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地一体原则的冲突及我国的立法选择
发布时间:2021-09-27 18:43
土地和房屋自然属性的不可分性决定了两者在法律调整上的密切联系,但两者又具有价值的可分性和法律形态的独立性。不同的协调方法导致不同的立法模式。我国房地一体原则,自产生以来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随着社会的发展,冲突亦不断凸显。本文从各个国家对土地和房屋关系的模式入手,探讨所采模式与社会背景的密切联系;在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解读我国房地一体原则的内涵;透过其存在的冲突,剖析背后的原因,以期能找到较适合中国现状的立法模式。本文除了引言和结论外,主要内容分三章:第一章从各个国家对土地和房屋关系模式入手,探讨其与社会的密切联系,并比较分析了我国房地一体原则的内涵。目前,在世界各主要国家,存在一元主义模式、二元主义模式、“地随房走”模式以及房地一体模式。不论是哪种模式,都是各个国家基于其特定社会背景而做出的选择,并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变更。第二章分析我国房地一体原则存在的冲突,并剖析其背后的原因。随着社会的发展,房地一体原则不论是在理论中抑或实践中均产生了许多冲突。这些冲突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所有制层面上的原因;法律理论、法律规定上的不一致;房地产价值形态的可分性、巨大性;相关制度的不完善;对...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土地与房屋的关系
第一节 世界各主要国家关于土地与房屋关系的立法模式
一、一元主义立法模式
二、二元主义立法模式
三、“地随房走”立法模式
四、房地一体立法模式
第二节 对我国房地一体原则内涵的理解
一、何谓房地一体原则
二、房地一体原则的内涵
第二章 房地一体原则的冲突及其原因
第一节 房地一体原则的冲突表现
一、房地一体原则在理论上存在的问题
二、房地一体原则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房地一体原则冲突形成原因
一、所有制层面上的原因
二、法律理论上的原因
三、法律规定上的原因
四、价值形态上的原因
五、相关制度上的原因
第三章 房地一体原则冲突的解决
第一节 学者们对土地使用权与房屋所有权问题的理论分歧
一、孟勤国先生所主张的观点
二、王卫国先生所主张的观点
三、王利明先生所主张的观点
四、梁慧星先生所主张的观点
五、孙宪忠先生所主张的观点
六、几位学者观点的异同
第二节 二元主义立法模式的引入
一、我国不可能实行土地私有制
二、采二元主义立法模式的必要性
三、采二元主义立法模式的可行性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地使用权续展制度应当如何设计[J]. 乔新生. 学习月刊. 2005(09)
[2]从房地产权一致看房产权益与地产权益冲突的新发展[J]. 梁鹏. 兰州学刊. 2005(02)
[3]非法土地交易?合法处置房产?——兼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建筑物所有权的关系[J]. 任庆恩. 中国土地. 2004(03)
[4]房地产分别抵押的法律风险及相关问题[J]. 刘泽华,何正启. 中国房地产金融. 2004(01)
[5]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J]. 孟勤国. 法学评论. 2002(05)
[6]两大法系房地产概念之比较研究[J]. 李岸曰. 当代法学. 2001(06)
[7]法定地上权探讨[J]. 屈茂辉,蒋学跃.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1(03)
[8]关于制订《中国物权法》的若干问题[J]. 梁慧星.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01(05)
[9]确定我国物权种类以及内容的难点[J]. 孙宪忠. 法学研究. 2001(01)
[10]基地使用权与建筑物所有权之矛盾浅析[J]. 邓富国,阳贤文. 法学论坛. 2000(03)
本文编号:3410439
【文章来源】:厦门大学福建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4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土地与房屋的关系
第一节 世界各主要国家关于土地与房屋关系的立法模式
一、一元主义立法模式
二、二元主义立法模式
三、“地随房走”立法模式
四、房地一体立法模式
第二节 对我国房地一体原则内涵的理解
一、何谓房地一体原则
二、房地一体原则的内涵
第二章 房地一体原则的冲突及其原因
第一节 房地一体原则的冲突表现
一、房地一体原则在理论上存在的问题
二、房地一体原则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房地一体原则冲突形成原因
一、所有制层面上的原因
二、法律理论上的原因
三、法律规定上的原因
四、价值形态上的原因
五、相关制度上的原因
第三章 房地一体原则冲突的解决
第一节 学者们对土地使用权与房屋所有权问题的理论分歧
一、孟勤国先生所主张的观点
二、王卫国先生所主张的观点
三、王利明先生所主张的观点
四、梁慧星先生所主张的观点
五、孙宪忠先生所主张的观点
六、几位学者观点的异同
第二节 二元主义立法模式的引入
一、我国不可能实行土地私有制
二、采二元主义立法模式的必要性
三、采二元主义立法模式的可行性
结论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土地使用权续展制度应当如何设计[J]. 乔新生. 学习月刊. 2005(09)
[2]从房地产权一致看房产权益与地产权益冲突的新发展[J]. 梁鹏. 兰州学刊. 2005(02)
[3]非法土地交易?合法处置房产?——兼论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与建筑物所有权的关系[J]. 任庆恩. 中国土地. 2004(03)
[4]房地产分别抵押的法律风险及相关问题[J]. 刘泽华,何正启. 中国房地产金融. 2004(01)
[5]中国物权法草案建议稿[J]. 孟勤国. 法学评论. 2002(05)
[6]两大法系房地产概念之比较研究[J]. 李岸曰. 当代法学. 2001(06)
[7]法定地上权探讨[J]. 屈茂辉,蒋学跃.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1(03)
[8]关于制订《中国物权法》的若干问题[J]. 梁慧星. 中国民营科技与经济. 2001(05)
[9]确定我国物权种类以及内容的难点[J]. 孙宪忠. 法学研究. 2001(01)
[10]基地使用权与建筑物所有权之矛盾浅析[J]. 邓富国,阳贤文. 法学论坛. 2000(03)
本文编号:3410439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4104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