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被害人情结
本文关键词:论被害人情结
【摘要】:被害人情结是指被害人在犯罪事件之后形成的防范、戒备甚至敌对的心理;被害人情结也被视作被害人与加害人之间的心理反应。第一层面的被害人情结对于修复被加害行为所破坏的社会关系而言,是一股巨大的反冲力,而随着被害人情结在第二层面的递进,则愈加有利于修复加害人和被害人之间的关系。被害人情结存在恶性向良性转化的可能与现实。被害人良性情结为构建刑事和解等司法制度并使得被害人谅解在量刑规范中得以落实提供了心理基础,因而具有积极的法治意义。
【作者单位】: 南京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被害人 情结 转化 良性 法治意义
【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刑法解释原理与实证问题研究”(编号:12AFX009)
【分类号】:D925.2
【正文快照】: 晚近以来,随着犯罪人学的兴起,有人立足心理学层面为犯罪者开脱,认为人们在安全需要、爱的需要、归属需要和自尊需要方面受到根本阻碍和威胁的时候,就会更多地表现出自私、仇恨、进攻性和破坏性来[1](P.141)。此种观点虽然折射出犯罪原因的复杂性一面,却在一定程度上干扰了人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宣刚;;抚慰的正义:犯罪被害人导向刑事政策论[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年02期
2 刘军;;事实与规范之间的被害人过错[J];法学论坛;2008年05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翟中东;;法学层面上的刑罚裁量根据[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2 韩轶;;西方国家的刑罚目的观及其对我国刑罚目的界定的启示——兼论惩罚犯罪应界定为我国刑罚目的[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1年00期
3 王圣扬;夏珍珍;;论中国当代传媒与司法的关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3年02期
4 强昌文;;契约伦理与当代中国权利立法[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1期
5 施鹏鹏;;论无罪推定的本质[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6 陈海平;;困境与进路:司法改革语境中的量刑程序改革[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5年02期
7 许发民;徐光华;;罪刑法定视野下的禁止类推之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8年01期
8 张训;;论民生刑法的出场——受达顿《中国的规制与惩罚:从父权社会到民权社会》的启迪[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9 郭世杰;;论“监企合一”与我国监狱职能的实现[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1年02期
10 李婷;次道德现象及其刑事法理依据探析[J];安徽电气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02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赵秉志;阴建峰;;新中国刑法立法60年——以影响刑法立法的客观范畴为视角[A];中国道路:理论与实践——第三届北京中青年社科理论人才“百人工程”学者论坛(2009)论文集[C];2009年
2 李泽明;;人民监督员制度研究[A];首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5年
3 孙光骏;;关于刑事和解的几个法律问题[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4 郭云忠;;检察权谦抑性的法理基础[A];第二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6年
5 冯仁强;;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司法适用解读[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6 巩富文;姚宏科;;刑事从宽政策之困境探析[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7 杨迎泽;朱全景;;和谐社会、法律监督与检察官职业培训[A];第四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8年
8 张伟;;以涂尔干集体意识的观点浅析当前社会秩序的维持[A];2011年贵州省社会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C];2011年
9 邹平林;杜早华;;在私人道德与制度伦理之间——“小悦悦事件”带来的伦理反思[A];“第二届中国伦理学青年论坛”暨“首届中国伦理学十大杰出青年学者颁奖大会”论文集[C];2012年
10 于景辉;;社会转型期的社会整合机制创新[A];2011年中国社会学年会——“社会稳定与社会管理机制创新”论坛论文集[C];2011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郝文斌;高校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实证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10年
2 张进德;协商性司法在西方的兴起[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吴晓晖;论宏观调控决策的法律调整[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张玉堂;边沁功利主义分析法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夏菲;论英国警察权的变迁[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赵宁;罪状解释论[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7 陈玲;背信犯罪比较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张少林;被害人行为刑法意义之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刘源;论我国犯罪构成结构之完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胡文辉;语言评价理论的价值哲学研究[D];上海外国语大学;201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杨少波;我国高校学生管理专业化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10年
2 吕海霞;人性化设计理念在食品包装设计中的体现[D];河北大学;2009年
3 李昀;废物污染环境犯罪研究[D];中南林业科技大学;2009年
4 谢维杰;我国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路径研究[D];广西师范学院;2010年
5 李琴;基于消费心理诉求的品牌服装“女性化”倾向设计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6 王文斌;体验性儿童玩具设计应用研究[D];浙江理工大学;2010年
7 周嘉楠;职业共同体视角下的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发展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8 应云总;论公民个人信息的刑法保护[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9 贺磊;自由心证的法理与制度初探[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10 潘爱青;增设执业资格刑的立法探析[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刘军;;事实与规范之间的被害人过错[J];法学论坛;2008年05期
2 陈旭文;西方国家被害人过错的刑法意义[J];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肖洪泳;村民自治的法治意义及难题解决[J];前沿;2004年09期
2 蹇庐氏;;“不得请示”的法治意义[J];政府法制;2006年17期
3 严颂;何跃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法治意义与路径[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4期
4 孟桢尧;;“司机放走劫匪不算错”的法治意义[J];政府法制;2007年05期
5 吴玲;;污染环境者领刑的法治意义[J];民主;2008年02期
6 禹政敏;;论政府信息公开的法治意义[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年07期
7 丁爱萍 ,杨署生;农民“撬动法规修改”的法治意义[J];江淮法治;2005年08期
8 魏建新;我国古代监察机构之演变及其法治意义[J];广西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年01期
9 李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的法治意义[J];公民导刊;2011年03期
10 蔡宝刚;梁鸿飞;;论司法公信与司法能动的互动关联与法治意义[J];江海学刊;2013年06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3条
1 鲁士恭;;我国实行村民自治的法治意义[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2 贺海仁;;村民自治与农村秩序及其法治意义[A];依法治国专题研究——司法改革与依法治国理论研讨会、中国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理论研讨会论文集[C];1999年
3 韩立余;;中美知识产权案的法治意义[A];《WTO法与中国论坛》文集——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研究会年会论文集(八)[C];2009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暨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会长 赵秉志;薄熙来案件审理具有多种法治意义[N];法制日报;2013年
2 本报评论员 林琳;“镇政府诉县政府”的法治意义[N];工人日报;2014年
3 耿银平;设立宪法日的法治意义[N];经济参考报;2014年
4 本报特约评论员 北京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凌斌;从“爱心法官”看道德模范的法治意义[N];人民法院报;2011年
5 符向军;法院遭抗诉的法治意义[N];人民政协报;2014年
6 任进;权力清单和负面清单的法治意义[N];学习时报;2014年
7 杨涛;“反情妇腐败”的法治意义[N];宁波日报;2007年
8 本报记者 张国香;“平民法官”陈燕萍及其法治意义[N];人民法院报;2010年
9 杨依;罪刑法定原则的法治意义[N];西部法制报;2014年
10 史智军;法官的寂寞乃职业所需[N];人民法院报;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4条
1 高诗拓;论“山寨现象”及其法治意义[D];吉林大学;2010年
2 张生辉;当代中国政治文化变迁的法治意义[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王子懿;论李庄案的法治意义[D];中央财经大学;2012年
4 曲娜;哈贝马斯的协商民主法律观及其法治意义[D];黑龙江大学;2008年
,本文编号:10619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061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