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0 05:15
本文关键词: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2008年金融危机的爆发给全球的金融业带来巨大的冲击,世界各主要的金融市场中大量的金融机构纷纷倒闭,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的和大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一时间,以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代表的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成为金融业界和理论学界共同关注的话题。在我国,发生风险和危机的银行业金融机构,由于没有合理的淘汰机制,一直处于“难以退出”的境地,银行业市场上的经营效率低下,各类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上处于受制状态。在国际、国内银行业市场环境下,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成为我国银行业发展的重要课题。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进行研究,既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同时也具有很大的实践意义。 本文除导论与结论部分外,共由六章内容构成,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基础理论,此部分的内容由论文中的第一章构成。从市场退出这一经济学上的现象分析入手,运用多个学科的理论对其进行分析,重点结合经济学、政治学和法学的视角建立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市场退出的理论体系。在该部分中包括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这一命题中的几个关键的概念进行界定,着重在对设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必要性得出结论。该部分研究主要目的在于借助理论分析的途径,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提供理论支撑。 第二部分是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现实基础的分析,此部分由论文的第二章与第三章构成。该部分的内容主要是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这一市场经济客观现实的解析,是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研究的现实基础。这部分的内容主要包括了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原因、风险类型和市场退出方式的概括性研究。这一部分中区分了常态环境和危机背景两种情形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常态环境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反映的是金融业市场上的一般性规律,是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问题进行的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分析。金融危机是金融业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特殊阶段和时期,此时的金融业市场具有特定的矛盾。金融危机背景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面临着特殊的系统性风险,而且金融危机加剧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情形的严重程度,对危机时期如何应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市场退出问题上,比没有发生金融危机的金融常态时期有所不同,要突出对金融危机的应对性。这一部分研究的目的是通过对常态环境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主要内容的分析,找寻解决问题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和危机的基本路径。通过分析金融危机的发生和特点,研究金融危机背景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处理的基本思路和最佳方式选择,保证在及时应对金融危机破坏性的前提下实施市场退出处置银行业金融风险。 第三部分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分析与阐释,该部分由论文的第四章与第五章构成。任何一个具体的部门法律制度都有其基本的架构,即法律制度具体的内部结构。这一部分的内容主要涉及了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作为一项具体的部分法律制度所应有的制度框架和具体的法律制度内容。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是设计和安排具体法律制度体系的结构,是所有法律制度都应该具备的形式理性要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框架包括了立法的理念和诉求,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以及在立法理念、诉求和基本原则基础上具体的权利义务主体、内容和违反法律制度规定的义务所应承担法律责任体系。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是一个完整的行为过程,阻碍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关键是对债权债务的处置和有关权利人的利益保护。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最主要的是对以存款人为主的债权人以及各类相关利益主体的权益进行保护,避免因为市场退出而对他们的权利造成损害。分析和研究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内容体系,通过建立相关的制度体系,以便对问题银行业金融机构顺利的市场退出提供各种支持。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内容体系涉及了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制度、利益相关人保护制度、最后贷款人制度和存款保险制度。此部分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法律制度的基本范式研究,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建立形式理性上的基本模式,以使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符合具体法律制度所应有的内容体系和完整结构。借助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的公司治理机制,以及银行业金融机构的相关利益人保护、最后贷款人的贷款、存款保险,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提供各种有效的保障制度体系,尽可能地减少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发生以及市场退出带来的利益损失。 第四部分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完善,本部分内容由论文的第六章构成。任何理论的研究和实践的分析,都是为了能够对中国的有关法律制度的完善提供帮助。本文的研究最终也是为了对中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作出一定的设想和法律制度完善上的建议。中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目前实践发生的中案例较少,但并不表示我国不需要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实施市场退出,相反地,我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和相关制度并不健全,成为我国有效地处置问题银行业金融机构,对其实施市场退出的制度上的瓶颈。在这章中主要考察了外国金融发达国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及其立法的发展状况,并对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的历史和实践中发生的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现状进行分析,总结我国实践和立法中的缺陷,提出完善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有关建议。该部分内容研究的目的在于通过对历史发展与实践的考察,找出实践中我国实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我国现有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的不足之处,借鉴国外相关的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发展的实践,力图通过提出对相关法律制度内容上的建议,完善我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制度。
【关键词】:银行业金融机构 市场退出 金融风险 金融危机 法律制度
【学位授予单位】:西南政法大学
【学位级别】:博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1
【分类号】:D912.28;F831
【目录】:
- 内容摘要4-7
- Abstract7-14
- 导论14-34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14-22
- 二、研究现状及评述22-26
- 三、研究方法和内容26-30
- 四、需要说明的几个问题30-34
- 第一章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基础理论34-76
-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相关概念34-50
- (一) 银行34-36
- (二) 银行业金融机构36-42
- (三)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42-47
- (四)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制度化47-50
- 二、多学科视角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50-64
- (一) 经济学视角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51-57
- (二) 政治学视角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57-58
- (三) 法学视角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58-64
-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化的必要性64-76
- (一)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需要法律制度的保障64-66
- (二) 法的价值理念的一般性分析66-72
- (三)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中的价值体现72-76
- 第二章 常态环境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76-121
-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风险分析76-86
- (一) 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的一般性77-80
- (二) 银行业金融机构风险的具体内容80-86
-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金融风险成因86-100
- (一)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金融风险产生之内部原因87-93
- (二)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金融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93-100
-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分类与方式100-121
- (一)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类别101-104
- (二)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具体方式104-121
- 第三章 危机背景下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121-141
- 一、金融危机的本质分析121-130
- (一) 金融危机的含义121-123
- (二) 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123-127
- (三) 金融危机的特征127-130
- 二、金融危机加剧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130-136
- (一) 金融危机环境下银行业的系统性风险(Systemic Risk)骤升130-131
- (二) 金融危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关联131-134
- (三) 金融危机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表现134-136
- 三、金融危机背景下特殊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136-141
- (一) 金融危机下的市场退出以行政性为主导136-139
- (二) 金融危机下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程序的简化139-141
- 第四章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实然分析141-185
-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的公司治理制度141-153
- (一) 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制度的意义141-144
- (二) 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司治理的特性144-147
- (三) 银行业金融机构公司治理制度的内容147-153
-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相关利益人保护制度153-162
- (一) 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益相关人的含义153-154
- (二) 市场退出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利益相关人154-155
- (三)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相关权益155-162
- 三、最后贷款人制度162-167
- (一) 中央银行的职能与最后贷款人制度162-164
- (二) 最后贷款人制度的条件164-166
- (三) 最后贷款人制度的内容166-167
- 四、存款保险制度167-185
- (一) 存款保险制度的一般概述167-171
- (二) 存款保险的性质171-174
- (三) 存款保险制度的内容174-181
- (四) 存款保险制度的不足181-185
- 第五章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应然阐释185-213
- 一、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理念与诉求185-190
- (一)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的理念185-189
- (二)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的诉求189-190
- 二、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190-197
- (一) 审慎实施原则190-192
- (二) 及时处置原则192-193
- (三) 成本最小化原则193-194
- (四) 公开透明原则194-196
- (五) 责任追究原则196-197
- 三、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基本框架197-213
- (一) 权利义务的主体197-205
- (二) 权利义务内容205-208
- (三) 责任制度体系208-213
- 第六章 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完善213-242
- 一、国外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实践与立法213-222
- (一) 外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实践213-217
- (二) 外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立法状况217-219
- (三) 影响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的因素219-222
- 二、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与立法的现状222-237
- (一) 中国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现状的分析222-233
- (二) 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立法现状的分析233-237
- 三、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完善的建议237-242
- (一) 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中的“市场化”先导237-238
- (二) 建立统一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体系238-239
- (三) 健全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法人治理结构制度239-240
- (四) 建立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风险补偿制度240-241
- (五) 深化银行业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的国际化合作241-242
- 结论242-251
- 致谢251-252
- 参考文献252-260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260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吴斌;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机制的比较研究[J];财经科学;2003年01期
2 安辉;当代金融危机的特征及其理论阐释[J];财经问题研究;2003年02期
3 丁俊;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制度的内在缺陷及对策[J];金融论坛;2001年02期
4 许传华;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比较与分析[J];金融论坛;2002年01期
5 中国人民银行广州分行课题组,李升高,曾涛,李升高,曾涛,林平,陈建国,杨代平,谢永平;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法律比较(上)[J];南方金融;2000年01期
6 白云,易小林;建立我国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机制的法律思考[J];南方金融;2004年05期
7 宋海鹰;《金融服务与市场法》对英国金融监管的变革[J];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05期
8 王琪琼,古雯;80年代以来英国金融体制的变革[J];国际金融研究;2001年08期
9 葛兆强;银行并购、商业银行成长与我国银行业发展[J];国际金融研究;2005年02期
10 张明;;次贷危机的传导机制[J];国际经济评论;2008年04期
本文关键词:银行业金融机构市场退出法律制度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31798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179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