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个人信息删除权立法问题研究
发布时间:2025-01-20 16:32
网络信息时代,社会中充斥着各种可被识别的信息,想要完全的隐匿个人信息已经不再可能。个人的姓名、家庭住址、生活范围等内容被大数据时刻记录着,这些被收集的信息实质上形成一种监控,给个人生活带来无尽困扰。由是,个人信息删除权逐渐成为学界讨论的热点。我国《侵权责任法》《网络安全法》及《电子商务法》对个人信息删除权进行了简要的规定,明确了个人信息删除权适用的三种情形:因违法行为而请求删除、因侵权而请求删除及因符合约定而请求删除。但在具体的适用中,信息主体与法院往往只认可前两种删除的请求,忽视“因符合约定而请求删除”这一情形。《电子商务法》中有关信息留存时效的规定甚至为网络服务者不删除信息的行为提供了合理的抗辩理由。在行业实践中,有关个人信息删除权的内容也仅停留在宣誓阶段,删除权虽然作为一项单独的条款列在隐私政策中,但具体的权利适用范围、限制的情形并无详细合理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中,由于有关个人信息删除权的法律规定并不完整,甚少可以直接作为司法裁判的依据,因而法院对个人信息删除权的保护则更倾向于通过一般人格权或某一具体人格权。我国关于个人信息删除权的立法及实践现状反映出的正是其立法中存在的难题,个人信...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个人信息删除权立法及实践现状
第一节 个人信息删除权的立法现状
一、《网络安全法》等法律中的相关规定
二、《电子商务法》中的相关规定
第二节 个人信息删除权的实践现状
一、网络服务平台对个人信息删除权的适用规定
二、个人信息删除权的司法实践
第二章 个人信息删除权立法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个人信息删除权的定位模糊
一、个人信息删除权权利属性的争议
二、个人信息删除权与相关人格权的竞合
第二节 个人信息删除权的权利保护不足
一、个人信息删除权的权利结构不完善
二、个人信息删除与留存时效的冲突
三、个人信息删除与其它权益的冲突
第三节 个人信息删除权的规范体系欠缺
一、缺乏体系性规定且内容片面化
二、权利保障制度尚不健全
第三章 个人信息删除权立法完善建议
第一节 明确个人信息删除权的定位
一、明确个人信息删除权的权利性质与内涵
二、区分个人信息删除权与其它具体人格权
第二节 完善个人信息删除权的内容
一、个人信息删除权中权利结构的明确与补充
二、信息留存应遵循最少够用原则
三、个人信息删除权与其它权益的冲突解决
第三节 构建个人信息删除权的系统性规范
一、基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框架性构建
二、基于民法典编纂构建具体保障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4029391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文章目录】: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五、论文结构
六、论文创新及不足
第一章 个人信息删除权立法及实践现状
第一节 个人信息删除权的立法现状
一、《网络安全法》等法律中的相关规定
二、《电子商务法》中的相关规定
第二节 个人信息删除权的实践现状
一、网络服务平台对个人信息删除权的适用规定
二、个人信息删除权的司法实践
第二章 个人信息删除权立法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个人信息删除权的定位模糊
一、个人信息删除权权利属性的争议
二、个人信息删除权与相关人格权的竞合
第二节 个人信息删除权的权利保护不足
一、个人信息删除权的权利结构不完善
二、个人信息删除与留存时效的冲突
三、个人信息删除与其它权益的冲突
第三节 个人信息删除权的规范体系欠缺
一、缺乏体系性规定且内容片面化
二、权利保障制度尚不健全
第三章 个人信息删除权立法完善建议
第一节 明确个人信息删除权的定位
一、明确个人信息删除权的权利性质与内涵
二、区分个人信息删除权与其它具体人格权
第二节 完善个人信息删除权的内容
一、个人信息删除权中权利结构的明确与补充
二、信息留存应遵循最少够用原则
三、个人信息删除权与其它权益的冲突解决
第三节 构建个人信息删除权的系统性规范
一、基于《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框架性构建
二、基于民法典编纂构建具体保障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本文编号:4029391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lfsflw/4029391.html
上一篇:卫生立法与生态环境理念
下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