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货币对中国货币超发的影响研究
发布时间:2021-06-10 17:31
中国的货币、物价和产出之间有着比较特别的关系,货币供给量M2的增长远远高于GDP的增长幅度。中国的M2从2000年到2017年,增长了约11.46倍,而同时GDP只增长了约7.25倍。众多研究者普遍认为中国存在着超额货币问题,其严重的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货币政策的实施以及物价水平的波动。而伴随着这一过程的是中国电子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随着互联网技术、移动支付的发展,传统的纸币交易与流通的模式受到很大的冲击,货币超发本质是一种货币现象,在电子货币条件下尤为突出,随着货币模式的不断演进,传统纸币发行模式逐渐被电子货币模式所替代,但是电子货币模式下货币的供给与需求以及货币的流通等都与传统货币发行模式有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围绕电子货币对货币超发的影响,先回顾国内外的相关文献研究,并在对相关基础理论进行总结和归纳的基础上,对电子货币对货币超发的理论模型机制进行了探索、归纳。然后在梳理中国货币超发测度方法以及考虑相关优劣势的基础上本文选择了货币滞存法来作为测度中国货币超发程度的方法,并对我国货币超发的程度进行了测度与分析,其次,对中国电子货币的发展进行了分...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00-2017年中国GDP与M2总量增长(单位:亿元)
图 3-1 2000-2016 年中国银行卡发卡量(单位:万张):《中国金融年鉴 2001-2016》,《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 2017》时,银行卡交易量也在跨越式增长。如图 3-2 所示,2000-2016 年中国银账金额,其中消费金额从 2000 年 0.106 万亿增长到 2016 年的 56.5 万亿, 倍,而转账金额从 2000 年的 1.113 万亿增长到了 2016 年的 542.64 万亿, 倍,呈现了几何倍爆发式增长。这主要得益于进入 21 世纪以来,电子银发展,以及近年来第三方支付以及移动支付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出现跨况。
图 3-1 2000-2016 年中国银行卡发卡量(单位:万张)源:《中国金融年鉴 2001-2016》,《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 2017》同时,银行卡交易量也在跨越式增长。如图 3-2 所示,2000-2016 年中国银转账金额,其中消费金额从 2000 年 0.106 万亿增长到 2016 年的 56.5 万亿,2 倍,而转账金额从 2000 年的 1.113 万亿增长到了 2016 年的 542.64 万亿,7 倍,呈现了几何倍爆发式增长。这主要得益于进入 21 世纪以来,电子银猛发展,以及近年来第三方支付以及移动支付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出现跨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子货币发展、基础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有效性[J]. 杨胜刚,廖虹媛,刘姝雯.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2]电子支付、货币替代与货币供给[J]. 史新鹭,周政宁.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8(04)
[3]货币电子化、宏观冲击与消费波动——基于跨国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J]. 吴浜源.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8(07)
[4]第三方支付视角下电子货币对现金替代作用的实证研究[J]. 王峥. 上海金融. 2018(06)
[5]第三方支付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J]. 陶士贵,邹艺. 财会月刊. 2017(36)
[6]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预防性货币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J]. 陈莹,李淑锦. 金融与经济. 2017(03)
[7]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基于TVP-VAR模型的研究[J]. 方兴,郭子睿. 经济问题探索. 2017(03)
[8]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加快了货币流通吗?[J]. 刘达.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7(02)
[9]电子货币的货币供给创造机制与规模——基于中国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纸币的替代[J]. 印文,裴平. 国际金融研究. 2016(12)
[10]互联网金融发展、电子货币替代与预防性货币需求[J]. 周光友,施怡波. 金融研究. 2015(05)
博士论文
[1]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网络金融理论初探[D]. 尹龙.西南财经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研究[D]. 邵玲.浙江大学 2018
[2]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研究[D]. 赵颖春.山西财经大学 2018
[3]第三方支付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的影响研究[D]. 任晶铭.山西财经大学 2018
[4]第三方支付对我国货币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D]. 孙杰.江苏师范大学 2018
[5]第三方支付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研究[D]. 赵祥.贵州财经大学 2017
[6]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分析[D]. 郝芮琳.山西财经大学 2017
[7]货币电子化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实证研究[D]. 刘甜.天津大学 2017
[8]电子货币发展对中国货币供给影响的研究[D]. 沈晶雪.东北财经大学 2016
[9]第三方支付对我国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影响的实证分析[D]. 白瑞涛.东北财经大学 2016
[10]第三方支付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及货币乘数的影响[D]. 邹艺.南京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22821
【文章来源】: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00-2017年中国GDP与M2总量增长(单位:亿元)
图 3-1 2000-2016 年中国银行卡发卡量(单位:万张):《中国金融年鉴 2001-2016》,《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 2017》时,银行卡交易量也在跨越式增长。如图 3-2 所示,2000-2016 年中国银账金额,其中消费金额从 2000 年 0.106 万亿增长到 2016 年的 56.5 万亿, 倍,而转账金额从 2000 年的 1.113 万亿增长到了 2016 年的 542.64 万亿, 倍,呈现了几何倍爆发式增长。这主要得益于进入 21 世纪以来,电子银发展,以及近年来第三方支付以及移动支付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出现跨况。
图 3-1 2000-2016 年中国银行卡发卡量(单位:万张)源:《中国金融年鉴 2001-2016》,《中国支付体系发展报告 2017》同时,银行卡交易量也在跨越式增长。如图 3-2 所示,2000-2016 年中国银转账金额,其中消费金额从 2000 年 0.106 万亿增长到 2016 年的 56.5 万亿,2 倍,而转账金额从 2000 年的 1.113 万亿增长到了 2016 年的 542.64 万亿,7 倍,呈现了几何倍爆发式增长。这主要得益于进入 21 世纪以来,电子银猛发展,以及近年来第三方支付以及移动支付伴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出现跨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电子货币发展、基础货币供应量与货币政策有效性[J]. 杨胜刚,廖虹媛,刘姝雯.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5)
[2]电子支付、货币替代与货币供给[J]. 史新鹭,周政宁. 金融经济学研究. 2018(04)
[3]货币电子化、宏观冲击与消费波动——基于跨国面板门槛模型的实证分析[J]. 吴浜源.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2018(07)
[4]第三方支付视角下电子货币对现金替代作用的实证研究[J]. 王峥. 上海金融. 2018(06)
[5]第三方支付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J]. 陶士贵,邹艺. 财会月刊. 2017(36)
[6]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预防性货币需求影响的实证研究[J]. 陈莹,李淑锦. 金融与经济. 2017(03)
[7]第三方互联网支付、货币流通速度与货币政策有效性——基于TVP-VAR模型的研究[J]. 方兴,郭子睿. 经济问题探索. 2017(03)
[8]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加快了货币流通吗?[J]. 刘达.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2017(02)
[9]电子货币的货币供给创造机制与规模——基于中国电子货币对流通中纸币的替代[J]. 印文,裴平. 国际金融研究. 2016(12)
[10]互联网金融发展、电子货币替代与预防性货币需求[J]. 周光友,施怡波. 金融研究. 2015(05)
博士论文
[1]网络银行与电子货币——网络金融理论初探[D]. 尹龙.西南财经大学 2002
硕士论文
[1]第三方互联网支付对我国货币乘数的影响研究[D]. 邵玲.浙江大学 2018
[2]电子货币对货币政策有效性影响的研究[D]. 赵颖春.山西财经大学 2018
[3]第三方支付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和货币乘数的影响研究[D]. 任晶铭.山西财经大学 2018
[4]第三方支付对我国货币供给影响的实证分析[D]. 孙杰.江苏师范大学 2018
[5]第三方支付对货币流通速度的影响研究[D]. 赵祥.贵州财经大学 2017
[6]电子货币对我国货币需求的影响分析[D]. 郝芮琳.山西财经大学 2017
[7]货币电子化对货币乘数影响的实证研究[D]. 刘甜.天津大学 2017
[8]电子货币发展对中国货币供给影响的研究[D]. 沈晶雪.东北财经大学 2016
[9]第三方支付对我国货币供应量、货币乘数和货币流通速度影响的实证分析[D]. 白瑞涛.东北财经大学 2016
[10]第三方支付对我国货币流通速度及货币乘数的影响[D]. 邹艺.南京师范大学 2017
本文编号:322282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2228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