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校园网贷法律规制研究
发布时间:2021-08-05 20:24
“互联网+”发展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被纳入国家发展计划中,并有效推行普惠金融政策。我国大学生数量多,消费金融需求旺盛,理所应当成为普惠金融的践行者,且催生了新互联网金融方式出现——校园网贷。近年,校园网贷是互联网金融发展最为迅猛的领域之一,由于高效便捷,迎合了社会快速发展和经济压力缓解的现实,获众多大学生青睐。在满足大学生消费需求同时,校园网贷发展也频出问题。本文借助互联网问卷调查与校园网贷违法类型(裸条借贷、欺骗借贷、套路借贷)分析,发现校园网贷发展中存在:校园网贷主体资格合法性问题、校园网贷侵犯大学生权益问题、校园网贷运作机制问题、大学生权利救济问题,导致诸多大学生陷入不良网贷的泥沼,不仅荒废学业,甚至付出生命代价。当前,经济层面、主体层面、制度层面、监管层面的不完善,共同造成校园网贷实践中的失范。校园网贷发展问题,应亟需重新审视与关切。否则,将严重侵犯大学生合法权益,更危及正常的社会金融秩序。笔者认为从以下方面对校园网贷进行合理规制:变革校园网贷规制思路方面,承认良性校园网贷合法地位、正视大学生主体地位;完善校园网贷法律制度方面,提高校园网贷立法位阶、制定校...
【文章来源】:兰州财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3-2019年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及增速
兰州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校园网贷法律规制研究11绪论1.1研究缘起及意义1.1.1研究缘起2015年,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同比增长746.7%,如图1.1所示,远远高于中国总体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546%的增速,如图1.2所示。2017年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突破了千亿的交易规模。大学生作为被传统金融忽视的群体,其强烈的信贷需求在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普及下逐渐释放,而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爆发式增长也带动了整体市场的迅速发展。在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的同时,大学生消费普遍提高,促使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需求不断增强和消费习惯升级。图1.12013-2019年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及增速图1.22013-2019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及增速
兰州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校园网贷法律规制研究19根据调查基本情况分析,大学生普遍知晓校园网贷,参与度比较高。总体来看,男生参与比例高于女生;本科学历参与比例最高,博士学历参与比例最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参与比例最高,省会城市的参与比例最低,经济越好的地域参与比例越低,大学生参与校园网贷受经济条件影响较大。3.1.2被调查者消费情况如图3.1所示,被调查的926人中,每月生活费主要集中在501-2000元之间,其中501-1000元的有452人,占48.81%;1001-2000元的有415人,占44.82%。每个月有大部分人都是支出大于收入,有465人支出大于收入,占50.22%。每月消费支出主要来源,有899人由父母提供,占97.08%;奖学金或助学金提供的240人,占25.92%;兼职提供的404人,占43.63%;其他方面提供的390人,占42.12%。出现资金短缺时,向父母要或向亲戚借钱的816人,占88.12%;向同学好友借钱的522人,占56.37%;校园网贷的516人,占55.72%;其他方面48人,占5.18%。由此看出,大学生日常生活消费还是比较高,且当资金不够用时,很大一部分人会选择校园网贷来弥补生活费。图3.1被调查者消费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P2P网络借贷中的担保问题[J]. 李萌,孟光辉.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2]沉寂与复兴:公共行政中的公共利益理论[J]. 陈天祥,黄宝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3]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担保问题及其法律规制[J]. 石贤平,陈东,李悦榕.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4]探究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基于长尾理论视角[J]. 刘子畅. 经贸实践. 2018(19)
[5]风险治理视域下禁止性规范的正当性考量——以校园网贷“三部规范性文件”为切入[J]. 孟星宇. 法学. 2018(09)
[6]大学生网络借贷消费行为调查及引导机制[J]. 叶大扬,王蓉,李书凝,李心怡. 教育评论. 2018(02)
[7]“网络软法”治理与国家法秩序的冲突及整合[J]. 石毕凡,付浩亮.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8(01)
[8]大学校园不良网贷的法律问题思考[J]. 吴芳芳. 法制与社会. 2017(35)
[9]校园网贷法律规制的路径选择[J]. 王怀勇,邓若翰.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6)
[10]女大学生校园“裸贷”法律权益保护研究[J]. 袁翠清. 中国青年研究. 2017(12)
博士论文
[1]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问题研究[D]. 刘晛.吉林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校园网络借贷的风险防范研究[D]. 王璐.北京邮电大学 2019
[2]高校“校园贷”风险的法律规制研究[D]. 慕彩萍.甘肃政法学院 2019
[3]我国“校园贷”法律监管问题研究[D]. 张立明.吉林财经大学 2019
[4]大学生网络借贷民事权益保护研究[D]. 邓舒丹.西南政法大学 2018
[5]论“校园贷”的法律规制[D]. 汪优.兰州大学 2018
[6]校园网络借贷的法律规制[D]. 李富豪.广西师范大学 2018
[7]高校“校园贷”的法律问题及其规制路径研究[D]. 莫灿灿.安徽大学 2018
[8]论校园网贷的法律风险及防范[D]. 胡碧莹.南昌大学 2018
[9]大学生参与“校园贷”行为的动机影响因素研究[D]. 蔡雨茜.上海交通大学 2018
[10]校园贷服务平台法律监管制度的完善[D]. 唐庆业.烟台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324405
【文章来源】:兰州财经大学甘肃省
【文章页数】:65 页
【学位级别】:硕士
【部分图文】:
013-2019年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及增速
兰州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校园网贷法律规制研究11绪论1.1研究缘起及意义1.1.1研究缘起2015年,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同比增长746.7%,如图1.1所示,远远高于中国总体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546%的增速,如图1.2所示。2017年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市场突破了千亿的交易规模。大学生作为被传统金融忽视的群体,其强烈的信贷需求在互联网消费金融的普及下逐渐释放,而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的爆发式增长也带动了整体市场的迅速发展。在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提升的同时,大学生消费普遍提高,促使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需求不断增强和消费习惯升级。图1.12013-2019年大学生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及增速图1.22013-2019年中国互联网消费金融交易规模及增速
兰州财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我国校园网贷法律规制研究19根据调查基本情况分析,大学生普遍知晓校园网贷,参与度比较高。总体来看,男生参与比例高于女生;本科学历参与比例最高,博士学历参与比例最低;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参与比例最高,省会城市的参与比例最低,经济越好的地域参与比例越低,大学生参与校园网贷受经济条件影响较大。3.1.2被调查者消费情况如图3.1所示,被调查的926人中,每月生活费主要集中在501-2000元之间,其中501-1000元的有452人,占48.81%;1001-2000元的有415人,占44.82%。每个月有大部分人都是支出大于收入,有465人支出大于收入,占50.22%。每月消费支出主要来源,有899人由父母提供,占97.08%;奖学金或助学金提供的240人,占25.92%;兼职提供的404人,占43.63%;其他方面提供的390人,占42.12%。出现资金短缺时,向父母要或向亲戚借钱的816人,占88.12%;向同学好友借钱的522人,占56.37%;校园网贷的516人,占55.72%;其他方面48人,占5.18%。由此看出,大学生日常生活消费还是比较高,且当资金不够用时,很大一部分人会选择校园网贷来弥补生活费。图3.1被调查者消费情况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浅析P2P网络借贷中的担保问题[J]. 李萌,孟光辉.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9(05)
[2]沉寂与复兴:公共行政中的公共利益理论[J]. 陈天祥,黄宝强.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4)
[3]P2P网络借贷平台的担保问题及其法律规制[J]. 石贤平,陈东,李悦榕.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6)
[4]探究我国互联网金融发展现状——基于长尾理论视角[J]. 刘子畅. 经贸实践. 2018(19)
[5]风险治理视域下禁止性规范的正当性考量——以校园网贷“三部规范性文件”为切入[J]. 孟星宇. 法学. 2018(09)
[6]大学生网络借贷消费行为调查及引导机制[J]. 叶大扬,王蓉,李书凝,李心怡. 教育评论. 2018(02)
[7]“网络软法”治理与国家法秩序的冲突及整合[J]. 石毕凡,付浩亮. 上海政法学院学报(法治论丛). 2018(01)
[8]大学校园不良网贷的法律问题思考[J]. 吴芳芳. 法制与社会. 2017(35)
[9]校园网贷法律规制的路径选择[J]. 王怀勇,邓若翰.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2017(06)
[10]女大学生校园“裸贷”法律权益保护研究[J]. 袁翠清. 中国青年研究. 2017(12)
博士论文
[1]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问题研究[D]. 刘晛.吉林大学 2016
硕士论文
[1]校园网络借贷的风险防范研究[D]. 王璐.北京邮电大学 2019
[2]高校“校园贷”风险的法律规制研究[D]. 慕彩萍.甘肃政法学院 2019
[3]我国“校园贷”法律监管问题研究[D]. 张立明.吉林财经大学 2019
[4]大学生网络借贷民事权益保护研究[D]. 邓舒丹.西南政法大学 2018
[5]论“校园贷”的法律规制[D]. 汪优.兰州大学 2018
[6]校园网络借贷的法律规制[D]. 李富豪.广西师范大学 2018
[7]高校“校园贷”的法律问题及其规制路径研究[D]. 莫灿灿.安徽大学 2018
[8]论校园网贷的法律风险及防范[D]. 胡碧莹.南昌大学 2018
[9]大学生参与“校园贷”行为的动机影响因素研究[D]. 蔡雨茜.上海交通大学 2018
[10]校园贷服务平台法律监管制度的完善[D]. 唐庆业.烟台大学 2018
本文编号:3324405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3244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