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他合同的税务处理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0-03-23 13:18
【摘要】:党的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中提出,法律是治国之重器,良法是善治之前提。在良法善治的时代背景下,要让纳税人积极、主动、快乐的纳税,以推动税收法制的发展。税法与我们的经济生活和日常生活是紧密相关的,我国是以流转税为主的国家,以增值税为代表的流转税又称合同税,由此可见税法与合同法的密切联系。经济活动的参与者从事商事活动要签订各种合同,因此,判断纳税义务归属问题和增值税发票的开具问题必然要考虑到合同法的规定。商事主体缴纳企业所得税也需要以税法为依据。十二届人大三次会议通过的《立法法》修正案草案,单列了税收专属立法权,由此可见税收立法问题变得越来越重要了。制定出便于理解、容易操作的税法,是坚持税收法定原则的应有之义。首先,一般的合同只涉及缔约合同的双方当事人,而涉他合同却涉及三方,它部分地打破了合同的相对性原则,除了缔约双方当事人,还涉及履行主体即第三人。常见的涉他合同包括保险合同、信托合同和融资租赁合同。而在普通人在签订买卖合同和承揽合同的时候,也会遇到到涉他合同怎么开票、谁来缴纳税款的问题。现有的税法规定几乎都是针对合同缔约双方当事人作出的规定,鲜有涉他合同该怎么纳税的规定,由于第三方的介入,纳税义务归属问题变得模糊,不像只有双方当事人的合同那样一目了然。因此,有必要通过实例来探讨一下涉他合同在现实中是怎么处理的。“三流一致”条款在制定时是合理的,但是时过境迁,目前并不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建议把它彻底废止了。税务机关和司法机关只有对应税行为进行准确定性,才能正确适用法律,做出正确的决策,避免造成纳税人的困惑。我们在分析税法问题时,不能只看到交易行为的法律形式,更要关注到深层次的经济实质。其次,目前《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比如税务上没有对捐赠和赞助做定义性解释,实务中一般引用会计上的解释,即财企[2003]95号《财政部关于加强企业对外捐赠财物管理的通知》。还有关于价外费用的问题,根据现有税法文件不能确定价外费用是否必须存在于合同缔约双方当事人之间,还需要类推适用才能得出涉及第三人时也存在价外费用。本文共分为四章,各章的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简要介绍了涉他合同,从“三流一致”条款入手阐明了合同之债与税收之债的区别与联系,进而得出合同法与税法在针对同一法律事实时是需要协调的这一结论。然后分别列举了向第三人履行的买卖合同和由第三人履行的建筑设计服务合同在增值税发票开具、进项税额抵扣以及纳税义务归属的几种不同的可能性,得出了税法条文的规定有歧义、执法口径不一、税法进项税额条款需要进快完善的结论。第二章和第三章分别从执法和司法的角度来研究实务中的涉他合同税务处理问题。第二章讨论了汽车厂商对汽车金融公司的贴息支出是否应该税前扣除这个问题,分析涉他合同在企业所得税中的适用问题,强调了涉他合同应税性质识别的重要性,正确识别应税性质是避免国家税款遭受损失、统一税务机关执法口径的前提。第三章介绍了一个定作合同的二审案件,说明实务中不能认定交易是否真实存在是引起税务纠纷的一大原因。重点是要弄清楚开具增值税发票的背后是否存在真实有效的交易,而不是仅仅关注发票是怎么开的这个形式。然而,判断一项经济业务的真实性的难度往往要比只看发票难很多。处理民事纠纷或者行政纠纷的司法工作人员可能并不了解税法,他们判断案情并作出决策往往大多也只是依据有关民法、民事诉讼法、行政法、行政诉讼法的有关规定。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总会遇到既涉及民事或行政纠纷,又涉及税务问题的案子。因此,本着对当事人负责任的态度,以及对法律职业尊严的维护,司法工作人员学习并掌握好税法还是很有必要的。第四章是关于涉他合同税收立法的建议。加快税收立法是良法善治的时代背景的要求,也是落实税收法定原则的必然要求。然后笔者重申了实务中涉他合同与税法产生交集时遇到的种种问题,同时也提出具体的建议。税法是整个法律体系的一部分,税务机关在处理税务案件的过程中当然可以引用其他法律规范的有关规定,但是也应该加快自身税收立法的步伐,跟上日益繁荣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使税务机关和司法机关处理税务案件时有章可循,切实减少经济活动参与者的纳税困惑,以达到早日实现让纳税人积极、主动、快乐纳税的目标。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2.22
本文编号:2596778
【学位授予单位】:华东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8
【分类号】:D922.22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条
1 杨小强;吴玉梅;;增值税法中的第三人考量[J];法学家;2007年04期
,本文编号:259677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gjifalunwen/2596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