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立法论文 >

论我国条约解释主体制度的完善——以修订我国《缔结条约程序法》为视角

发布时间:2017-05-16 04:18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条约解释主体制度的完善——以修订我国《缔结条约程序法》为视角,,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摘要】:条约国内解释主体问题直接涉及条约国内效力。我国相关法律未规定条约地位,导致对条约解释主体等问题的分歧。《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等国内法之条约解释条款存在缺陷,这种缺陷涉及条约国内解释主体、效力、方法以及缔约权限及制约机制。我国条约国内有权解释主体主要包括立法、行政和司法机关,但国内法相关规定存在模糊性,并且缺乏可实施性。应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条约程序法》等国内法中关于条约解释主体制度的规定。条约解释主体问题的解决目前可通过修订相关立法作为过渡,使相关立法具体化,以使之更具可操作性。条件成熟时可制定我国《法律解释法》。应明确条约在国内法的位阶和司法解释的地位,这是明晰条约解释主体的基本前提。
【作者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条约国内解释主体 WTO协定 《宪法》 《立法法》 《缔结条约程序法》
【分类号】:D920.0;D993.8
【正文快照】: 一、条约国内有权解释主体问题的提出关于条约解释,中国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这导致人们不清楚在条约适用过程中谁有权解释条约以及解释的规则。1条约效力包括国际法上的效力与国内法上的效力。条约解释包括谁有权解释和解释方法问题。条约国内有权解释主体问题并非一个孤立问题,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9条

1 魏胜强;;司法解释的错位与回归——以法律解释权的配置为切入点[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2010年03期

2 刘永伟;;国际条约在中国适用新论[J];法学家;2007年02期

3 赵建文;;国际条约在中国法律体系中的地位[J];法学研究;2010年06期

4 冯寿波;;论条约的“善意”解释——《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第31.1条“善意”的实证研究[J];太平洋学报;2014年05期

5 李鸣;;应从立法上考虑条约在我国的效力问题[J];中外法学;2006年03期

6 小约翰·金·甘布尔;卢莹辉;;多边条约各种名称的不同意义[J];环球法律评论;1983年01期

7 江国青;国际法与国际条约的几个问题[J];外交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8 徐杰;论条约的概念及其法律特征[J];外交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9 周旺生;中国现行法律解释制度研究[J];现代法学;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赞;;国际组织豁免的理论依据[J];北方法学;2011年03期

2 邹雪薇;;WTO规则在我国适用问题之探析[J];北方经济;2006年02期

3 李巍;若干国际货物销售合同成立争议案的讨论——CISG与UCC·中国合同法的比较[J];比较法研究;2004年03期

4 吴卡;;条约规则如何成为一般习惯法——以《海洋法公约》为考察重点[J];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5 陈卫东;;条约入宪基本问题研究[J];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03期

6 孙日华;;法律解释的层次[J];边缘法学论坛;2009年02期

7 向彪;;论国际法视域中的人道主义干涉[J];滨州职业学院学报;2005年01期

8 王国语;;论国际私法经济分析的范围[J];长白学刊;2010年02期

9 邱思萍;;国际社会解决绿色贸易壁垒的法律对策[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年06期

10 黄仕红;论WTO协议与国内法的关系[J];成都行政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3年01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宋杰;;对《维也纳条约法公约》关于条约解释规则的再认识[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五)[C];2007年

2 高永富;;关于海峡两岸建立自由贸易安排之思考[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六)[C];2007年

3 韩立余;;中美知识产权案的法治意义[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4 刘勇;;WTO成员并未承担防止和避免“倾销”的条约义务[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5 魏明杰;;中国与国际条约60年[A];新中国对外关系60年 理论与实践: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七届学术年会文集(2009年度)世界经济·国际政治·国际关系学科卷[C];2009年

6 何渊;;行政协议——中国特色的政府间合作机制[A];2008年政府法制研究[C];2008年

7 赵劲松;;联合国与现代国际公务员法律制度的发展[A];2006年中国青年国际法学者暨博士生论坛论文集(国际公法卷)[C];2006年

8 邓宁;;统一与干涉:对南奥塞梯事件的国际法思考[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公法、国际私法分册[C];2008年

9 向力;;论联合国货物运输法草案对条约冲突的应对[A];2008全国博士生学术论坛(国际法)论文集——国际经济法、国际环境法分册[C];2008年

10 陈远达;;我国船舶油污责任限制法律适用研究[A];中国航海科技优秀论文集(2010)[C];2010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吕鸣;《鹿特丹规则》与相关货物运输公约的冲突及其协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孟昊;非政府组织参与全球金融治理的法律分析[D];武汉大学;2010年

3 王瑛;李鸿章与晚清条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0年

4 宋云博;国际货物销售合同违约责任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5 李琴;临时劳动力流动全球性法律制度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1年

6 邱一川;世界博览会主办国法律制度与国际规则的协同关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张卫彬;国际法院解决领土争端中的证据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张宏乐;国际投资协定中的最惠国条款研究[D];复旦大学;2010年

9 吴恩玉;法律位阶及相关适用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1年

10 刘衡;国际法之治:从国际法治到全球治理[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廖武山;中国内地与台湾区际司法协助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常佼;从国际法视角看朝核问题[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3 谈中正;能源贸易安全的规则路径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王琪;论我国法官自由裁量权的合理运用[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5 顾绍文;1996年HNS公约的新发展及我国对该公约的应对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6 李雪冬;中国与非洲三国民商事判决承认与执行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7 乔娜;新中国外交档案的解密与开放及其影响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0年

8 傅荣;论条约保留与中国的相关对策[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黄勐;中印藏南领土争端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2011年

10 俞佳;普遍管辖权行使问题研究[D];浙江工商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少青;我国现行司法解释制度评析[J];中共成都市委党校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5年03期

2 姚若贤;关于改革和完善我国司法解释工作的若干思考[J];福建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3期

3 董v

本文编号:369560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369560.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b0e7***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