行[J];山东行政学院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10 郑莉;;关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研究[J];重庆行政;2008年01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5条

1 邱兆祥;;对在我国发展民营银行问题的若干思考[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2 祝健;;准入民营银行是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A];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热点问题探讨[C];2003年

3 徐诺金;;关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4 纪尽善;;论发展民营银行及其制度障碍与供给[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5 杨胜刚;;台湾公营银行民营化的进展、绩效与影响[A];第三届中国金融论坛论文集[C];2004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仲和;讨论民营银行[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1年

2 李钢;民营银行为何呼之难出[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2年

3 著名经济学家 吴敬琏;参股民营银行 没大钱可赚[N];亚太经济时报;2003年

4 邓聿文;理性看待开放民营银行的风险[N];中国经营报;2003年

5 本报记者王擎;民营银行是橘还是枳 [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6 杨晓平;民营银行难说天然优势[N];中华工商时报;2003年

7 钟伟;给民营银行热潮泼冷水[N];证券时报;2003年

8 孔祥祥;民营银行笨鸟能否先飞?[N];中国企业报;2006年

9 裴长洪;组建民营银行正当其时[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6年

10 记者 徐华;民营银行何时浮出水面[N];中国乡镇企业报;2003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3条

1 周楠;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现实路径选择[D];厦门大学;2004年

2 高菲;我国民营银行准入—退出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3 王闯;中国民营银行发展与经济增长:1985~2012年[D];辽宁大学;2014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李振;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2 韦瑶瑶;试论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及其策略选择[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7年

3 曹芬;论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的模式选择[D];河北大学;2008年

4 周世进;论民营银行发展的必要性与策略[D];天津财经学院;2005年

5 宋红卫;我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研究[D];郑州大学;2005年

6 李莎;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研究[D];湖南大学;2005年

7 苏发金;我国民营银行发展问题探究[D];湘潭大学;2005年

8 沈飞;民营银行道德风险的法律防范机制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6年

9 徐洁;我国民营银行的发展路径研究[D];河海大学;2006年

10 李建华;我国发展民营银行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2006年



本文编号:178138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178138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88d6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