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4-19 21:15
  中小学教师惩戒权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争议且不容回避的问题。惩戒的存在具有历史性,“不打不成器”的古训和“戒尺惩戒”是其历史性的明证;惩戒的存在又具有现实性,它真实的存在于教师和中小学生之间。然而,由于缺少法律的有效规制,教师的惩戒目前却出现了很多问题,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一是教师惩戒权的滥用严重伤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二是惩戒权的缺失难以控制顽劣,难以达成教育之目的。为了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为了使我们的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为了良好的教育目的之达成,迫切需要对教师的惩戒权加以有效的规制。这就需要给教师的惩戒权立法,用法律来有效的规制它的运行,这也是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和意义之所在。本篇文章除引论和结语外,共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惩戒的涵义、特征及教师的惩戒权的双重性质。要给教师惩戒权立法,首先得清楚什么是教师的惩戒权,教师惩戒权的性质是什么?本文通过论述,同时借鉴劳凯声老师和王辉老师的观点,认为教师的惩戒权是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依法拥有的对学生的失范行为进行处罚以避免失范行为的再次发生,促进合范行为的产生与巩固的一种权力,其权力的主体是教师,相对方是学生,客体是学生的违规行为。... 

【文章来源】:山东大学山东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6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惩戒和教师的惩戒权
    (一) 惩戒的概念、特征及相关概念的辨析
        1. 惩戒的概念与特征
        2. 惩戒与惩罚
        3. 惩戒与体罚
    (二) 教师的惩戒权及其是权力还是权利的定性
        1. 权力与权利的辨析
        2. 教师惩戒权是一种复合性的权利,是权力与权利的统一体
二、惩戒权立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 惩戒权立法的必要性
        1. 惩戒滥用现象的表现
        2. 惩戒缺失现象的表现
        3. 惩戒滥用和惩戒缺失的法律法规分析
        4. 惩戒滥用和惩戒缺失现象的对策
    (二) 惩戒权立法的可行性
        1. 惩戒权存在的合理性
        2. 惩戒权存在的合法性
        3. 惩戒权的立法符合人权保护的要求
        4. 人们对惩戒的认同为惩戒权立法提供了可行性
        5. 域外惩戒权立法成功的经验
三、我国的教师惩戒权立法渊源和对域外惩戒权立法的借鉴
    (一) 我国的教师惩戒权立法渊源
        1. 中国古代的立法渊源
        2. 中国现代的立法渊源
    (二) 借鉴域外的教师惩戒权立法
        1. 英国
        2. 美国
        3. 韩国
        4. 台湾地区
四、教育惩戒权立法建议
    (一) 确立惩戒权行使的原则
        1. 教育性原则
        2. 合法性原则
        3. 合理性原则
        4. 尊重学生的人格原则
        5. 正当程序原则
    (二) 明确教育惩戒法律关系及教育惩戒法律关系主体、客体、内容、对象和行使方式
        1. 教育惩戒法律关系的主体
        2. 教育惩戒法律关系的客体
        3. 教育惩戒法律关系的对象
        4. 明确教师惩戒权行使的方式
    (三) 明确惩戒权行使的程序、监督体制和救济措施和途径
        1. 明确惩戒权行使的程序
        2. 确立对惩戒权行使的监督体制
        3. 明确的救济措施和途径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规范中小学教师惩戒权行使暂行规定》(意见稿)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教育法制建设中的问题及其对策[J]. 谭细龙.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 2008(00)
[2]教师惩戒权的表现形式和分类[J]. 孙月鹤.  中国校外教育(理论). 2008(05)
[3]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的正当性分析[J]. 赵明录,江雪梅.  江西教育科研. 2007(07)
[4]中小学教师惩戒权概述[J]. 王辉.  中国教师. 2006(09)
[5]无批评的教育是伪教育[J]. 孙云晓,弓立新.  中国教师. 2006(09)
[6]关于基础教育阶段教育惩戒的实践与思考[J]. 董新良,李玉华.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6(15)
[7]作为复合性权利的教师惩戒权——中小学教师惩戒权的权利性质研究[J]. 蔡海龙.  中国教育法制评论. 2006(00)
[8]教师惩戒权存在的合理性及行使[J]. 符娅.  教育科学研究. 2006(03)
[9]论学校教育中的惩戒及其应用[J]. 苏静.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1)
[10]“教师惩戒权”的概念辨析[J]. 陈胜祥.  教师教育研究. 2005(01)

硕士论文
[1]中小学教师惩戒权流失问题研究[D]. 陈翠翠.上海师范大学 2008
[2]我国中小学教师惩戒权探析[D]. 曾庆芳.四川师范大学 2008
[3]教育惩戒的法律研究[D]. 彭志敏.广西师范大学 2004



本文编号:314832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14832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79fe***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