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向与功能:证据关联性及其判断标准
本文关键词:指向与功能:证据关联性及其判断标准
【摘要】:本文针对司法实践中存在的对于证据关联性标准缺乏正确理解和准确把握的问题,就证据关联性的含义和结构要素以及证据关联性规则的内容和应用进行了阐述,并提出判断证据关联性的两项标准——指向标准和功能标准。作者以实例引出问题并在讨论中就该问题进行了分析,为运用这一判断证据关联性的标准提供了例证,体现了相关证据理论的实用性。
【作者单位】: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指向 功能 关联性 判断标准 证据规则
【分类号】:D925.2
【正文快照】: 问题的提出证据的关联性是证据法的基本概念,在一些国家尤其是英美国家,关联性是证据是否得以采纳的主要争点之一。证据的关联性与可采性有一定联系,但又有所不同。证据的可采性以证据的关联性为前提,同诉讼中的待证事实没有关联的证据不可采纳为定案的根据。也就是说,具有可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圣扬;孙世岗;;西方诉讼证明标准本土化的可行性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李学宽;郭志远;;反传闻规则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3 卜开明;胡立柱;程东;;贿赂犯罪侦查中的内在缺陷分析——以程序法为视角[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4 刘少军;李延奎;;论辩诉交易与刑事和解的差异与融合[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1期
5 程晓燕,华枫;论辩诉交易与我国刑事诉讼[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2年04期
6 郑宁;钟秋;;行政诉讼视角下的房产估价报告有效期[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9年01期
7 陈黎;法院变更指控罪名新论[J];安徽电子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04期
8 周丹军;;品格证据的法律分析[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1期
9 尚华;;经济犯罪案件中证据的收集[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年04期
10 汪小丽;;现代法治视野下的“亲亲相隐”原则[J];安徽文学(下半月);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黄维智;;合意在刑事诉讼中的应用及其限制[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张保生;王进喜;吴洪淇;;中国证据法学三十年(1978—2008)[A];中国法学三十年(1978-2008)[C];2008年
3 吉平;;论计算机取证[A];第二十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4 詹景翔;;论电子数据在诉讼过程中的应用[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二卷)[C];2007年
5 胡志坚;;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问题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6 刘曼;;从逻辑学角度看刑事诉讼中间接证据的运用[A];法律逻辑与法学教育——第十五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7年
7 刘潇;丁锦希;邵蓉;;修订药品管理法,强化药品执法行刑联动机制——中美药品行刑联动机制比较研究[A];2009年中国药学会药事管理专业委员会年会暨“国家药物政策与《药品管理法》修订研究”论坛论文文集[C];2009年
8 张文;杜宇;;自然犯、法定犯分类的理论反思——以正当性为基点的展开[A];犯罪学论丛(第一卷)[C];2003年
9 聂立泽;徐骏;;性犯罪法律评价的价值审视[A];中国犯罪学研究会第十三届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4年
10 聂立泽;徐骏;;性犯罪法律评价的价值审视[A];犯罪学论丛(第三卷)[C];2005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进德;协商性司法在西方的兴起[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吴一鸣;英美物权法之大陆法解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张佳鑫;协商解决纠纷机制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4 王青;核恐怖主义犯罪防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5 孙日华;裁判客观性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6 钟淑健;民事抗辩权及其基本规则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7 肖晚祥;期待可能性理论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8 阮友利;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9 陈海平;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郑牧民;中国传统证据文化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刘锐;刑事证人证言的理论与实务研究[D];河北大学;2009年
2 张洪梅;论我国侦查程序中辩护权之有效保障[D];河北大学;2009年
3 李研;论刑事法官自由裁量权[D];河北大学;2009年
4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者丽琼;英国反家庭暴力法律的历史分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张倩;试论11-13世纪英格兰王权的扩张[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谢丽莉;论严格责任在我国刑法中的适用[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唐闰杰;实用刑事推定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钱松;我国司法鉴定人民事责任法律属性思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张琨;论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陈述[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丽霞;;论对反诉的保护与规制[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2 索维东;;法律监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与作用[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3 崔蕴涛;;对反诉制度和理论的深层次分析[J];长治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4 栗明;;论测谎结论诉讼证据资格[J];法制与社会;2007年11期
5 谭秋桂;;论民事执行机制与社会信用体系的关联性[J];求索;2009年02期
6 孙启俊;马贵明;谈维;;输血纠纷中证据保全的理论和实践[J];临床输血与检验;2006年01期
7 李小卓;;行政附带民事诉讼范围探讨[J];理论导刊;2006年06期
8 王蓉;;略论证据的本质[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8年01期
9 张悦;;完善我国反诉与本诉关联性问题的构想——以英美法系为参考视角[J];科技创新导报;2008年03期
10 陈闻高;;论证据的基本特征[J];湖北警官学院学报;2008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7条
1 屠文华;;检察机关对计算机犯罪电子证据审查的几点思考[A];第二十次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5年
2 李昕;;制度欠缺与司法程序的权宜之计——论登记行为争议的司法裁判[A];财产权与行政法保护——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2007年年会论文集[C];2007年
3 张雯;;论刑事证据的合法性及其完善[A];第二届贵州法学论坛文集[C];2001年
4 范一丁;;论民事诉讼证据的证明力[A];中国民商法实务论坛论文集[C];2002年
5 葛明;辛全田;方曙光;;举证责任倒置制度对医学伦理研究的影响[A];山东省医学伦理学学会第四次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年
6 郑亦武;丘秀峰;;电子证据的可采性研究[A];全国计算机安全学术交流会论文集(第二十三卷)[C];2008年
7 胡志坚;;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问题研究[A];第十四届全国法律逻辑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06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肖建华;美国证据制度中关联性的认定[N];人民法院报;2006年
2 高凌;行政诉讼要判断间接证据的关联性[N];民主与法制时报;2008年
3 耿磊;出庭示证:八种方法解决四个问题[N];检察日报;2006年
4 记者 李云超 通讯员 刘宏丽 徐其祥;黔东南中院出台刑事认证指南[N];人民法院报;2005年
5 蔡金芳 阎燕;刑事认证中证据资格及证明力之确认[N];人民法院报;2006年
6 田林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岑咏桦;职务犯罪案件证据的审查和适用[N];法治快报;2007年
7 汤维建 卢正敏;如何确认证据“关联性”[N];人民法院报;2004年
8 王雪云;法院诉讼卷宗立卷问题之思考[N];江苏法制报;2006年
9 孙展虹;复写件是否属于适格的证据[N];江苏法制报;2006年
10 杨薇薇;刍议秘密取证的证据效力[N];江苏法制报;2006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牛锋;民刑法关联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郭志媛;刑事证据可采性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3 陈士渠;刑事错案的证据分析[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4 陈惊天;法官证据评判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9年
5 刘宇平;品格证据规则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7年
6 纪格非;论证据能力——以民事诉讼为视角的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3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臣;论行政附带民事诉讼[D];兰州大学;2009年
2 倪红;美国证据关联性规则研究[D];苏州大学;2008年
3 翟传强;传闻证据研究[D];苏州大学;2005年
4 朱晓文;WTO“有关监狱劳动产品措施”与我国监狱生产对策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08年
5 陈晓蔚;刑事诉讼中的证据能力研究[D];太原科技大学;2009年
6 赵小强;刑事诉讼证据关联性研究[D];青岛大学;2008年
7 柳娟;论我国民事诉讼证据关联性规则[D];广东商学院;2011年
8 林楚泉;论民事诉讼证据的关联性[D];西南政法大学;2003年
9 潘淑岩;行政附带民事诉讼制度研究[D];山西大学;2006年
10 蒋涛;电子证据属性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09年
,本文编号:103077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0307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