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民法论文 >

浅谈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效用发挥的影响因素探析

发布时间:2016-04-29 13:31

  论文摘要 少数资源的利用过程本质上就是物质运动的过程,因此,资源效用发挥的过程总是存在于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的,离开时间和空间的资源利用过程是不存在的。
  时间因素方面。在不同的时间维度,资源利用的各种条件会发生变化,资源利用的效果也会随之而变化。首先,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对于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利用理念会发生变化。就目前看来,人们越来越重视资源利用,力图从实践上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一定的重视度能够促进资源效用的发挥。但也不能否认随着时间的变化,人们对于资源利用的重视程度会有弱化现象。其次,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会随每个特殊时期而不断调整。就不同时期的同一思想政治教育目标与内容来说,也必须采用与时俱进的资源。例如,同样是教授艰苦朴素精神,,在五六十年代要求人们一件衣服“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可以理解并接受的,而在当今就必须采用其它符合当今受教育者实际情况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最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资源利用技术手段将越来越先进,这在一定程度上会降低资源利用成本。
  空间因素方面。空间对于资源效用发挥的影响主要体现在资源的流动性和在不同空间利用相同资源会产生不同的效用这两方面上。 一方面,资源的流动性影响着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整体效用发挥程度。在民族地区内部,资源流动性强,则内部各类资源相互协调处于一种稳定运转的资源利用机制当中,资源闲置、浪费现象较少。相反,若地区内部资源流动性差,各资源仅在地区内部某一空间发挥作用,这会导致资源重复利用、资源失去吸引力等现象,从而阻碍资源效用的发挥;在某一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之间,两地区间有效的资源交流能够推动两地区的资源利用工作。一个地区盲目排外、拒绝接受和利用其他地区资源,只能使该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效用落后于其他地区。各少数民族地区之间的资源流动是一种双赢,不仅提升了本地区的资源利用效果,还会使全国思想政治教育资源利用更上一个台阶。另一方面,在不同的空间利用相同的资源会产生异样的结果。例如,在学校、家庭、工作单位或者社区等不同空间同时利用少数民族音乐和舞蹈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不同空间产生的氛围、影响程度和教育意义会截然不同。

  四、人的因素

  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资源利用过程中的基本参与者。因此,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数量、对资源的重视度、教育者自身素质和受教育者对于资源的认同度,以及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都影响着资源利用的效果。
  第一,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者因素。思想政治教育者对于资源的重视程度和其自身素质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资源效用的发挥程度。首先,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数量无法满足资源利用过程的需求。民族地区由于经济条件相对落后,对于人才的吸引力较小,加之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在大多人看来枯燥无味、就业困难等原因,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才匮乏。其次,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者对资源的重视程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对资源的重视程度会影响到自己对资源的利用状况。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者对资源的重视程度会影响受教育者对资源的认识。最后,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自身素质。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者的素质不仅对资源利用效果会产生直接影响,而且还能通过影响受教育者进而影响资源利用效果。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质的高低与资源效用发挥的程度成正比。
  第二,民族地区受教育者因素。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归根结底是为受教育者服务的,资源利用的效果必须通过受教育者的能动选择来完成,资源效用发挥的程度与受教育者受益程度成正比。因此,受教育者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资源利用效果。民族地区受教育者不同于其他地区的受教育者,在资源利用过程中,若利用的资源与受教育者的文化背景、民族习俗等相关联,就会增强受教育者对于这些资源的认同度,从而可以更好的吸收这些资源中的思想政治教育信息。相反,就会降低受教育者的吸收能力。因此,受教育者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认同度影响着资源利用的效用大小。
  第三,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因素。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关系好坏影响着资源效用发挥的程度。教育者与受教育者是相互依存、互为前提的对应关系。民族地区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中混合着汉族与少数民族,如少数民族老师和汉族学生、汉族老师和少数民族学生,因此,两者的关系相比其他地区更加微妙。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平等、理解、和谐的关系能够提高二者的沟通效果,从而使资源效用最优化。相反,二者不平等、有隔阂、不协调的关系会阻碍甚至影响二者的沟通质量,从而降低资源利用效果。



本文编号:39491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minfalunwen/39491.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2634b***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