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远程工作的立法理念与制度建构

发布时间:2022-01-26 13:01
  远程工作有利于减少雇员通勤以及雇主办公场所等成本,提高雇员工作自主性尤其是工作时间自主性,更好平衡工作和生活,促进残疾人等群体的就业,同时远程工作也带来工作时间长、工作和生活界限模糊以及危害健康等问题。根据远程工作自身特点及其利弊,远程工作立法应体现自愿原则、平等原则、保护原则和协商原则,并通过具体规则加以落实。政府应通过政策手段,扶持和推广远程工作的使用,并将其纳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我国可将远程工作纳入劳动法或劳动合同法,并通过制定远程工作条例,明确政府职责以及远程工作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权利义务。 

【文章来源】:中国法学. 2021,(01)北大核心CSSCI

【文章页数】:21 页

【文章目录】:
一、远程工作的概念与特征
二、远程工作的利与弊
    (一)远程工作的优势和作用
    (二)远程工作存在的弊端及带来的问题
三、远程工作立法的国际经验
    (一)欧盟
    (二)欧盟部分成员国
    (三)美国
    (四)巴西
四、远程工作立法的基本原则和规制重点
    (一)自愿原则
        1. 远程工作的使用应经双方协商同意
        2. 雇员是否享有远程工作的请求权
        3. 特殊情形下雇主的单方决定权
    (二)平等原则
    (三)保护原则
        1. 因工作地点特殊产生的义务
        2. 因使用信息通信技术产生的义务
        3. 因工作时间灵活产生的义务
    (四)协商原则
五、我国远程工作的政策措施和立法进路
    (一)远程工作对我国的特殊意义
    (二)加强远程工作政策扶持,并将其纳入突发事件应急管理
    (三)远程工作的立法进路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养老体系建设[J]. 董克用,王振振,张栋.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2020(01)
[2]远程工作形态下职业安全保护制度的困境与因应[J]. 班小辉.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9(05)
[3]“工作过程”与美国工伤认定——兼评我国工伤认定的不足与完善[J]. 谢增毅.  环球法律评论. 2008(05)



本文编号:361053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61053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bde1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