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民法典视角下保证期间“中断”立法逻辑的反思与重构

发布时间:2022-08-08 15:25
  《担保法》第二十五条关于"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与其司法解释第三十一条"保证期间不因任何事由发生中断、中止、延长的法律后果"的规定在字面意义上的矛盾,造成了担保法理论及实务界对保证期间概念、性质等一系列基本问题的争议,迄今尚未有定论。跳出理论争议,文章站在民法典编纂的系统性视角之下,从保证期间"中断"这一立法逻辑分析出发,厘清保证期间与保证债务诉讼时效的关系,对相关立法提出若干修改建议,以期达到法律适用的规范性、统一性和民法典立法的系统性。 

【文章页数】:3 页

【文章目录】:
一、关于担保期间“中断”的分析
    (一)担保期间“中断”之立法逻辑冲突
    (二)担保期间“中断”之理论争议
二、保证期间“中断”背后的立法逻辑
    (一)保证期间制度之保证人保护价值
    (二)保证期间“中断”之债权保护价值
    (三)司法解释之利益平衡价值
三、解决保证期间“中断”制度冲突的关键
    (一)保证期间是否属于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
    (二)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在法律适用中是否相互排斥
    (三)保证期间是否有延长诉讼时效的嫌疑
四、保证期间“中断”制度的重构
    (一)《民法总则》中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并存之合理性
    (二)对民法典中担保期间“中断”制度之重构建议
五、结语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关于保证期间的几个问题——兼评《担保法解释》关于保证期间之若干规定[J]. 李明发.  政法论坛. 2003(01)
[2]论保证期间与诉讼时效[J]. 奚晓明.  中国法学. 2001(06)
[3]保证期间再探讨[J]. 孔祥俊.  法学. 2001(07)



本文编号:3671758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671758.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fca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