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特殊动产二重买卖的法律研究 ——以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为背景

发布时间:2021-08-25 16:05
  特殊动产指经济价值较大,维持价值较强,在法律上采取特殊管理和保护的可移动的物。在我国,特殊动产仅指船舶、航空器、汽车等交通工具。特殊动产虽然具有动产的本质属性,但动产的一般性规定不足以对其物权变动进行有效保护。因此,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下的国家对特殊动产作出了相应的特殊规定,这也为本文的探讨提供了素材。第一章从特殊动产二重买卖的概述入手,先对特殊动产二重买卖的相关概念作学理界定和立法界定,接着在概念界定的基础上分析了特殊动产二重买卖发生的原因。追求利益最大化是一物二卖产生的利益驱动,同时也是特殊动产二重买卖发生的首要动因。法律规定的滞后性、模糊性和缺陷性是特殊动产二重买卖发生的法律因素。第二章以物权变动模式的立法选择为背景,结合小案例,分别对债权意思主义、物权形式主义和债权形式主义下的特殊动产二重买卖展开分析和探讨,明确了各种模式下买卖合同的效力和确定所有权归属的规则。债权意思主义模式仅以债权合意的达成与否来认定可否形成债权和物权,不以交付或登记作为生效要件。物权形式主义模式下,物权变动需同时具备两个要件,即物权合意和交付或者物权合意和登记,缺一不可。债权形式主义主张物权变动的发生以有效债... 

【文章来源】: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市

【文章页数】:51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第一章 特殊动产二重买卖概述
    第一节 特殊动产二重买卖的界定
        一、特殊动产的法律界定
        二、特殊动产二重买卖的法律界定
    第二节 特殊动产二重买卖的形成原因
        一、特殊动产二重买卖形成的经济原因
        二、特殊动产二重买卖形成的法律原因
第二章 不同物权变动模式下特殊动产二重买卖分析
    第一节 债权意思主义模式下特殊动产二重买卖
        一、债权意思主义的基本界定
        二、债权意思主义模式下的特殊动产二重买卖
        三、特殊动产二重买卖的类型化分析
    第二节 物权形式主义模式下特殊动产二重买卖
        一、物权形式主义的基本界定
        二、物权形式主义模式下的特殊动产二重买卖
        三、特殊动产二重买卖的类型化分析
    第三节 债权形式主义模式下特殊动产二重买卖
        一、债权形式主义的基本界定
        二、债权形式主义模式下的特殊动产二重买卖
        三、特殊动产二重买卖的类型化分析
第三章 我国债权形式主义兼登记对抗原则的立法模式下特殊动产二重买卖的分析
    第一节 我国特殊动产二重买卖中的法律选择
        一、我国特殊动产二重买卖中关于合同效力认定的规定
        二、我国特殊动产二重买卖中关于所有权移转的立法规定
    第二节 我国特殊动产二重买卖的类型化分析
        一、已交付但未登记下的二重买卖
        二、已交付且登记下的二重买卖
        三、未交付且未登记下的二重买卖
        四、未交付但已登记下的二重买卖
    第三节 我国特殊动产二重买卖中的法律争议
        一、公示方式在我国物权变动中的意义
        二、对《买卖合同司法解释》第 10 条的检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我国机动车物权变动模式的检讨与变革[J]. 刘亚荣.  法制博览(中旬刊). 2013(01)
[2]《关于审理买卖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J]. 宋晓明,张勇健,王闯.  人民司法. 2012(15)
[3]论中国特殊动产的登记对抗效力[J]. 刘卉.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01)
[4]我国机动车物权变动公示采登记对抗主义之检讨[J]. 王淑华.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1(05)
[5]再论动产物权变动的生效要件[J]. 崔建远.  法学家. 2010(05)
[6]特殊动产物权变动中的疑难问题[J]. 刘爱萍.  山东审判. 2008(01)
[7]航空器权利变动公示的研究——兼论特殊动产的权利公示问题[J]. 郝秀辉.  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04)
[8]完善我国特殊动产物权登记制度的若干思考[J]. 刘俊,刘融斌.  法学论坛. 2007(01)
[9]一物二卖的救济与防范[J]. 马新彦.  法学研究. 2005(02)
[10]无权处分与合同效力——兼评《合同法》第51条之规定[J]. 方国伟.  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4(04)

硕士论文
[1]特殊动产物权变动制度及相关法律问题研究[D]. 曹克睿.华东政法大学 2008
[2]准不动产物权变动研究[D]. 李迪.华侨大学 2007
[3]双重买卖法律问题研究[D]. 刁其怀.四川大学 2005



本文编号:336243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36243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697c8***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