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托型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1-09-16 21:22
信贷资产证化,又称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简称“信贷ABS”),近几年其在我国发展十分迅速,特别是2012年重启试点后,相关的制度规定发生了变化。本文紧紧结合近几年国内信贷资产证化的实务操作进行了研究,希望能提出相关有益见解。本文首先对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作基本阐述,分析了概念与制度价值、实践总结与法律结构;其次分析信托型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效力问题,包括信贷资产的独立性问题、特殊目的载体组建问题,同时也阐述了委托人的权利和信用增级方式的比较;接下来分析信托受益权证的流通局限性、信托受益人权益保护问题和信息披露不足问题等等;最后对前面所存在的各种问题,结合近几年的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实践操作和当前注册制的法律环境,提出相应的完善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的建议。
【文章来源】:广东财经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信托型信贷资产证券化概述
第一节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概念与制度价值
一、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概念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在域外的发展与立法
三、在我国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第二节 我国信托型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实践
一、我国信托型资产证券化的典型案例
二、我国选择信托型资产证券化的原因
第三节 信托型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结构
一、信托法律关系与信托型法律结构
二、信托型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具体操作流程
第二章 信托型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效力问题
第一节 信贷资产独立性与证券化真实转移
一、信贷资产在特定情形下可成为清算财产
二、“真实销售”的认定问题
第二节 信托型特殊目的载体的设立
一、域外信托型特殊目的载体的比较分析
二、资产转让后的法律关系认定
第三节 委托人对于信托财产的权利
一、在特定情形下的撤销权
二、对受托人的指示权和解任权
第四节 受托人信用增级的选择
一、优先与次级结构
二、超额利差
三、现金储备账户
第三章 信托受益证券的法律保护问题
第一节 信托受益权证的法律性质
一、证券的一般法律属性
二、信托受益权证与证券法律性质的比较
三、信托受益权证的法律性质分析
第二节 信托受益权证流通的局限性
一、仅流通于二级市场
二、仅流通于银行间债券市场
第三节 信托受益权证信息披露制度的不足
一、信息披露的立法层次低
二、现行信息披露制度的立法缺陷
第四节 信托受益证券受益人的权益
一、知情权
二、管理方法的变更权
第四章 完善信托型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的建议
第一节 统一信贷资产证券化立法
一、统一信贷资产证券化立法的总体思路
二、统一信贷资产证券化立法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合理构建信托型特殊目的载体
一、特殊目的载体的设立
二、特殊目的载体的业务范围
三、设立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大会
四、设立信托监察人制度
五、特殊目的载体的终止
第三节 完善证券化的信息披露制度
一、完善基础资产的信息披露
二、完善特殊目的载体的信息披露
三、完善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的信息披露
第四节 完善信托受益权证的法律保护制度
一、完善信托型特殊目的载体发行受益权证的制度
二、限制委托机构的权利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践[J]. 袁力. 中国金融. 2015(04)
[2]国外贸易融资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蓝天旻. 新金融. 2014(11)
[3]当前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制度的反思——基于美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经验教训[J]. 薛洪言. 新金融. 2014(10)
[4]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思考[J]. 王丽艳. 国际金融. 2014(09)
[5]我国资产证券化纵深探析[J]. 王跃. 西南金融. 2014(09)
[6]资产证券化的国际经验[J]. 高蓓,张明,邹晓梅. 中国金融. 2014(10)
[7]防范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J]. 王岩岫. 中国金融. 2013(21)
[8]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制度障碍与路径选择[J]. 陈鸿祥. 武汉金融. 2012(12)
[9]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实践和发展[J]. 吴显亭. 中国金融. 2012(21)
[10]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中前行[J]. 纪崴. 中国金融. 2012(07)
本文编号:3397317
【文章来源】:广东财经大学广东省
【文章页数】:5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 信托型信贷资产证券化概述
第一节 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概念与制度价值
一、信贷资产支持证券的概念
二、信贷资产证券化在域外的发展与立法
三、在我国发展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意义
第二节 我国信托型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实践
一、我国信托型资产证券化的典型案例
二、我国选择信托型资产证券化的原因
第三节 信托型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法律结构
一、信托法律关系与信托型法律结构
二、信托型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具体操作流程
第二章 信托型资产证券化的法律效力问题
第一节 信贷资产独立性与证券化真实转移
一、信贷资产在特定情形下可成为清算财产
二、“真实销售”的认定问题
第二节 信托型特殊目的载体的设立
一、域外信托型特殊目的载体的比较分析
二、资产转让后的法律关系认定
第三节 委托人对于信托财产的权利
一、在特定情形下的撤销权
二、对受托人的指示权和解任权
第四节 受托人信用增级的选择
一、优先与次级结构
二、超额利差
三、现金储备账户
第三章 信托受益证券的法律保护问题
第一节 信托受益权证的法律性质
一、证券的一般法律属性
二、信托受益权证与证券法律性质的比较
三、信托受益权证的法律性质分析
第二节 信托受益权证流通的局限性
一、仅流通于二级市场
二、仅流通于银行间债券市场
第三节 信托受益权证信息披露制度的不足
一、信息披露的立法层次低
二、现行信息披露制度的立法缺陷
第四节 信托受益证券受益人的权益
一、知情权
二、管理方法的变更权
第四章 完善信托型信贷资产证券化法律制度的建议
第一节 统一信贷资产证券化立法
一、统一信贷资产证券化立法的总体思路
二、统一信贷资产证券化立法的主要内容
第二节 合理构建信托型特殊目的载体
一、特殊目的载体的设立
二、特殊目的载体的业务范围
三、设立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大会
四、设立信托监察人制度
五、特殊目的载体的终止
第三节 完善证券化的信息披露制度
一、完善基础资产的信息披露
二、完善特殊目的载体的信息披露
三、完善信用增级和信用评级的信息披露
第四节 完善信托受益权证的法律保护制度
一、完善信托型特殊目的载体发行受益权证的制度
二、限制委托机构的权利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信贷资产证券化实践[J]. 袁力. 中国金融. 2015(04)
[2]国外贸易融资信贷资产证券化研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 蓝天旻. 新金融. 2014(11)
[3]当前信贷资产证券化相关制度的反思——基于美国信贷资产证券化的经验教训[J]. 薛洪言. 新金融. 2014(10)
[4]关于信贷资产证券化的思考[J]. 王丽艳. 国际金融. 2014(09)
[5]我国资产证券化纵深探析[J]. 王跃. 西南金融. 2014(09)
[6]资产证券化的国际经验[J]. 高蓓,张明,邹晓梅. 中国金融. 2014(10)
[7]防范信贷资产证券化风险[J]. 王岩岫. 中国金融. 2013(21)
[8]重启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制度障碍与路径选择[J]. 陈鸿祥. 武汉金融. 2012(12)
[9]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的实践和发展[J]. 吴显亭. 中国金融. 2012(21)
[10]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中前行[J]. 纪崴. 中国金融. 2012(07)
本文编号:339731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jinrfa/33973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