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住宅合作社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17 07:20
住宅权是每一位公民应当拥有的权利,权利能否得到实现关系到居民的自身利益可否实现,更关系到国家的社会稳定和发展。考虑到不同群体的类别和不同人群的消费水平等因素,存在多种住房供应机制。对于解决和保障我国中低收入人群的住房问题,不能仅依靠现在实行的市场化的商品房制度以及由国家政策主导的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和公共廉租房制度,住宅合作社立法研究也是解决中低收入者住房问题的重要途径。以比较研究为视角,通过分析国外住房保障较为典型国家的相关制度,结合我国现有的立法状况及各地的实施现状,对我国住宅合作社制度进行系统的分析,提出存在问题并结合问题和实践情形分析出相应的对策。第一部分,首先对住宅合作社加以界定,分析其作为住房供应机制之一的特殊性。其次,住宅合作社制度与经济适用住房制度、公共廉租房制度和商品房制度之间的存在异同,构成了我国多元化的住房供应模式。再次,重点分析住宅合作社存在的理论基础,以住宅权保障理论为基础,在交易费用理论的框架下,住宅合作社在平衡住房需求者和供应者之间信息不对称问题上以及降低因住房需求者竞相购房而产生的交易费用这两方面上拥有独特优势,此外,合作社理论为住宅合作社的存在和发展提供指...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住宅合作社的基本理论
1.1 住宅合作社的界定
1.1.1 住宅合作社的概念
1.1.2 住宅合作社的特征
1.1.3 住宅合作社的类型
1.2 住宅合作社制度与其他住房供应机制的区别
1.2.1 与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区别
1.2.2 与公共廉租房制度的区别
1.2.3 与商品房制度的区别
1.3 住宅合作社的理论基础
1.3.1 住宅权保障理论
1.3.2 交易费用理论
1.3.3 合作社理论
2 国外住宅合作社的立法及评价
2.1 国外住宅合作社的立法
2.1.1 德国住宅合作社的立法
2.1.2 日本住宅合作社的立法
2.1.3 美国住宅合作社的立法
2.2 对国外住宅合作社立法的评价
2.2.1 普遍明确住宅合作社的法律地位
2.2.2 多种住宅合作社的立法模式
2.2.3 政府对住宅合作社的积极支持
2.2.4 明确住宅合作社房屋的产权归属
3 我国住宅合作社的法律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我国住宅合作社的法律现状
3.1.1 我国住宅合作社的立法现状
3.1.2 我国住宅合作社的实践
3.2 我国住宅合作社的存在问题
3.2.1 立法层次较低
3.2.2 住宅合作社房屋的权属不明晰
3.2.3 现有法律依据缺乏执行性
3.2.4 监管存在空缺
3.2.5 缺乏政府的有力扶持
4 我国住宅合作社立法的建议
4.1 制定《住宅合作社法》
4.2 明确住宅合作社房屋的权属和流转
4.2.1 住宅合作社房屋的权属
4.2.2 住宅合作社房屋的流转
4.3 细化住宅合作社组织的法律规定
4.3.1 明确住宅合作社的法人主体地位
4.3.2 住宅合作社社员的法律地位
4.3.3 住宅合作社的组织机构及运行规则
4.3.4 住宅合作社的设立、变更与终止
4.4 强化对住宅合作社的监管
4.4.1 住宅合作社的监管主体
4.4.2 土地利用的监管
4.4.3 合作住宅开发的监管
4.4.4 合作住宅分配和市场化交易的监管
4.4.5 社员信息登记的监管
4.5 加强政府对住宅合作社的扶持
4.5.1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4.5.2 加大资金支持
4.5.3 提供土地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易费用理论综述[J]. 沈满洪,张兵兵.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2)
[2]中国的合作建房运动:特征与逻辑[J]. 朱亚鹏,肖棣文. 社会科学战线. 2012(10)
[3]我国保障住房供给体系并轨问题研究[J]. 邓宏乾,王贤磊,陈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3)
[4]非营利住房组织发展与我国多元住房供给体系构建[J]. 汪建强. 中州学刊. 2012(03)
[5]论我国住宅保障法的制定[J]. 苗延波. 法学杂志. 2011(S1)
[6]中国住宅合作社的发展变迁与现实思考——以当前住房保障为背景[J]. 王思锋,金俭. 理论导刊. 2011(09)
[7]关于低收入群体住宅法律保障的思考[J]. 朱颂,金俭.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8]住宅合作社属性研究——兼论建立我国新型住宅合作社制度的思考[J]. 李彦芳. 法学杂志. 2011(04)
[9]两种合作建房方式下营业税处理难点把握[J]. 黄桂兰. 财会月刊. 2011(08)
[10]论《住宅保障法》应明晰的几个问题[J]. 楚道文. 理论学刊. 2011(01)
本文编号:3347332
【文章来源】:辽宁大学辽宁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住宅合作社的基本理论
1.1 住宅合作社的界定
1.1.1 住宅合作社的概念
1.1.2 住宅合作社的特征
1.1.3 住宅合作社的类型
1.2 住宅合作社制度与其他住房供应机制的区别
1.2.1 与经济适用住房制度的区别
1.2.2 与公共廉租房制度的区别
1.2.3 与商品房制度的区别
1.3 住宅合作社的理论基础
1.3.1 住宅权保障理论
1.3.2 交易费用理论
1.3.3 合作社理论
2 国外住宅合作社的立法及评价
2.1 国外住宅合作社的立法
2.1.1 德国住宅合作社的立法
2.1.2 日本住宅合作社的立法
2.1.3 美国住宅合作社的立法
2.2 对国外住宅合作社立法的评价
2.2.1 普遍明确住宅合作社的法律地位
2.2.2 多种住宅合作社的立法模式
2.2.3 政府对住宅合作社的积极支持
2.2.4 明确住宅合作社房屋的产权归属
3 我国住宅合作社的法律现状及存在问题
3.1 我国住宅合作社的法律现状
3.1.1 我国住宅合作社的立法现状
3.1.2 我国住宅合作社的实践
3.2 我国住宅合作社的存在问题
3.2.1 立法层次较低
3.2.2 住宅合作社房屋的权属不明晰
3.2.3 现有法律依据缺乏执行性
3.2.4 监管存在空缺
3.2.5 缺乏政府的有力扶持
4 我国住宅合作社立法的建议
4.1 制定《住宅合作社法》
4.2 明确住宅合作社房屋的权属和流转
4.2.1 住宅合作社房屋的权属
4.2.2 住宅合作社房屋的流转
4.3 细化住宅合作社组织的法律规定
4.3.1 明确住宅合作社的法人主体地位
4.3.2 住宅合作社社员的法律地位
4.3.3 住宅合作社的组织机构及运行规则
4.3.4 住宅合作社的设立、变更与终止
4.4 强化对住宅合作社的监管
4.4.1 住宅合作社的监管主体
4.4.2 土地利用的监管
4.4.3 合作住宅开发的监管
4.4.4 合作住宅分配和市场化交易的监管
4.4.5 社员信息登记的监管
4.5 加强政府对住宅合作社的扶持
4.5.1 制定税收优惠政策
4.5.2 加大资金支持
4.5.3 提供土地资源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交易费用理论综述[J]. 沈满洪,张兵兵.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02)
[2]中国的合作建房运动:特征与逻辑[J]. 朱亚鹏,肖棣文. 社会科学战线. 2012(10)
[3]我国保障住房供给体系并轨问题研究[J]. 邓宏乾,王贤磊,陈峰.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3)
[4]非营利住房组织发展与我国多元住房供给体系构建[J]. 汪建强. 中州学刊. 2012(03)
[5]论我国住宅保障法的制定[J]. 苗延波. 法学杂志. 2011(S1)
[6]中国住宅合作社的发展变迁与现实思考——以当前住房保障为背景[J]. 王思锋,金俭. 理论导刊. 2011(09)
[7]关于低收入群体住宅法律保障的思考[J]. 朱颂,金俭. 南京大学学报(哲学.人文科学.社会科学版). 2011(04)
[8]住宅合作社属性研究——兼论建立我国新型住宅合作社制度的思考[J]. 李彦芳. 法学杂志. 2011(04)
[9]两种合作建房方式下营业税处理难点把握[J]. 黄桂兰. 财会月刊. 2011(08)
[10]论《住宅保障法》应明晰的几个问题[J]. 楚道文. 理论学刊. 2011(01)
本文编号:33473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3473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