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荐人制度比较研究
发布时间:2017-10-15 10:37
本文关键词:保荐人制度比较研究
【摘要】: 本文以保荐人制度为核心,紧扣目前实施保荐人制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我国证券市场的实际情况,主要分三个部分进行了阐述: 第一章通过对保荐人制度的起源、定义、证券发行制度衍变及对目前实施的保荐人制度的介绍,阐述了我国引入保荐人制度的原因。第二章是对保荐人制度的实证考察,介绍了国外各具特色的保荐人制度,为我国今后进一步完善保荐人制度提供一点借鉴。第三章对内地与香港保荐人制度差异性进行比较及评析,一种制度只有在与其他制度的比较中才能发现其不足与待改进之处,从比较中可以看出:我国的保荐人制度仍有很多的制度漏洞,不能有效对违法者进行制裁;证券监管部门的权力界限不清,缺少有效监督;市场主体在其权利受到不利影响时缺乏有效的救济途径。本章还重点对完善我国保荐人制度提出一些建议,其主要措施包括:明确证监会的法律地位,做好保荐人制度与相关制度的协调,界定各市场主体的职责界限,以及完善保荐信用监管系统。
【关键词】:保荐人 证监会 发行上市
【学位授予单位】:中国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D922.287
【目录】:
- 内容摘要3-4
- ABSTRACT4-7
- 前言7-9
- 第一章 保荐人制度发展概况9-25
- 一、保荐人制度的渊源及发展9-10
- (一) 概念9
- (二) 要素9-10
- (三) 本质10
- 二、我国证券发行制度的衍变10-11
- (一) 审批制10-11
- (二) 核准制11
- 三、保荐人制度的起源及其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11-18
- (一) 保荐人制度的起源11-12
- (二) 保荐人制度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12
- (三) 保荐人制度12-13
- (四) 保荐人与相关概念辨析及其法律特征13-16
- (五) 保荐人法律地位的探讨16-18
- 四、保荐人制度的功能价值辨析18-25
- (一) 保荐人制度的正功能19-21
- (二) 保荐人制度的负功能21-25
- 第二章 各国保荐人制度分析25-30
- 一、英国 AIM:“终身”保荐人制度25-26
- 二、美国纳斯达克市场:“什锦”保荐人制度26-28
- (一) 强制性的法人治理结构标准26-27
- (二) 理事专业指导计划27
- (三) 纳斯达克监管机构对发行人的实质审查27
- (四) 纳斯达克中介机构所提供的服务27-28
- 三、马来西亚 MESDAQ :“接力”保荐人制度28-30
- 第三章 香港保荐人制度比较分析30-51
- 一、香港保荐人立法制度的修改30-35
- (一) 香港保荐人制度立法修订背景及过程30-31
- (二) 修订的内容31-34
- (三) 香港保荐人制度立法修订之评析34-35
- 二、内地与香港保荐制度差异性比较35-44
- (一) 对保荐人的分类35-36
- (二) 保荐期限36
- (三) 监管主体36-37
- (四) 保荐人的资格要求37-38
- (五) 对保荐人行为界限的规范38
- (六) 对保荐人内部专业人士的规范38-41
- (七) 保荐人的申请程序、除名及相应的申诉程序——兼评程序正义41
- (八) 从兜底条款看对保荐人除名时的裁量权41-42
- (九) 制裁措施及其申诉程序42-44
- 三、对完善内地保荐制度的几点建议44-51
- (一) 应进一步明确证监会的法律地位44-46
- (二) 应做好保荐制度与民事赔偿制度的衔接46-47
- (三) 保荐人制度应以注册制为目标47-48
- (四) 应分清保荐人与其他相关主体的若干职责边界48-49
- (五) 完善保荐信用监管系统49-51
- 参考文献51-52
【引证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周文英;;论我国保荐制度之完善[J];暨南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年02期
2 高卿君;;浅析创业板中的保荐人制度[J];商品与质量;2012年S4期
3 傅唤昌;;我国创业板保荐人制度的法律完善[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年05期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吴松谚;深圳创业板市场主要运行制度研究[D];云南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8条
1 胡鑫;我国保荐人制度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王海东;我国保荐人法律制度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3 陆远;我国保荐制度有效性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10年
4 徐量;证券保荐人对第三人的民事责任研究[D];浙江师范大学;2010年
5 姜华娟;保荐人的民事责任制度研究[D];山西财经大学;2010年
6 刘念;创业板上市公司盈利能力的评价研究[D];天津商业大学;2011年
7 曹杰;我国公司上市保荐质量的制度缺陷[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陈艳玲;我国证券发行市场保荐制度有效性研究[D];浙江大学;2012年
,本文编号:103665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10366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