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我国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监管研究

发布时间:2019-08-01 15:02
【摘要】:银信合作理财产品于2006年开始出现在金融市场,由于其利用了银行、信托公司各自的优势,类型广泛、收益显著,故受到社会公众的广泛重视。在其逐渐发展创新的过程中,由于监管的缺失,导致产品不能按时兑付的风险事件频发,2015年5月,煤炭企业风险信托项目“中信古治1、2号”延期兑付事件使商业银行、信托公司的信誉遭到损害。此外,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法律性质不明晰、监管缺失、金融机构分业经营分业监管背景下监管机构职责边界不清、主体机构权利义务无规制等等都给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的开展带来不确定性因素(合同效力不确定)。对此,国家监管部门针对出现的问题频繁出台监管性文件,但大多只是事后补救,未能从源头切断风险来源。2016年是我国深化经济改革的重要年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已被提上日程。随着泛资管时代的到来,大金融监管模式也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尽管中国金融业混业经营已成必然趋势,但业内对混业监管的反对之声依然存在。故本文从历年来的监管政策入手,立足于宏观经济政策,结合国外发达国家金融监管经验,包括次贷危机后改革的监管体制,分析未来监管政策的趋势,以及我国混业监管—“超级央行”出现的可行性。另外,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的出发点在于保护金融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由于信息不对称性,在购买理财产品时投资者处于弱势地位,尤其是针对银信合作理财产品,虽然其收益相对而言较高,但风险也很大。投资者不仅需要识别理财产品的设计、运作过程是否合理,还需了解信托公司以及投资项目的基本情况。加之我国信息披露的方式、内容等没有具体可执行的、强制性的法律规制,许多银行的披露行为也欠规范,这些都对保护投资者的利益不利。故本文希望借鉴发达国家投资者保护的经验,在建立合格投资者制度,指定专门的机构对接投资者,从立法和执法的角度充分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等方面作一些有益的探索。本文第一章从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发展背景出发,介绍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的经营模式。立足于银行理财产品以及信托业监管政策的变迁,介绍分析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监管现状。第二章阐述了在当下监管现状下银信合作理财产品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监管漏洞、法律性质不明晰、市场准入机制等);信用风险(以“中古1、2号”延期兑付事件为出发点,指出银行、信托公司权责规制不足);最后分析市场及政策风险。第三章从完善金融监管体制以及完善投资者保护机制两方面阐述对银信合作理财业务管制的积极意义,借鉴发达国家混业监管、投资者保护的经验,提出完善建议。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6
【分类号】:D922.28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5条

1 ;关于加强证券公司承销企业债券业务监管工作的通知[J];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报;2000年30期

2 谢绍聪;加强金融机构外汇业务监管的问题及对策[J];党政干部论坛;2000年08期

3 ;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明确融资性担保业务监管职责的通知[J];江苏省人民政府公报;2009年22期

4 王丽波;;我国金融机构委托理财业务监管中的“囚徒困境”[J];法制与社会;2009年29期

5 ;[J];;年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条

1 田琰;;财政性存款缴存业务监管亟待加强[A];《武汉金融》2010年第12期[C];2010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陕西保监局 王小韦;录音录像:银保业务监管的划时代改革[N];中国保险报;2014年

2 本报记者 何鹏;银行业机构监管费和业务监管费收费标准出台[N];上海证券报;2008年

3 本报记者 陈植;自贸区企业债券承销“胎动” 投行业务监管多重博弈[N];21世纪经济报道;2013年

4 李宏超 张明 贾涛;从协议存款工具看同业业务监管的注入与漏出[N];金融时报;2014年

5 马骏 彭武清;加强外汇业务监管[N];金融时报;2002年

6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银行机构监管费和业务监管费收费标准等有问题的通知[N];中国经济导报;2008年

7 记者 李静瑕;R瞪套使芡ǖ酪滴窦喙芗勇,

本文编号:252181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252181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b01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