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桂系时期广西中学教育立法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01 10:06
教育立法是社会发展的产物,不同的社会发展阶段有着不同的教育立法。新桂系时期的中学教育立法实为广西地方实力派发展与争斗的产物。本文以新桂系制定教育法规的内容为分析对象,在系统考察新桂系时期广西中学教育立法演变的历史过程的基础上,对不同阶段中学教育立法的主体及其权限与立法程序等问题进行了探讨,进而总结出新桂系时期广西中学教育立法的主要特点及其历史作用和影响。 全文共分为六个部分: 第一部分:新桂系时期中学教育立法的基础和条件。主要是从经济、思想、政治三个方面来考察新桂系实施中学教育立法的社会背景。明确指出,新桂系时期广西中学教育立法是在多方面因素的推动下产生的,由于广西中学教育立法是新桂系在政治和军事上的需要,因而具有浓厚的地方军阀政治和军事色彩。 第二部分:新桂系时期中学教育立法的演变进程及其特征。主要根据立法内容的阶段性特点将新桂系时期中学教育立法的演进过程分成四个阶段:一是围绕三民主义的立法阶段,二是以三自政策为原则的立法阶段,三是以三自政策和抗战相结合为原则的立法阶段,四是融入中央政府的立法阶段。与此同时,对各个阶段的立法内容及其实施状况作了详细论述。 ...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新桂系时期中学教育立法的基础和条件
一、经济基础和条件
(一) 初步具备近代意义的生产方式
(二) 公路交通网络的初步形成
二、思想基础和条件
(一) 三民主义的广泛传播
(二) 教育法制思想的认识和实施
(三) 具有专门法律思想的人才逐渐增多
三、政治基础和条件
(一) 教育立法是政治统一在教育上的反映
(二) 教育立法是政治改革的需要
第二章 新桂系时期中学教育立法的演变进程及其特征
一、1925年至1930年间的中学教育立法:以三民主义为中心
(一) 立法内容
(二) 实施状况
二、1931年至1937年间的中学教育立法:以三自政策为原则
(一) 关于中学组织的立法
(二) 关于教职员任用的立法
(三) 关于教职员待遇的立法
(四) 关于学生管理的立法
(五) 关于中学课程的立法
三、1938年至1945年间的中学教育立法:以三自政策和抗战相结合
(一) 关于员生战时服务的立法
(二) 关于中学组织的立法
(三) 关于教职员管理的立法
(四) 关于学生管理的立法
四、1946至1949年间的中学教育立法:融入国民政府
(一) 关于中学复员立法
(二) 关于教职员任免的立法
(三) 关于教职员叙薪立法
(四) 关于学生救济的立法
第三章 新桂系时期中学教育立法主体分析
一、1925年至1938年间的中学教育立法主体
(一) 教育行政部门立法机构的人员构成特点及其权限
(二) 政府立法机关的人员构成及其权限
(三) 社会组织的人员构成及其权力
(四) 立法者个人的重要作用
二、1939年至1949年间的中学教育立法主体
第四章 新桂系时期中学教育立法程序分析
一、1925年至1938年间的立法程序
(一) 省教育机构的立法程序及其特点
(二) 省政府立法机关的立法程序
二、1939年至1949年间的立法程序
(一) 参议员提出议案的立法程序
(二) 省政府立法机关的立法程序
第五章 新桂系时期中学教育立法的主要特点
一、以蒋桂之间矛盾的变化为立法依据
二、"自卫"政策贯穿整个中学教育立法
三、中学教育立法实施状况与民族交往程度关系密切
四、中学教育立法功能偏向于功利性
第六章 新桂系时期中学教育立法的历史作用
一、中学教育立法对新桂系统治的巩固作用
二、中学教育立法对中学教育的作用
(一) 对学生纪律和学习的促进作用
(二) 有效稳定了教师队伍
(三) 增加了中学校的数量
三、中学教育立法对抗战的作用
(一) 对抗战的宣传与支援作用
(二) 对抗战队伍的补充作用
四、中学教育立法对教育法制实施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本文编号:4022432
【文章页数】:93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及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新桂系时期中学教育立法的基础和条件
一、经济基础和条件
(一) 初步具备近代意义的生产方式
(二) 公路交通网络的初步形成
二、思想基础和条件
(一) 三民主义的广泛传播
(二) 教育法制思想的认识和实施
(三) 具有专门法律思想的人才逐渐增多
三、政治基础和条件
(一) 教育立法是政治统一在教育上的反映
(二) 教育立法是政治改革的需要
第二章 新桂系时期中学教育立法的演变进程及其特征
一、1925年至1930年间的中学教育立法:以三民主义为中心
(一) 立法内容
(二) 实施状况
二、1931年至1937年间的中学教育立法:以三自政策为原则
(一) 关于中学组织的立法
(二) 关于教职员任用的立法
(三) 关于教职员待遇的立法
(四) 关于学生管理的立法
(五) 关于中学课程的立法
三、1938年至1945年间的中学教育立法:以三自政策和抗战相结合
(一) 关于员生战时服务的立法
(二) 关于中学组织的立法
(三) 关于教职员管理的立法
(四) 关于学生管理的立法
四、1946至1949年间的中学教育立法:融入国民政府
(一) 关于中学复员立法
(二) 关于教职员任免的立法
(三) 关于教职员叙薪立法
(四) 关于学生救济的立法
第三章 新桂系时期中学教育立法主体分析
一、1925年至1938年间的中学教育立法主体
(一) 教育行政部门立法机构的人员构成特点及其权限
(二) 政府立法机关的人员构成及其权限
(三) 社会组织的人员构成及其权力
(四) 立法者个人的重要作用
二、1939年至1949年间的中学教育立法主体
第四章 新桂系时期中学教育立法程序分析
一、1925年至1938年间的立法程序
(一) 省教育机构的立法程序及其特点
(二) 省政府立法机关的立法程序
二、1939年至1949年间的立法程序
(一) 参议员提出议案的立法程序
(二) 省政府立法机关的立法程序
第五章 新桂系时期中学教育立法的主要特点
一、以蒋桂之间矛盾的变化为立法依据
二、"自卫"政策贯穿整个中学教育立法
三、中学教育立法实施状况与民族交往程度关系密切
四、中学教育立法功能偏向于功利性
第六章 新桂系时期中学教育立法的历史作用
一、中学教育立法对新桂系统治的巩固作用
二、中学教育立法对中学教育的作用
(一) 对学生纪律和学习的促进作用
(二) 有效稳定了教师队伍
(三) 增加了中学校的数量
三、中学教育立法对抗战的作用
(一) 对抗战的宣传与支援作用
(二) 对抗战队伍的补充作用
四、中学教育立法对教育法制实施的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硕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本文编号:402243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40224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