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担保物权立法价值取向初探——以不动产担保物权为中心

发布时间:2021-11-08 18:01
  担保物权制度,由其自身发展的历史上来看,无不是为配合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而次第建立起来的。当前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如何建立健全我国的担保物权制度,是一项我们无法回避的重要课题,而如何设计担保物权制度的价值取向则更是其中的重中之重。我国有学者认为,以维护交易静态安全为目的的担保物权从属性理论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社会经济急速发展对于交易动态安全的强烈需求,并且认为建立在传统从属性理论基础上的担保物权制度,仅具保全功能,而不具有投资功能,因此将影响现代社会对于直接融资(投资)的强烈需求。因此,通过考察德国民法上的建立在独立性理论基础上的投资抵押制度,我国有学者认为我国将来的担保物权立法的价值取向应该借鉴德国民法的投资抵押制度,建立自己的流通抵押制度。 然而,担保物权独立性理论所要解决的,无非就是担保物权的公示公信问题,解决了担保物权的公示公信问题,实际上也就解决了担保物权的流通性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担保物权公示公信问题的解决,并非只有通过采行担保物权独立性理论这一途径。实际上,在担保物权从属性下,通过确保债权本身存在的确实,也可以达到与担保物权独立性同样的效果。抵押权与证券的结合,实现不动产... 

【文章来源】:武汉大学湖北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属院校

【文章页数】:54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一、 前言
二、 担保物权立法价值取向的近代发展
    (一) 以担保物权从属性为基础的保全抵押
    (二) 以担保物权独立性为基础的投资抵押
三、 德国法上的投资抵押制度分析
    (一) 历史层面的分析
    (二) 制度层面的分析
四、 德国法的投资抵押制度在我国的前景
    (一) 传统物权法的体系完整性
    (二) “价值权说”的内在合理性
    (三) 投资抵押的优越性
五、 担保物权从属性理论的重新思考
    (一) 担保物权的公示公信力
    (二) 担保物权从属性与次序固定原则的关系
    (三) 日本法上抵押证券的失败经验
六、 结语
参考文献



本文编号:3483962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483962.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ea4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