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立法完善
发布时间:2021-06-25 07:12
财产继承制度是我国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中国民法典正在制订中,我国继承法将在进一步修改完善后纳入民法典。笔者试就法定继承制度进行探讨,分析其不足,并试拟立法建议稿,供立法机关参考。 本论文分为五个部分,共四万余字。 第一部分概述。介绍了法定继承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法定继承的适用范围及发展趋势。 第二部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我国继承法在确定法定继承人范围时以血缘关系、婚姻关系和扶养关系为依据,笔者认为继承法规定的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太窄,建议增加四亲等以内的其他亲属为法定继承人。 第三部分法定继承人的顺序。我国继承法在确定继承顺序时未区分血亲继承人与配偶,笔者主张修改继承法时继受这一做法,但应增加第三继承顺序并修改有关丧偶儿媳、女婿继承顺序的规定,协调原规定与代位继承制度的冲突。 第四部分法定应继份及相关制度。对应继份制度,遗产酌给制度和归扣制度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建议赋予配偶法定用益权以实现对配偶利益的特殊保护;完善遗产酌给请求权的构成要件、标的数额、行使方式和效力等;引入归扣制度,维护继承人之间的公平。 第五部分代位继承与转继承。关于代位继承权的性质,...
【文章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法定继承制度概述
1.1 法定继承的概念与特征
1.2 法定继承的适用范围
1.3 法定继承制度的发展趋势
1.3.1 继承权平等原则的确立
1.3.2 弱者保护原则的确立与实施
1.3.3 对配偶利益给予特殊保护
2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2.1 我国确定法定继承人范围的依据
2.1.1 继承人和被继承人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
2.1.2 继承人和被继承人之间存在着婚姻关系
2.1.3 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存在有扶养关系
2.2 我国继承法关于法定继承人范围的规定
2.2.1 配偶的继承权
2.2.2 子女的继承权
2.2.3 父母的继承权
2.2.4 兄弟姐妹的继承权
2.2.5 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继承权
2.2.6 丧偶儿媳或丧偶女婿的继承权
2.3 关于完善我国法定继承人范围的思考
2.3.1 扶养关系是否应成为确定法定继承人范围的依据
2.3.2 我国法定继承人范围规定的广狭
2.3.3 人工生育子女的法律地位及其继承权的合理保护
3 法定继承人的顺序
3.1 我国继承法关于法定继承人顺序的规定
3.1.1 采取“亲等制”确定继承顺序的合理性探析
3.1.2 关于配偶继承顺序之立法模式的选择
3.1.3 将丧偶儿媳、女婿列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是否合理
3.2 关于修改法定继承人顺序的思考
4 法定应继份及相关制度
4.1 法定应继份制度
4.1.1 法定应继份制度的理论综述
4.1.2 我国继承法关于法定应继份的规定
4.1.3 外国相关立法对我国法定应继份制度的借鉴
4.2 遗产酌给制度
4.2.1 遗产酌给请求权的性质
4.2.2 遗产酌给请求权的构成要件
4.2.3 完善我国遗产酌给制度的思考
4.3 归扣制度
4.3.1 归扣制度的渊源与流变
4.3.2 关于我国继承立法引入归扣制度的思考
5 代位继承与转继承
5.1 我国关于代位继承的立法回眸
5.1.1 代位继承权的性质
5.1.2 我国代位继承的发生原因
5.1.3 我国代位继承的适用范围
5.1.4 我国代位继承的法律效力
5.2 转继承制度概述
5.2.1 转继承的性质
5.2.2 转继承的适用条件
5.2.3 转继承与代位继承的区别
5.3 我国代位继承与转继承制度的前景分析
5.3.1 修改代位继承的发生条件
5.3.2 对转继承做出明确规定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配偶继承权的法律保护[J]. 张华贵,冉启玉.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02)
[2]完善人工生殖父母子女关系立法研究[J]. 胡宝珍. 福建法学. 2005(01)
[3]继承法原则体系的构建[J]. 侯国跃.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4]继承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兼论法定继承制度的重新构建[J]. 冯乐坤. 当代法学. 2004(04)
[5]法定继承制度的重塑[J]. 王肃元. 法学. 2003(11)
[6]人工生育子女法律地位初探——兼议未来克隆人技术引起的法律难题[J]. 张伟. 当代法学. 2003(06)
[7]制定中国民法典财产继承编的思考与建议[J]. 龙翼飞.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2(04)
[8]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立法构想[J]. 陈苇,杜江涌. 现代法学. 2002(03)
[9]继承人范围两题[J]. 李红玲. 法学. 2002(04)
[10]人工生育的几个法律问题[J]. 林建军.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1998(02)
本文编号:3248763
【文章来源】: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6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法定继承制度概述
1.1 法定继承的概念与特征
1.2 法定继承的适用范围
1.3 法定继承制度的发展趋势
1.3.1 继承权平等原则的确立
1.3.2 弱者保护原则的确立与实施
1.3.3 对配偶利益给予特殊保护
2 法定继承人的范围
2.1 我国确定法定继承人范围的依据
2.1.1 继承人和被继承人之间存在着血缘关系
2.1.2 继承人和被继承人之间存在着婚姻关系
2.1.3 继承人与被继承人之间存在有扶养关系
2.2 我国继承法关于法定继承人范围的规定
2.2.1 配偶的继承权
2.2.2 子女的继承权
2.2.3 父母的继承权
2.2.4 兄弟姐妹的继承权
2.2.5 祖父母、外祖父母的继承权
2.2.6 丧偶儿媳或丧偶女婿的继承权
2.3 关于完善我国法定继承人范围的思考
2.3.1 扶养关系是否应成为确定法定继承人范围的依据
2.3.2 我国法定继承人范围规定的广狭
2.3.3 人工生育子女的法律地位及其继承权的合理保护
3 法定继承人的顺序
3.1 我国继承法关于法定继承人顺序的规定
3.1.1 采取“亲等制”确定继承顺序的合理性探析
3.1.2 关于配偶继承顺序之立法模式的选择
3.1.3 将丧偶儿媳、女婿列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是否合理
3.2 关于修改法定继承人顺序的思考
4 法定应继份及相关制度
4.1 法定应继份制度
4.1.1 法定应继份制度的理论综述
4.1.2 我国继承法关于法定应继份的规定
4.1.3 外国相关立法对我国法定应继份制度的借鉴
4.2 遗产酌给制度
4.2.1 遗产酌给请求权的性质
4.2.2 遗产酌给请求权的构成要件
4.2.3 完善我国遗产酌给制度的思考
4.3 归扣制度
4.3.1 归扣制度的渊源与流变
4.3.2 关于我国继承立法引入归扣制度的思考
5 代位继承与转继承
5.1 我国关于代位继承的立法回眸
5.1.1 代位继承权的性质
5.1.2 我国代位继承的发生原因
5.1.3 我国代位继承的适用范围
5.1.4 我国代位继承的法律效力
5.2 转继承制度概述
5.2.1 转继承的性质
5.2.2 转继承的适用条件
5.2.3 转继承与代位继承的区别
5.3 我国代位继承与转继承制度的前景分析
5.3.1 修改代位继承的发生条件
5.3.2 对转继承做出明确规定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配偶继承权的法律保护[J]. 张华贵,冉启玉.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05(02)
[2]完善人工生殖父母子女关系立法研究[J]. 胡宝珍. 福建法学. 2005(01)
[3]继承法原则体系的构建[J]. 侯国跃.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05)
[4]继承制度与社会保障制度的协调——兼论法定继承制度的重新构建[J]. 冯乐坤. 当代法学. 2004(04)
[5]法定继承制度的重塑[J]. 王肃元. 法学. 2003(11)
[6]人工生育子女法律地位初探——兼议未来克隆人技术引起的法律难题[J]. 张伟. 当代法学. 2003(06)
[7]制定中国民法典财产继承编的思考与建议[J]. 龙翼飞.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2002(04)
[8]我国法定继承制度的立法构想[J]. 陈苇,杜江涌. 现代法学. 2002(03)
[9]继承人范围两题[J]. 李红玲. 法学. 2002(04)
[10]人工生育的几个法律问题[J]. 林建军. 中华女子学院学报. 1998(02)
本文编号:3248763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248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