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金融法论文 >

我国利率市场化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17-04-23 03:04

  本文关键词:我国利率市场化法律问题研究,,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加入WTO后面临外资金融机构对我国金融机构造成的巨大竞争压力,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已成为我国金融改革中无法回避的内容。从国际经验来看,越往后发展,利率市场化的成本会日益增大。因此,抓住机遇,果断而稳步地推进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面临的重要任务。实际上,我国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经正式启动利率市场化改革,到目前利率市场化改革已经进入最后的收官阶段,也是风险最大的阶段。但是由于我国法制环境的不成熟,使得许多原有的法律制度成为了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中的法律障碍。因此,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法律问题的研究是一个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的课题。 全文分别从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与法律障碍、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进程与法律特点、我国利率市场化法律规则的完善这四个部分来对我国利率市场化法律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利率作为金融产品的价格,是整个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中最活跃的因素,是金融市场的核心。利率市场化的目的就是要让市场供求关系在利率的形成过程中更大程度的发挥决定性作用。利率市场化是我国金融产业走向市场的重要步骤之一,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因此,本文首先对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以及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的缘由进行了详细阐述,为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找到了理论支撑和现实意义。然后对我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进行了梳理,并指出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所遇到的法律障碍。接着通过对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描述,分析并总结出其在利率市场化进行中所体现出的法律特点,为最后一部分研究我国利率市场化法律规则的完善提供借鉴,即要扫清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中的法律障碍,就必须要对相关法律规则进行完善。因此,笔者在最后一部分首先阐述了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并对其进行规范的法律目标,即通过利率市场化改革来畅通我国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传导途经,从而让我国政府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来维护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接着在此基础上确立我国利率市场化应遵循的法律原则,为利率市场化的顺利进行提供宏观指引。最后则提出我国利率市场化法律规则完善的几点建议:首先修订核心法律制度,比如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等进行修订;其次,完善金融监管体系。例如加强各金融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合作性,并逐步向集中统一的国际金融监管体制靠拢;完善金融监管的内容、方式等等。最后,指出要建立和完善银行破产法律制度、存款保险制度以及信用制度等配套法律制度来保障利率市场化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利率市场化 金融抑制 金融深化 利率管制
【学位授予单位】:华中师范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4
【分类号】:D922.28
【目录】:
  • 摘要6-8
  • Abstract8-12
  • 引言12-14
  • 一、利率市场化的理论基础:金融自由化14-21
  • (一) 利率市场化的内涵14
  • 1. 利率决定方式的市场化14
  • 2. 利率管理方式的市场化14
  • (二) 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理论依据14-21
  • 1. 金融深化理论15-18
  • 2. 金融约束理论18-21
  • 二、我国利率市场化:缘由与法律障碍21-37
  • (一) 我国进行利率市场化改革的缘由21-25
  • 1. 利率管制存在弊端21-24
  • 2. 利率市场化的益处与效应24-25
  • (二) 我国实施利率市场化的进程与立法现状25-29
  • 1. 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25-27
  • 2.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立法现状27-29
  • (三) 我国利率市场化的法律障碍29-37
  • 1. 相关立法与市场化不相适应29-31
  • 2. 金融监管体系不完善31-33
  • 3. 核心配套法律制度缺失33-37
  • 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进程与法律特点37-44
  • (一)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进程37-40
  • (二) 市场经济发达国家利率市场化的法律特点40-44
  • 1. 在法律框架下发育完善金融市场40-41
  • 2. 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法律体系41-42
  • 3. 建立了配套的核心法律制度42-44
  • 四、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法律目标与规则完善44-59
  • (一) 规范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法律目标44-47
  • 1. 目的性目标:维护金融稳定44-46
  • 2. 工具性目标: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46-47
  • (二) 确立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基本法律原则47-50
  • 1. 合理适度原则47-48
  • 2. 统一系统监管原则48
  • 3. 高效监管原则48-49
  • 4. 公开原则49-50
  • 5. 风险防范和安全稳健原则50
  • (三) 完善我国利率市场化的具体法律规则50-59
  • 1. 核心法律规则的修订50-52
  • 2. 金融监管体系的完善52-54
  • 3. 核心配套制度的构建54-59
  • 参考文献59-62
  • 致谢62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弘力;化解金融风险的财政政策安排[J];财经问题研究;2002年04期

2 陈思;纪乃方;;金融监管与利率市场化改革[J];财会月刊;2006年02期

3 李焰;我国商业银行的利率风险及管理研究[J];财贸经济;2000年09期

4 刘芳;;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中的金融风险防范研究[J];当代经济研究;2012年04期

5 袁达松;;论新破产法实施后我国存款保险制度的协调建构——从推进金融危机管理法治角度展开的分析[J];法学评论;2007年06期

6 漆多俊;中国反垄断立法问题研究[J];法学评论;1997年04期

7 楼迎军;我国低利率政策的反思[J];改革与理论;2003年10期

8 龚明华;当代金融发展理论:演进及前沿[J];国际金融研究;2004年04期

9 萨奇;全球性金融自由化利弊分析[J];国际金融研究;1996年10期

10 柴U

本文编号:32170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2170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97d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