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论我国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立法完善

发布时间:2021-09-13 17:51
  本文是关于我国驰名商标立法保护的理论文章,共分三章: 第一章是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历史和发展。分国际条约关于驰名商标保护的发展脉络、其它国家对驰名商标保护的历史沿革、我国驰名商标保护的立法进程三节分别论述。在第一节中首先介绍了驰名商标特殊保护制度的由来,指出《巴黎公约》对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突破了商标专用权的地域原则和注册原则,要求成员国之间相互保护尚未在本国注册的外国驰名商标,接着对驰名商标保护制度的发展历程进行论证分析,介绍了TRIPS协议关于驰名商标的跨类保护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对驰名商标扩大保护的具体规定。第二节对英、法、美国、日本等国为满足国际条约的要求,关于驰名商标的立法保护作了简要的介绍。第三节对我国分别以较低位阶立法承认驰名商标保护的阶段、以高位阶立法保护驰名商标并与国际条约接轨阶段加以阐述。 第二章是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理论依据,各国对驰名商标进行扩大保护的理论依据主要有混淆理论、联想理论、淡化理论。文章指出我国虽然有了建立在淡化理论之上的法律条文,但是对驰名商标依然是基于混淆理论进行的保护,以保护商标所有人私权为核心的淡化理论并未深入人心。 第三章是我国驰名... 

【文章来源】:中央民族大学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49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第一章 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历史和发展
    第一节 国际条约关于驰名商标保护的发展脉络
        一、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由来
        二、TRIPS协议关于驰名商标的跨类保护
        三、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联合建议》对驰名商标扩大保护的规定
    第二节 其它国家对驰名商标保护的历史沿革
        一、法、英等国家的规定
        二、日本、俄罗斯驰名商标特殊保护法律规定
        三、美国的规定
    第三节 我国驰名商标保护的立法进程
        一、以较低位阶立法承认驰名商标保护的阶段
        二、以高位阶立法保护驰名商标并与国际条约接轨阶段
第二章 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理论依据
    第一节 混淆理论、联想理论
        一、混淆理论
        二、联想理论
    第二节 淡化理论
        一、淡化理论的由来
        二、淡化的形式
第三章 我国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制度探讨与完善
    第一节 我国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原则
        一、特殊性原
        二、公平、效率原则
        三、经济合理性原则
        四、同国际接轨与适合中国国情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 健全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
        一、国际条约以及其他国家和地区反淡化法律制度简介
        二、健全我国驰名商标反淡化制度
    第三节 未注册驰名商标法律保护措施的完善
        一、国际条约及其它国家和地区关于未注册驰名商标的法律规定
        二、我国保护未注册驰名商标法律规定的不足
        三、完善我国未注册驰名商标法律保护的措施
    第四节 驰名商标与企业名称及标志、域名冲突时的法律完善
        一、驰名商标与企业名称及标志冲突时的法律完善
        二、驰名商标与域名冲突的法律完善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中央民族大学研究生学位论文作者声明
后记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日驰名商标法律保护比较[J]. 冯刚.  中华商标. 2005(07)
[2]保护未注册驰名商标的法律依据和法律意义[J]. 杨叶璇.  工商行政管理. 2005(05)
[3]保护工业产权巴黎联盟大会和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大会关于驰名商标保护规定的联合建议[J]. 安青虎.  工商行政管理. 2005(05)
[4]俄罗斯知识产权制度的变革和现状[J]. 刘向妹,袁立志.  俄罗斯中亚东欧市场. 2005(01)
[5]驰名商标和中国的驰名商标保护制度(续)[J]. 安青虎.  工商行政管理. 2004(21)
[6]依法认定和保护驰名商标[J].   中华商标. 2003(05)
[7]对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若干思考[J]. 张今.  政法论坛. 2000(02)
[8]论商标法上的权利限制[J]. 张今.  法商研究(中南政法学院学报). 1999(03)
[9]美国联邦商标反淡化法的立法与实践[J]. 苏珊·瑟拉德,张今,张保国.  外国法译评. 1998(04)
[10]关于驰名商标特殊保护的法律问题[J]. 盛杰民.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7(05)



本文编号:339506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39506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7f64a***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