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金融法论文 >

商业信托在资产证券化中的应用研究

发布时间:2021-02-03 07:23
  2007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全球金融行业和政府机构重新审视资产证券化,一方面肯定了资产证券化为金融创新与发展做出的贡献,一方面承认了各国在资产证券化交易监管和投资者利益保护方面法制欠缺。各国在经历一番金融改革之后重启资产证券化。针对我国现行资产证券化的操作模式,本文提出了三个问题:一是我国将商业信托应用于资产证券化的选择是否有效率;二是与资产证券化和商业信托法律制度较成熟的国家或地区相比,我国大陆没有完善的资产证券化法律体系,那么我国将商业信托应用于资产证券化制度上存在什么样的障碍或者风险;三是该如何完善现行法律制度,将商业信托合法合理地应用于资产证券化,并使得我国资产证券化能够在一个完善的法律制度框架下运行。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着手解决以上问题:一是研究资产证券化的基本理论,对资产证券化及其法律性质以及交易环节和资产的特性有充分的认识;二是研究商业信托的基本理论,对商业信托的法律本质与特性以及在现代商事活动中的功能与价值有充分的认识:三是分析国外商业信托应用于资产证券化的制度与实践及启示;四是分析商业信托在我国资产证券化中的应用现状,包括实践中如何操作以及现行法律制度如何规定。五是对我国... 

【文章来源】:西南财经大学四川省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7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0.导论
    0.1 问题的提出
    0.2 文献综述
    0.3 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0.4 论文的创新与不足
1 商业信托与资产证券化
    1.1 资产证券化及其运作
    1.2 商业信托的界定
        1.2.1 从传统信托到商业信托
        1.2.2 商业信托的特征
    1.3 商业信托在资产证券化中的表现形式
        1.3.1 特殊目的机构的组织形式——SPT
        1.3.2 资产转让的方式——信托
2 商业信托应用于资产证券化的理论基础
    2.1 资产证券化的需求——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属性分析
        2.1.1 资产证券化的本质与特征
        2.1.2 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关系
    2.2 商业信托的供给——商业信托法律属性分析
        2.2.1 信托财产上的权利分配——信托财产的独立性
        2.2.2 信托的内部关系——信托协议的灵活性
        2.2.3 信托的外部关系——财产的有限责任
    2.3 商业信托应用于资产证券化的功能价值
        2.3.1 破产隔离功能
        2.3.2 SPT的低成本运作
        2.3.3 有效率的资产运作
        2.3.4 受托人的权益制衡功能
3 境外商业信托应用于资产证券化的分析与启示
    3.1 SPT的法律性质
        3.1.1 美国法中的SPT
        3.1.2 大陆法中的SPT
        3.1.3 启示
    3.2 商业信托模式下的破产风险
        3.2.1 无效信托与欺诈信托
        3.2.2 “实质控制”产生“实体合并”
        3.2.3 剩余利益分配产生的“重新定性”
        3.2.4 启示
    3.3 受托人监督制度
        3.3.1 境外受托人监督制度
        3.3.2 启示
4 商业信托应用于我国资产证券化的考察
    4.1 基本法律制度与实践
        4.1.1 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
        4.1.2 企业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
        4.1.3 我国资产证券化实践
    4.2 评述
        4.2.1 作为法律关系的SPT
        4.2.2 商业信托≠破产隔离
        4.2.3 缺乏效率的监督
5 商业信托应用于我国资产证券化之法制完善
    5.1 关于商业信托的法律制度完善
        5.1.1 将商业信托纳入《信托法》
        5.1.2 扩大信托财产的范围
        5.1.3 明确可撤销与无效信托的判断
    5.2 我国资产证券化立法及其配套法律制度完善
        5.2.1 资产证券化立法建议
        5.2.2 配套法律制度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实践和发展[J]. 吴显亭.  中国金融. 2012(21)
[2]作为商事组织的商业信托和公司:比较法学者的研究课题[J]. 史提芬·L.舒尔茨,倪受彬.  证券法苑. 2012(01)
[3]资产证券化中的超额担保制度研究[J]. 徐海燕,王丙辉.  法学论坛. 2012(01)
[4]重启资产证券化与我国的发展路径[J]. 洪艳蓉.  证券市场导报. 2011(09)
[5]无效信托论——来自信托比较法角度的审视[J]. 张淳.  南京大学法律评论. 2009(02)
[6]论我国资产证券化的法律风险——从美国次贷危机谈起[J]. 秦亚东,杨健.  当代法学. 2009(02)
[7]论特定目的信托的性质及设立原则——兼评“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方案”之缺陷[J]. 伍治良.  法商研究. 2006(05)
[8]论信托型资产证券化的基本法律逻辑[J]. 楼建波,刘燕.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6(04)
[9]商事组织的法律构造——经济功能的分析[J]. 李清池.  中国社会科学. 2006(04)
[10]信托财产权的法律性质和结构之我见[J]. 贾林青.  法学家. 2005(05)

博士论文
[1]营业信托的受托人权义体系研究[D]. 江芳.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7
[2]资产证券化的法律制度研究[D]. 张泽平.华东政法大学 2007
[3]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机制的法理基础与中国实践[D]. 张宇.中国政法大学 2007
[4]资产证券化资产转让法律问题研究[D]. 董京波.中国政法大学 2007
[5]资本结构契约理论研究[D]. 葛结根.中国人民大学 2004
[6]资产证券化若干法律问题比较研究[D]. 洪艳蓉.厦门大学 2002
[7]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研究[D]. 冯文力.西南政法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美国资产证券化中资产转移的重新定性法律问题研究[D]. 徐炜瑜.中国政法大学 2010
[2]论信托的商事组织属性[D]. 高尉泷.中国政法大学 2010
[3]资产证券化过程中特殊目的实体的会计与相关问题研究[D]. 齐哲.沈阳工业大学 2009
[4]资产证券化的会计处理研究[D]. 张蕾蕾.西南财经大学 2007
[5]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的度量及转移研究[D]. 刘文泉.江西财经大学 2006
[6]商业信托研究[D]. 李宇.华东政法学院 2006
[7]美国资产证券化破产隔离机制研究[D]. 黄才华.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3
[8]商事信托之法理研究[D]. 鲁立.西南政法大学 2002



本文编号:3016124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016124.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8f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