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失危险行为入罪研究
发布时间:2021-10-06 22:23
人类自进入后现代社会以来,生活中的危险源逐渐增多。社会的发展愈发要求作为法益保护之盾牌的刑法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然而,传统刑法理论认为过失犯罪的成立必须要有实害结果的出现。因此,我国现行刑法中的过失犯罪仅仅限于那些造成实害结果的过失行为,而对于诸多对社会生活造成危险性的过失危险行为则缺乏相应规定。刑法的这一状况显然与现代社会发展对刑法的保护作用所提出的要求不相一致。 本文通过考察现行刑法中屈指可数的三个过失危险犯条文,结合当前国外(大陆法系国家,或是英美法系国家)对过失危险犯的规定,从过失危险犯的概念入手,运用比较的方法正确界定过失危险犯的概念;通过探究过失危险犯的本质,论证我国刑法中增加过失危险犯条文的必要性、必然性。无论是从理论上分析,还是处于现实情况的考虑,对某些严重危害社会法益的过失危险行为进行犯罪化是必须的。尽管对过失危险犯成立的范围必须加以严格的限制,以防止刑法过多介入生活。但是,这丝毫不影响对某些过失危险行为的犯罪化进程。 本文运用比较的方法和博弈理论,从犯罪化的标准及其限制两方面进行探讨,通过分析了域内外过失危险犯的立法例,透视我国现行刑法中过失危险犯存在的...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和文献综述
1. 过失危险犯概述
1.1 过失危险犯的概念
1.2 过失危险犯的本质
1.3 过失危险犯的特征
2. 过失危险行为入罪的根据
2.1 过失危险行为入罪之理论根据
2.2 过失危险行为入罪之现实根据
3. 过失危险行为入罪之条件限制
3.1 信赖原则对过失危险犯成立之限制
3.2 期待可能性对过失危险犯成立之限制
4. 过失危险行为入罪的具体思考
4.1 域外过失危险行为入罪之借鉴
4.2 我国过失危险犯立法现状及存在的缺陷
4.3 我国刑法过失危险犯立法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危险犯的危险状态[J]. 李兰英.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3(02)
[2]论过失危险犯[J]. 刘基,屈耀伦. 兰州大学学报. 2003(02)
[3]过失危险犯及立法建议[J]. 索光举,毛海利.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6)
[4]信赖原则及其在过失犯罪中的运用[J]. 游伟,谢锡美.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1(05)
[5]危险犯应属实害犯的未遂形态[J]. 胡东飞.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1(04)
[6]论危险犯的危险[J]. 马松建. 河北法学. 2001(04)
[7]过失危险犯比较研究[J]. 马松建. 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4)
[8]论过失危险犯[J]. 俞利平,王良华.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9(03)
[9]试论危险分配与信赖原则在犯罪过失中的运用[J]. 林亚刚.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9(02)
[10]刑法学中行为犯理论及其评价[J]. 史卫忠. 中国刑事法杂志. 1998(04)
本文编号:3420852
【文章来源】:湖南师范大学湖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页数】:56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和文献综述
1. 过失危险犯概述
1.1 过失危险犯的概念
1.2 过失危险犯的本质
1.3 过失危险犯的特征
2. 过失危险行为入罪的根据
2.1 过失危险行为入罪之理论根据
2.2 过失危险行为入罪之现实根据
3. 过失危险行为入罪之条件限制
3.1 信赖原则对过失危险犯成立之限制
3.2 期待可能性对过失危险犯成立之限制
4. 过失危险行为入罪的具体思考
4.1 域外过失危险行为入罪之借鉴
4.2 我国过失危险犯立法现状及存在的缺陷
4.3 我国刑法过失危险犯立法的完善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湖南师范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论危险犯的危险状态[J]. 李兰英.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3(02)
[2]论过失危险犯[J]. 刘基,屈耀伦. 兰州大学学报. 2003(02)
[3]过失危险犯及立法建议[J]. 索光举,毛海利.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06)
[4]信赖原则及其在过失犯罪中的运用[J]. 游伟,谢锡美.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2001(05)
[5]危险犯应属实害犯的未遂形态[J]. 胡东飞.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01(04)
[6]论危险犯的危险[J]. 马松建. 河北法学. 2001(04)
[7]过失危险犯比较研究[J]. 马松建. 郑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04)
[8]论过失危险犯[J]. 俞利平,王良华.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9(03)
[9]试论危险分配与信赖原则在犯罪过失中的运用[J]. 林亚刚.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 1999(02)
[10]刑法学中行为犯理论及其评价[J]. 史卫忠. 中国刑事法杂志. 1998(04)
本文编号:342085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4208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