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证并送主义下的公诉审查程序之构建——兼评《刑事诉讼法》第172条、第181条
本文关键词:卷证并送主义下的公诉审查程序之构建——兼评《刑事诉讼法》第172条、第181条
更多相关文章: 刑事诉讼法 卷证并送主义 公诉权 庭前预断 公诉审查
【摘要】:我国两次刑事诉讼法修改中,公诉审查制度都被虚置化。根据新刑事诉讼法(以下简称新法)第172条的规定,检察机关在提起公诉时必须向法院移送所有的"案卷材料与证据",从而重回79旧刑事诉讼法卷证并送主义的旧路。同时,该法第181条规定,只要起诉书中有明确的指控犯罪事实,法院就得照单全收,开庭审判,庭前预断似乎成为必然。我国庭前预断问题的根源,在于独立的公诉审查程序的缺失,对公诉权的运作缺乏有效制约。公诉审查制度采用卷证并送主义是当今世界法治国家的必然选择,以此为基础,立足本土国情,科学地构建我国刑事公诉审查程序,才能真正地解决庭前预断之顽疾。
【作者单位】: 武汉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诉讼法 卷证并送主义 公诉权 庭前预断 公诉审查
【基金】:2012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刑事程序法的功能研究》(12CFX04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分类号】:D925.2
【正文快照】: 近30年来,在我国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中均未设置独立的公诉审查程序。就像看戏,人们只注意台上演员的举手投足演绎剧情而不注意台前的排练和预演一样,庭前程序在诉讼程序研究中是一个极易被忽视的程序[1]。我国刑事诉讼法学界的热门话题一直过于集中在检察机关诉讼监督职能的拓展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莫丹谊;试析日本刑事诉讼中的预断排除原则[J];现代法学;1996年04期
2 李奋飞;从"复印件主义"走向"起诉状一本主义"——对我国刑事公诉方式改革的一种思考[J];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2003年02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超;;刑事一体化视野中的警察作伪证问题[J];刑法论丛;2008年04期
2 刘科;;侵犯知识产权犯罪定罪量刑情节司法解释探析[J];刑法论丛;2009年01期
3 丁德春;;我国刑事诉讼庭前审查的现状与重构[J];平原大学学报;2007年02期
4 张伟;侯平利;;论起诉书一本主义[J];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年03期
5 熊秋红;;刑事证人作证制度之反思——以对质权为中心的分析[J];中国政法大学学报;2009年05期
6 银福成;浅议人民法院对公诉案件的审查制度[J];前沿;2003年06期
7 王洪超;;刑事诉讼证人作证特免权制度的构建[J];前沿;2007年05期
8 张巍;;人民陪审之困境的理性分析及制度完善[J];前沿;2010年02期
9 吴常青;;比较与借鉴:论我国刑事被告阅卷制度构建[J];前沿;2011年17期
10 周长军;;犯罪论体系的程序向度:研究误区与理论反思[J];清华法学;2008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万毅;;检察官角色与检察权配置[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2 单民;上官春光;;和谐语境下的职务犯罪侦查公开问题[A];第三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7年
3 顾静薇;杨亚民;;检察业务考评机制改革刍议[A];第五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C];2009年
4 邬志辉;;农村学校撤并决策的程序公正问题探讨[A];2010年农村教育高端学术论坛论文集[C];2010年
5 罗庆群;;论刑事庭审证据裁定对检察公诉权的制衡——以刑事审判认证为视点[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6 赵靖;;论我国检察机关选择起诉权的完善[A];第七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会议文章[C];2011年
7 李广辉;陈大鹏;;盘查权启动标准之探析[A];21世纪出入境(移民)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2008年
8 袁越;吕玉梅;;我国刑事证据制度的完善[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证据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9 陈焰;林宁烨;;自侦案件适用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的难题与出路[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证据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10 李迎春;王森;;构建审查起诉阶段非法证据排除机制[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证据制度的完善及新要求[C];201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进德;协商性司法在西方的兴起[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张向东;基准刑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3 周金刚;量刑情节研究[D];南京大学;2011年
4 王文生;国家非公开行使权力的法治[D];中共中央党校;2011年
5 尹晓红;我国宪法中被追诉人获得辩护权之保障[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6 周强;我国保护被追诉人人身自由宪法条款之实施[D];华东政法大学;2011年
7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8 李健;论法官的主体性[D];复旦大学;2011年
9 陈海平;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10 孙宝民;死刑检察监督制度研究[D];武汉大学;2011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冲;司法赔偿制度要论[D];长春理工大学;2010年
2 周绪峰;侦查人员程序性违法的举证责任[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海娇;我国刑事诉讼见证制度若干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宋超;自诉转公诉的法律规制问题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阮露玫;论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知情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韩晓明;我国司法活动中的公民参与问题研究[D];中国海洋大学;2010年
7 刘超;侦查辨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华蕾;技术侦查的法律规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陈光伟;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何伟;附带搜查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徐益初;不起诉刍议[J];人民检察;1996年12期
2 龙宗智;刑事公诉权与条件说[J];人民检察;1999年03期
3 马可·法布里;龙宗智;;意大利刑事司法制度改革:理论与实践的悖反[J];诉讼法论丛;1998年02期
4 孙长永;;美国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开示[J];诉讼法论丛;1999年00期
5 谢佑平,万毅;刑事控审分离原则的法理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年03期
6 龙宗智;左为民;;法理与操作——刑事起诉制度评述[J];现代法学;1997年04期
7 孙长永;抑制公诉权的东方经验——日本“公诉权滥用论”及其对判例的影响[J];现代法学;1998年06期
8 谢小剑;;检察一体化中“上命下从”的限度[J];行政法学研究;2009年04期
9 龙宗智;;刑事诉讼中的证据开示制度研究(下)[J];政法论坛;1998年02期
10 陈瑞华;英美刑事证据展示制度之比较[J];政法论坛;1998年06期
,本文编号:106503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065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