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票据法理念与立法技术的反思
发布时间:2022-01-14 18:36
在改革开放后制定的民商事法律中,票据法并不是一部很成功的法律。从立法理念上而言,以《票据法》第10条为代表的有因性规定,根本违背票据法促进票据流通和确保票据支付的理念;从立法政策上而言,限制个人汇票,排斥商业本票的使用,影响了票据功能的发挥;从立法技术上而言,较多概念、立法表达、逻辑关系等存在讹错,更有不当模仿、臆想式创新、越位规定其他部门法规则等问题广泛存在。然而,尽管这部法律并不尽如人意甚至存在较多问题,但立法机关却并未进行根本性的修改与完善。另外,纵观世界范围内票据法的理论和实践,权利外观理论对于解决非常态票据流转第三人保护的问题是一个上佳的方案,完全可以上升为法律规范纳入修改后的中国票据法,这既符合立法规律,又可使我国票据法修改后达到世界领先立法水平。
【文章来源】:环球法律评论. 2020,42(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 票据法理念的重申
二 票据种类立法政策的选择偏颇
(一)关于汇票
(二)关于本票
三 《票据法》文本立法技术上的失误与纠偏
第一,票据法基本原则的规定似并无必要。
第二,不严密的概念表达。
第三,错误立法例的模仿。
第四,缺乏根基的创新。
第五,保守观念下的制度异化。
第六,越俎代庖式的票据外责任。
第七,条文之间的自相矛盾。
第八,相关制度的残缺。
四 《票据法》文本的发展完善空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票据伪造、变造制度的设计——围绕《票据法》第14条展开[J]. 董惠江. 法商研究. 2018(02)
[2]论立法技术[J]. 彼得·瓦尔格伦,庄瑞银.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2014(04)
[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法理论[J]. 黄文艺. 南京社会科学. 2012(10)
[4]民事法律立法语言失范问题检讨[J]. 李康宁.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0(05)
[5]法定物权的社会成本——两岸立法政策的比较与建议[J]. 苏永钦. 中国社会科学. 2005(06)
[6]票据无因性研究[J]. 董惠江. 政法论坛. 2005(01)
[7]对《票据法》第十条的一点意见[J]. 林毅. 中国法学. 1996(03)
[8]中国法律理念的现代化[J]. 李双元,蒋新苗,蒋茂凝. 法学研究. 1996(03)
[9]评新公布的我国票据法[J]. 谢怀栻. 法学研究. 1995(06)
本文编号:3589004
【文章来源】:环球法律评论. 2020,42(05)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15 页
【文章目录】:
一 票据法理念的重申
二 票据种类立法政策的选择偏颇
(一)关于汇票
(二)关于本票
三 《票据法》文本立法技术上的失误与纠偏
第一,票据法基本原则的规定似并无必要。
第二,不严密的概念表达。
第三,错误立法例的模仿。
第四,缺乏根基的创新。
第五,保守观念下的制度异化。
第六,越俎代庖式的票据外责任。
第七,条文之间的自相矛盾。
第八,相关制度的残缺。
四 《票据法》文本的发展完善空间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我国票据伪造、变造制度的设计——围绕《票据法》第14条展开[J]. 董惠江. 法商研究. 2018(02)
[2]论立法技术[J]. 彼得·瓦尔格伦,庄瑞银. 中山大学法律评论. 2014(04)
[3]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立法理论[J]. 黄文艺. 南京社会科学. 2012(10)
[4]民事法律立法语言失范问题检讨[J]. 李康宁.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0(05)
[5]法定物权的社会成本——两岸立法政策的比较与建议[J]. 苏永钦. 中国社会科学. 2005(06)
[6]票据无因性研究[J]. 董惠江. 政法论坛. 2005(01)
[7]对《票据法》第十条的一点意见[J]. 林毅. 中国法学. 1996(03)
[8]中国法律理念的现代化[J]. 李双元,蒋新苗,蒋茂凝. 法学研究. 1996(03)
[9]评新公布的我国票据法[J]. 谢怀栻. 法学研究. 1995(06)
本文编号:358900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589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