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监管法律制度研究
【学位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年份】:2013
【中图分类】:D922.281
【文章目录】:
论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问题的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及评价
三、 研究方法
四、 研究基本思路
第一章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监管原理
第一节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产生及发展
一、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产生
(一)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界定
(二)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产生的必然性
(三)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产生的标志
二、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发展现状
(一)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初步繁荣阶段
(二)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粗放增长阶段
(三)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规范发展阶段
三、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未来趋势
(一)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定位于财富管理市场
(二)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注重代际传承作用
(三)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从量的突破到质的提高
第二节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的法律结构
一、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中客户与银行的法律关系
(一)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法律性质的不同学说
(二) 不同类型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的法律结构
(三) 商业银行理财业务现有规定的缺陷及改进建议
二、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中客户与信托公司的法律关系
(一) 保证收益及保本浮动型理财业务中客户与信托公司的法律关系
(二) 非保本浮动型理财业务中客户与信托公司的法律关系
三、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个案的法律分析
(一) 案件基本情况介绍
(二)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中银行与信托公司责任的分担
第三节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监管措施的评价原则
一、 政府监管措施的形成过程
(一) 政府监管措施形成过程的一般原理
(二) 政府监管措施形成过程与评价过程的同一性
二、 比例原则对政府监管措施分析的正当性
(一) 传统比例原则的内涵
(二) 对传统比例原则的批判
(三) 比例原则与政府监管措施形成路径的契合性
三、 比例原则对政府监管措施分析的应用步骤
(一) 对传统三阶层论的批判
(二) 新阶层论的确立
第二章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资本监管
第一节 信托业与银行业资本监管指标的比较分析
一、 同一监管阶段
(一) 同一监管机构
(二) 同一业务定位
(三) 同一监管手段
二、 差别监管阶段
(一) 相异的监管机构
(二) 相异的业务定位
(三) 相异的监管手段
三、 趋同监管阶段
(一) 信托业净资本监管指标的提出
(二) 净资本监管指标与银行业资本充足率监管指标的趋同
第二节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资本监管指标政策性导向分析
一、 单一视为集合
(一) 单一信托与集合信托的界定
(二) 单一信托与集合信托的区别
(三) 单一视为集合优化信托公司业务结构
二、 融资转向投资
(一) 融资类信托业务与投资类信托业务的界定
(二)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中融资类业务占主导
(三) 融资转向投资回归信托公司本源业务
三、 被动趋向主动
(一)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中信托公司被动管理的表现
(二) 被动趋向主动的监管措施
(三) 被动趋向主动的监管措施实施效果
第三节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资本监管措施的改进建议
一、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监管目的的适当性
(一)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监管目的的析出
(二)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监管目的的适当性审查
二、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多种监管手段的比较分析
(一)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监管手段的列举
(二)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监管手段的对比
三、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资本监管措施的改进建议
(一)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资本监管措施的实施效果
(二)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资本监管措施的改进建议
第三章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系统性风险监管
第一节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为中国式影子银行的代表
一、 影子银行的内涵
(一) 影子银行概念的提出
(二) 影子银行内涵的多视角界定
(三) 从影子引发对影子银行内涵的思考
二、 影子银行的特征及作用
(一) 影子银行的特征
(二) 影子银行的作用
三、 中国式影子银行的特点
(一) 中国式影子银行与发达国家影子银行的区别
(二) 客观认识中国式影子银行
第二节 建立健全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系统性风险监管
一、 系统性风险的产生缘由
(一) 金融机构间合作易产生系统性风险
(二) 从系统角度认识系统性风险
二、 系统性风险监管的模式选择
(一) 功能型监管
(二) 协调监管
三、 中国系统性风险监管实践
(一) 中国功能型监管措施的实践
(二) 中国协调监管措施的实践
第三节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系统性风险监管措施的完善建议
一、 防范系统性风险的必要性及正当性
(一) 微观审慎监管资本充足率指标的局限性
(二) 微观审慎监管对共同谬误束手无策
二、 宏观监管措施的选择
(一) 中国系统性风险的特点
(二) 监管措施的功能定位
三、 监管措施存在的问题及完善建议
(一) 监管措施存在的问题
(二) 监管措施的完善建议
第四章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重点投资领域房地产信托监管
第一节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重点投资领域房地产信托的产生及发展
一、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重点投资领域房地产信托的产生
(一) 房地产信托概念的界定
(二) 房地产信托产生的缘由
(三) 房地产信托产生的标志
二、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重点投资领域房地产信托的发展
(一) 房地产信托的初步发展阶段
(二) 房地产信托的快速发展阶段
(三) 房地产信托高风险发展阶段
三、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重点投资领域房地产信托的前景展望
(一) 房地产业强大资金需求成为房地产信托未来发展的基础
(二) 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是房地产信托未来发展方向
(三) 中国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实践
第二节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重点投资领域房地产信托监管的特殊性
一、 房地产之双重属性
(一) 房地产的保障性
(二) 房地产的商品性
(三) 房地产的保障性与商品性的协调
二、 房地产信托之多重意蕴
(一) 配合国家保障性住房开发政策
(二) 引导房地产企业融资模式转型
(三) 拓展理财市场的涵摄范围
(四) 促进新型养老模式的建构
三、 房地产信托监管理念之路径选择
(一) 对以抑制型为主的房地产信托监管理念的批判
(二) 对以引导型为主的房地产信托监管理念的建构
第三节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重点投资领域房地产信托监管措施的完善建议
一、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重点投资领域房地产信托资本监管指标分析
(一) 房地产信托融资类业务高风险系数
(二) 银信理财合作融资类业务高风险系数
二、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重点投资领域房地产信托系统性风险分析
(一) 房地产市场隐藏实体经济系统性风险
(二)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易引发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
三、 银信理财合作业务重点投资领域房地产信托监管措施的完善建议
(一) 统一理财市场立法
(二) 改变信托公司刚性兑付的运作模式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参考文献】
相关期刊论文 前10条
1 廖凡;;竞争、冲突与协调——金融混业监管模式的选择[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03期
2 金华;;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制度的副作用[J];武陵学刊;2011年01期
3 李青原;包玉泽;;再造上市公司融资体制——“啄食”顺序理论启示[J];对外经贸财会;2000年08期
4 周仲飞;;资本充足率:一个被神化了的银行法制度[J];法商研究;2009年03期
5 翟光宇;陈剑;;资本充足率高代表资本充足吗?——基于中国上市银行2007~2011年季度数据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2011年10期
6 高汉;;美国信用评级机构的责任演变与监管发展——从安然事件到次贷危机[J];华东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5期
7 易宪容;;论住房市场的内在本质、功能边界与价格走势[J];江海学刊;2012年03期
8 谢兰培,李江波;从啄食顺序理论看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J];经济论坛;2004年23期
9 薛敏;;从啄食顺序理论看中国上市公司的融资偏好[J];科技信息;2012年10期
10 巴曙松;;“影子银行”部分实现金融改革目标[J];经济;2012年Z1期
相关博士学位论文 前10条
1 陈琼;信托监管中的市场约束问题研究[D];湖南大学;2009年
2 王新权;中国信托业走向探索[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3 曹芳;中国信托业制度变迁与业务发展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04年
4 吴吉芳;中国信托业功能演进分析[D];复旦大学;2005年
5 冯兴俊;私益信托的移植与本土化[D];武汉大学;2005年
6 李晓云;公司向信托的回归[D];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7 李廷芳;我国信托公司业务定位研究[D];同济大学;2007年
8 石纬林;信托法律制度的经济分析[D];吉林大学;2009年
9 王小雪;中国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运行机制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2009年
10 张立忠;中国信托业发展及其对区域经济促进作用研究[D];吉林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2857908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28579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