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经济法论文 >

我国破产重整中的债转股与债权人利益保护问题的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0 07:47
【摘要】:在公司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确立了股东有限责任制度,该制度虽然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但也对债权人的权益构成多方威胁。上世纪70年代以来,为克服大量企业破产对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美、英、法、德、日等国家在破产法领域兴起了一场改革运动,其核心内容是建立和完善破产重整制度。破产重整中的债转股在保护债权人权益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我国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为盘活银行不良资产、化解金融风险成立了四大资产管理公司来实施政策性债转股;自2016年《关于市场化银行债权转股权的指导意见》出台以来,以降低企业杠杆率为核心,坚持市场化和法治化的原则的商业性债转股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法律制度缺失、法理研究不足、退出途径单一、存在道德风险等问题和隐患。故此,为了使我国商业银行市场化债转股在实践中有更好的法律制度保障,本文采用文献检索等方法从债转股产生的背景和立法现状出发,对其法律性质进行认定,分析实务操作中债转股的可行性,对债权人权益保护的风险进行评估,借鉴美国破产式债转股的经验提出对我国债转股的建议,期望建立和健全债转股机制,以便更好地在破产重整中保护债权人权益。首先,通过介绍我国政策性债转股和商业性债转股的起源背景,对比两轮债转股的异同点以便了解重启新一轮债转股的意义所在。其次,从债转股的法理基础、债权与股权的共同性、债转股的清偿性行为与投资性行为的性质、法律关系与法律效力等方面对其合法性进行了分析。接着,详细列举分析了债转股过程中对债权人利益保护所面临的风险,这包括宏观市场经济风险、法律政策风险、以供需难匹配为主的改革风险、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博弈风险、难以作价入股并退出等操作技术风险。再者,从经济市场需求、法律障碍破除、利益再分配共赢等方面分析了债转股的可行性。此外,着重借鉴了美国破产式债转股的经验,它是商业性债转股的典范,创新性地将债权转化为二级市场上可自由流通的赔偿请求权,扩大了债转股的主体范围,充分利 用了市场机制来解决企业债务问题,重新整合社会资源配置,为企业重生注入新的活力,文中通过绘制其运作流程图、评判效果与总结经验的方式进行阐述。最后,为了最终更好地实行商业性债转股笔者提出了几点建议,通过明确启动条件、规范运作程序、优化评估机制、创新债转股模式、丰富退出机制等途径来构建完善的债转股制度,并辅以适当的配套措施,诸如完善法律制度衔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等其他相关制度,再从企业内部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善企业内部管理;注重加强保护债权人的各项合法权益以期使得债转股既是微观上每个债权人意志的真实表达又是宏观上各利益关系人的协商统一。
【图文】:

债转股,实施模式,资产结构


在选择债转股实施模式方面',需要结合债务企业的资产类型1邋(见图2a)灵活选取逡逑处理的方式。对于小额债权、担保债权、税款等债权可优先用企业优质资产现金偿还;逡逑对于部分普通债权可采取直接模式(见图2b)直接转为对债转股目标企业的股权,以长逡逑期低息抵换短期高息从而缓解企业财务压力,然而此模式只能在《商业银行法》及后续逡逑相关法律法规所规定的银行可直接持有企业股权的特殊情况所限定的框架下小规模进逡逑行。更多的是需要探索多种多样的间接模式来将风险与利益隔离以便消化企业问题资产,,逡逑除了利用政策性债转股中将银行债权直接转让给外部委托的第三方资产管理公司的这逡逑种常见方式外,还可以充分发挥本轮债转股的市场机制来吸引外部资金设立基金模式逡逑(见图2c)以实现风险社会共担,此模式下银行持有基金管理牌照的子公司吸纳各类社逡逑会资金合伙以股权投资或委托贷款的形式买断问题资产,基金兜底隔离风险并保护债权逡逑人利益,通过二级市场等方式退出;也可以通过银行内部委托代理的专营子公司模式(见逡逑图2d)来先将债权售给专营子公司及其设立的资管计划后转为对目标企业的股权,此模逡逑式效率高、资金来源广、业务范围明确、信息对称及损益内化使得银行合作意愿强。此逡逑夕卜,也可探索更多债转股模式并做好相应的配套措施来保障债转股顺利施行。逡逑
【学位授予单位】:山东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9
【分类号】:D922.291.91

【相似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李莉;;国铁集团公司债转股试点引发的思考[J];铁道经济研究;2019年04期

2 徐继芳;;关于债转股几个问题的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2001年06期

3 刘禹豪;;债转股政策推行中可能存在的道德风险分析[J];中国集体经济;2019年04期

4 王欣新;;再论破产重整程序中的债转股问题——兼对韩长印教授文章的回应[J];法学;2018年12期

5 周梅;;债转股的政策效果与制度完善[J];中国金融;2018年22期

6 李广子;;市场化债转股:理论基础与中国实践[J];国际金融研究;2018年12期

7 赖小民;;市场化债转股 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大有可为[J];商讯;2018年05期

8 陈健;赵雪;;市场化债转股的基本逻辑、现实困境与应对策略[J];现代管理科学;2019年01期

9 么英莹;;企业降杠杆、市场化债转股与金融风险防范[J];华北金融;2018年10期

10 陈松;;股份制商业银行市场化债转股业务研究[J];时代金融;2018年36期

相关会议论文 前10条

1 高占军;;腾挪债转股[A];2016年国际货币金融每日综述选编[C];2016年

2 陈卫东;赵雪;;实施债转股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A];《IMI研究动态》2016年合辑[C];2016年

3 夏乐;;印度债转股经验[A];《IMI研究动态》2016年合辑[C];2016年

4 王剑;;五大行拟出资成立首批银行债转股公司,你知道债转股的逻辑和内涵吗?[A];《IMI研究动态》2017年上半年合辑[C];2017年

5 范新成;;走出债转股的误区[A];面向新世纪的中国经济[C];2000年

6 崔利国;吕利秋;;政策性债转股法律研究[A];中国律师2000年大会论文精选(下卷)[C];2000年

7 汤毅;;也谈债转股[A];中国金属学会冶金技术经济专业委员会第七届年会论文集[C];2001年

8 王剑;;银行债转股的痛点[A];《IMI研究动态》2018年第二季度合辑[C];2018年

9 李少君;;债转股:可能需要关注的几个问题[A];《IMI研究动态》2016年合辑[C];2016年

10 陈金松;张文波;;国企脱困之后有五忧[A];新世纪 新机遇 新挑战——知识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册)[C];2001年

相关重要报纸文章 前10条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投融资研究中心主任 黄国平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投融资研究中心研究员 方龙;扫清障碍 推进债转股扩面提质[N];中国证券报;2019年

2 记者 李播;我省积极推进市场化债转股[N];黑龙江日报;2019年

3 中国经济导报记者 李盼盼;内外兼修推进债转股增量扩面提质[N];中国经济导报;2019年

4 本报记者 黄如飞 苏益纯;市场化债转股:为国企“补血” 为混改另辟蹊径[N];福建日报;2019年

5 本报记者 程久龙;债转股二次表决“涉险”过关 *ST凤凰重组仍存难题[N];经济观察报;2014年

6 于洪成;厘清债转股中的财税问题[N];中国会计报;2019年

7 记者 郭子源;市场化债转股已投放93亿元[N];经济日报;2019年

8 记者 刘宝亮;市场化法治化债转股“增量扩面提质”[N];中国经济导报;2019年

9 本报记者 刘琪;市场化债转股投资落地近万亿元 定向降准带动作用显著[N];证券日报;2019年

10 记者 张莫;市场化债转股多项政策年内将落地[N];经济参考报;2019年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8条

1 彭小兵;国企债转股中的博弈行为及运作机制研究[D];重庆大学;2004年

2 李志军;债转股治理效应的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13年

3 谭英贤;或有资本与动态投融资研究[D];湖南大学;2017年

4 吴蓬生;不良债权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5 金震华;各国银行不良资产处置与防范的法律问题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6 李卫;我国金融不良资产处置决策模型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9年

7 李光辉;国家综合负债研究[D];中共中央党校;2001年

8 杨玉熹;不良资产的形成与处置[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相关硕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裴卫强;云南锡业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效果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9年

2 彭程程;长航凤凰市场化债转股实施效果研究[D];河北经贸大学;2019年

3 李红娜;上市公司可转债转股与股票市场价格关系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9年

4 李佳;我国企业市场化债转股定价研究影响研究[D];西南林业大学;2018年

5 胡珊珊;云锡集团募集社会资本基金模式债转股案例研究[D];沈阳工业大学;2019年

6 汪子全;中国铝业市场化债转股案例分析[D];安徽财经大学;2019年

7 程海梅;央企市场化债转股应用研究[D];安徽财经大学;2019年

8 葛雨茜;去杠杆背景下商业银行市场化债转股对其绩效的影响[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9年

9 纪红燕;第一轮债转股对国有企业资源配置效率的影响研究[D];兰州大学;2019年

10 李昀枫;山东能源市场化债转股案例分析[D];安徽财经大学;2019年



本文编号:259148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259148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094f6***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