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机制的优化——以《惠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立法调研为例
发布时间:2021-12-24 19:48
公众参与是地方立法实现民主性和科学性相统一的保障,有利于地方治理由"有法"向"良法"转变。《立法法》修订后,惠州市获得了地方立法权,这提高了惠州公众参与地方立法的积极性,使得公众参与成为影响惠州立法的重要因素。而没有发展路径依赖,惠州市对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进行了新探索,获得了新经验,体现了时代性和创新性。在目前所取得成就的基础上,惠州还要进一步优化地方立法中的公众参与的动力机制、激励机制、保障机制、整合机制和控制机制,以推动公众在更广范围、更深层次上有效参与地方立法。
【文章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2021,41(01)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惠州市地方立法中构建公众参与机制的探索
(一)立法智库及专家深度参与,为立法助智助力
(二)利益相关人代表踊跃发言,表达立法诉求
(三)市民广泛参与访谈与问卷调查,真实反映民意
(四)网民参与评议反馈,开拓公众参与新途径
(五)外地同行献计献策,介绍地方立法的域外经验
二、惠州市公众参与地方立法调研评析
(一)广泛性
(二)针对性
(三)本土性
(四)有序性
(五)合理性
三、惠州市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机制优化的路径选择
(一)深入推进立法公开,强化参与动力机制
(二)物质补偿与精神奖励相结合,优化参与激励机制
(三)创新公众参与方式,夯实参与保障机制
(四)反馈各方利益诉求,建立诉求整合机制
(五)明确确定责任标准,构建参与控制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众参与地方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优化路径探析[J]. 康钦春,易清. 法治社会. 2018(02)
[2]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问题及对策——以惠州市为例[J]. 潘丽军. 惠州学院学报. 2017(01)
[3]加强设区的市人大立法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J]. 康钦春. 惠州学院学报. 2017(01)
[4]提高专家参与地方立法的效能的路径探析[J]. 李春燕. 惠州学院学报. 2017(01)
[5]完善人民有序参与立法的思考[J]. 余霞,伏波. 法制博览. 2016(12)
[6]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立法参与模式与机制[J]. 王周户. 中国高等教育. 2015(07)
[7]公民有序参与地方人大立法路径探析[J]. 王守金,赵菲菲,朱锐. 公民导刊. 2015(02)
[8]网络社会公民有序参与人大立法的路径与思考[J]. 顾丽梅. 浙江学刊. 2013(01)
[9]关于公民有序参与人大工作途径的几点思考[J]. 轩传树,聂大富.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1(05)
硕士论文
[1]论我国地方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D]. 马瑜.华中科技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51087
【文章来源】:惠州学院学报. 2021,41(01)
【文章页数】:7 页
【文章目录】:
一、惠州市地方立法中构建公众参与机制的探索
(一)立法智库及专家深度参与,为立法助智助力
(二)利益相关人代表踊跃发言,表达立法诉求
(三)市民广泛参与访谈与问卷调查,真实反映民意
(四)网民参与评议反馈,开拓公众参与新途径
(五)外地同行献计献策,介绍地方立法的域外经验
二、惠州市公众参与地方立法调研评析
(一)广泛性
(二)针对性
(三)本土性
(四)有序性
(五)合理性
三、惠州市地方立法中公众参与机制优化的路径选择
(一)深入推进立法公开,强化参与动力机制
(二)物质补偿与精神奖励相结合,优化参与激励机制
(三)创新公众参与方式,夯实参与保障机制
(四)反馈各方利益诉求,建立诉求整合机制
(五)明确确定责任标准,构建参与控制机制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公众参与地方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优化路径探析[J]. 康钦春,易清. 法治社会. 2018(02)
[2]地方立法公众参与的问题及对策——以惠州市为例[J]. 潘丽军. 惠州学院学报. 2017(01)
[3]加强设区的市人大立法能力建设的路径选择[J]. 康钦春. 惠州学院学报. 2017(01)
[4]提高专家参与地方立法的效能的路径探析[J]. 李春燕. 惠州学院学报. 2017(01)
[5]完善人民有序参与立法的思考[J]. 余霞,伏波. 法制博览. 2016(12)
[6]构建中国特色新型智库的立法参与模式与机制[J]. 王周户. 中国高等教育. 2015(07)
[7]公民有序参与地方人大立法路径探析[J]. 王守金,赵菲菲,朱锐. 公民导刊. 2015(02)
[8]网络社会公民有序参与人大立法的路径与思考[J]. 顾丽梅. 浙江学刊. 2013(01)
[9]关于公民有序参与人大工作途径的几点思考[J]. 轩传树,聂大富. 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 2011(05)
硕士论文
[1]论我国地方立法公众参与制度的完善[D]. 马瑜.华中科技大学 2013
本文编号:3551087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5510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