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债务承担制度的构建、识别与承担人利益保护

发布时间:2021-09-12 09:20
  债务作为消极财产的属性不断增强,可流通性使债务承担制度应运而生。我国相关法律制度已经有所体现,但尚不健全,以致无法建构起一套完整的制度解决实践中出现的相关纠纷。探讨债务承担的概念、制度价值、适用前提、分类与实现方式等基本问题,尝试构建该制度的基本框架,对债务承担与第三人代为履行难以区分提出解决方案,围绕债务承担人对债权人享有的抗辩权内容,提出在平衡当事人权益的前提下实现对债务承担人利益的保护。 

【文章来源】:经营与管理. 2020,(09)

【文章页数】:5 页

【文章目录】:
一、债务承担的概念与制度价值
二、债务承担的适用条件
    (一)适用条件
    (二)不具可转移性之债务的类型
        1. 当事人约定或法律规定不得转让的债务
        2. 依债务的性质不得转让的债务
        3. 不作为债务
三、债务承担的分类
    (一)基本分类
    (二)理论争议
    (三)解决方案
四、债务承担的实现方式
    (一)债权人、原债务人、债务承担人三方合意移转
    (二)债权人与债务承担人合意移转
    (三)原债务人与债务承担人合意移转
五、债务承担与第三人代为履行的对比
六、债务承担中承担人享有的抗辩权
    (一)立法局限
    (二)因债务履行而生的抗辩
    (三)基于产生债务之合同而生的抗辩
    (四)基于债务承担合同而生的抗辩
七、结论


【参考文献】:
期刊论文
[1]合同转让制度中权利义务责任的平衡观[J]. 姚虹.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4(05)
[2]中国法语境下的并存债务承担制度[J]. 岳业鹏.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01)
[3]合同法中债务移转制度的理解与适用问题研究[J]. 王连国,孙蔚曜.  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1(01)

硕士论文
[1]债务承担制度研究[D]. 屈国华.内蒙古大学 2017
[2]并存的债务承担之效力分析[D]. 陈文波.中国政法大学 2013
[3]并存的债务承担制度研究[D]. 王锐.西南政法大学 2009



本文编号:3393969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393969.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95dec***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