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我国民法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民法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吉林大学》 2013年
论我国民法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
王金利
【摘要】: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设立与不断完善是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与人权观念的持续演进密切联系在一起的。我国在改革开放前,对非物质损害方面的救济,一般都是采用行政手段、刑事手段或民法的其他手段加以救济。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日益繁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也得到了迅速地发展,人们也更加注重精神方面的需求。1986年4月12日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正是随着它的公布实施而建立的一项新的民事法律制度。 因根据目前的规定,明确将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排除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及刑事诉讼外,故本文仅探讨我国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相关问题。 本文共分三部分,简要介绍如下: 第一部分主要介绍精神损害的内涵、性质及功能等基本理论问题,认为将精神损害赔偿的法律性质界定为财产赔偿责任或者物质赔偿责任更为合理、科学,并据此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功能主要表现为其具有的抚慰性、补偿性和惩罚性。另外,该部分还对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发展历程情况进行简要介绍,指出我国《侵权责任法》等法律法规和《精神赔偿司法解释》等司法解释确立了我国现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基本内容,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法治精神,对于保护自然人的人格权和身份权具有重要的意义,但同时,我国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第二部分着重介绍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有关情况,分析精神损害赔偿制度在我国确立的正当性,认为确立精神损害赔偿制度是我国国家意志和人民意志的体现,是有效化解民事纠纷的手段和途径,是惩罚违法行为,发挥法律效用的内在需要,也是与世界法律体系接轨的一种表现。该部分还依据我国《侵权责任法》第22条所规定的“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为基础分析了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范围,认为精神损害赔偿适用范围限定为“人身权益受损”,享有请求权利的主体不包括法人和其他组织,且侵权行为只有在造成他人“严重精神损害”的情况下,被侵权人才可以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同时,该部分还对适用精神损害赔偿时应如何计算赔偿数额的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根据法律规定和司法实践,侵权人的过错程度、侵权手段及场所以及受案法院所在地的生活消费水平等对赔偿数额的确定都有影响。在进行案件处理中,,应把握各个案件的具体情况,结合实际,综合考量,才能正确的对精神损害赔偿问题进行裁判。 第三部分主要介绍我国在民事精神损害赔偿方面存在的几个疑难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和方案。比如,对法人是否可以成为精神损害赔偿的主体进行论述,认为法人不会产生精神痛苦和肉体痛苦,所以不应享有主张精神损害赔偿的权利,但对于法人所遭受的人格权益,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加以救济。再比如,在违约责任中,认为可以主张精神损害赔偿,但需要进行一定的限制,等等。通过这些问题的论述,以期不断完善我国民法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使之更加体现保护人权、促进经济发展的初衷。
【关键词】:
【学位授予单位】:吉林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3
【分类号】:D923
【目录】:
下载全文 更多同类文献
CAJ全文下载
(如何获取全文? 欢迎:购买知网充值卡、在线充值、在线咨询)
CAJViewer阅读器支持CAJ、PDF文件格式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郭雅丽;;浅谈精神损害赔偿问题[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年02期
2 吴建依;论精神损害赔偿[J];当代法学;2000年02期
3 付翠英;论胎儿的民事法律地位[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年01期
4 李晓兰;周伦文;;试论违约责任中的精神损害赔偿[J];新疆社科论坛;2006年04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品泽;姚劲华;;论侦查窃听对隐私权的影响及其抉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2年02期
2 焦艳红;;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以类型化研究为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7年01期
3 韦国猛;;违反安全保障义务侵权责任浅析——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为中心[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4 宁立标,郑小平;网络空间隐私权侵权的民法对策[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胡瑾;我国精神损失赔偿制度的建立与完善[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5期
6 尤佳;;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权主体的认定[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5年04期
7 李青;;家政服务机构责任研究[J];安徽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04期
8 宋进举;试论旅游合同违约之精神损害赔偿[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年01期
9 吕昊;;对商标侵权行为的抗辩制度[J];中华商标;2006年09期
10 杜颖;人格权保护中的保全请求权[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4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秀娟;;专利侵权诉讼中实际损失之确定标准——美国的经验[A];专利法研究(2010)[C];2011年
2 杨志利;;强制履行、期待赔偿与最优违约救济[A];2009年度(第七届)中国法经济学论坛论文集[C];2009年
3 焦晓菲;;论经营服务者的安全保障义务[A];第一届全国安全科学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2007年
4 刘国涛;;未出生者和人[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5 刘国涛;;权利能力与未出生者法律地位[A];适应市场机制的环境法制建设问题研究——2002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上册)[C];2002年
6 刘长兴;;环境损害的概念[A];生态文明与环境资源法--2009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C];2009年
7 代净;;解构与重塑:国家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以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制度为参照[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黎锦;;国家赔偿责任因果关系判断之多元化[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9 张景良;黄砚丽;;连带责任人之共同诉讼地位探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10 高赟燕;;行政不作为国家赔偿因果关系探析[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邬先江;海事赔偿责任限制制度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2 陈琦;海上人身损害赔偿制度论[D];大连海事大学;2010年
3 赵双阁;政治文明视阈下舆论监督法治建设研究[D];武汉大学;2010年
4 汤媛媛;保险法近因原则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6 张慧子;新媒体时代公民隐私的侵害与保护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7 王锦;环境法律责任与制裁手段选择[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8 潘华志;权利冲突的法理思考[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9 段荣芳;体育运动伤害侵权责任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10 蒋虹;论商号及其法律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滕雅婷;医疗损害赔偿中的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南京医科大学;2010年
2 霍慧超;论生命权的宪法保障[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3 王佳俊;重复保险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周姚春;论个人信息的民法保护基础[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韩鑫;税收民事责任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蒋文瑾;合同解除法律效果的若干问题探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杨坚;旅游合同的违约责任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叶传禄;著作权侵权赔偿责任及赔偿数额的确定[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黄威赞;公民个人信息刑法保护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陈力;第三领域保险中适用损害补偿原则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5条
1 王轶;期待权初探[J];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学院学报;1996年04期
2 林太生;法人人格权应受法律保护[J];法学;1992年02期
3 黄建伟;胎儿的损害赔偿请求权[J];法学研究;1994年05期
4 吕彦;;应当实行精神损害赔偿制度[J];现代法学;1988年05期
5 张谷 ,陈安义;法人人格权受侵害可否请求非财产损害赔偿[J];政治与法律;1992年06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陈凯;关于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的研究[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04期
2 ;精神损害赔偿 呵护心灵 第二个里程碑[J];人民公安;2001年09期
3 白冰;;精神损害赔偿适用条件之我见[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年01期
4 王志海;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探讨[J];西安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06期
5 张文君;试论精神损害赔偿立法[J];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6 洪文涛;;试论民事精神损害的赔偿[J];今日科苑;2009年10期
7 吕若冰;浅谈精神损害赔偿审理与法官自由裁量权[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年S1期
8 ;最高人民法院公布实施精神损害赔偿办法[J];工商行政管理;2001年08期
9 孙宏涛;精神损害赔偿的惩罚性功能[J];政法论丛;2002年06期
10 沈月娣;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精神损害赔偿探析[J];人民检察;2004年05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旭鹏;;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2 李小红;;再论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立法完善[A];当代法学论坛(二○○九年第3辑)[C];2009年
3 张敏纯;;论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的归责原则——以《侵权责任法》为分析对象[A];生态文明与林业法治--2010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年会)论文集(下册)[C];2010年
4 王卫江;;消费者精神损害赔偿论[A];首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0年
5 高文英;;国家赔偿制度中精神损害赔偿的建立和完善[A];修宪之后的中国行政法——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4年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郑伟;;浅述精神损害赔偿[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7 高建明;;国家精神损害赔偿量化模式研究[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8 张宏星;梁根科;;浅谈精神损害赔偿[A];中国法医学会司法精神病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全国司法精神病学学术会议论文汇编[C];2002年
9 曹伟;;刑事附带民事精神损害赔偿问题探究[A];规划·规范·规则——第六届中国律师论坛优秀论文集[C];2006年
10 肖红星;;人体损伤引发的精神损害赔偿刍议[A];中国法医学会法医临床学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0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汪来超;[N];人民公安报;2004年
2 ;[N];大众科技报;2001年
3 记者 张析云;[N];长春日报;2005年
4 徐娜姿;[N];宜兴日报;2006年
5 刘召成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N];中国社会科学报;2009年
6 ;[N];河北日报;2003年
7 赵芳芳;[N];中国信息报;2003年
8 记者 杨绪忠 通讯员 王蓓 成美玲;[N];宁波日报;2008年
9 侯中淮;[N];江苏经济报;2009年
10 于英杰 崔丽 王亦君 谭浩 顾瑞珍 邹伟;[N];中国安全生产报;2009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周琼;论中国精神损害赔偿的事实及相关基础[D];华中科技大学;2011年
2 张妮;精神损害赔偿的定量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12年
3 陈珺珺;我国行政法治精神及完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年
4 胡平;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5 李钰;环境污染健康损害赔偿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年
6 方乐坤;精神利益保护与民事责任体系完善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2年
7 冷传莉;论民法中的人格物[D];武汉大学;2010年
8 叶乃锋;国际航空侵权责任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9 杨杉;新闻侵权责任研究[D];吉林大学;2013年
10 孙维飞;当代侵权行为法学之发展[D];华东政法大学;2008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董传岭;论精神损害赔偿制度[D];四川大学;2004年
2 李晓东;论环境侵权精神损害赔偿[D];内蒙古大学;2010年
3 吴立涛;精神损害赔偿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2年
4 魏灿;我国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建构[D];山东大学;2010年
5 秦唱;行政侵权精神损害赔偿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0年
6 闫明;论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7 焦卫;精神损害赔偿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学院;2002年
8 李玲;精神损害赔偿论[D];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2000年
9 程谦;论身份权的精神损害赔偿[D];暨南大学;2010年
10 李娟娟;我国违约精神损害赔偿的理论与实践[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本文关键词:论我国民法中的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由笔耕文化传播整理发布。
本文编号:211592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2115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