辩护律师有权向当事人核实人证
本文关键词:辩护律师有权向当事人核实人证
【摘要】:辩护律师向嫌疑人、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指核实与指控的犯罪的定罪量刑有关的各种证据。实务界关于不允许人证信息告知、核实的主张,违背立法原意,而且如以解释性规定减缩宪法与法律赋予公民的权利,有悖法制原则和宪法精神;该主张脱离司法实际,与控方法庭举证方式相矛盾,妨碍诉讼效率;该主张违背被告人有权辩护以及辩护有效性原则,有悖于刑事司法人权保障的制度和机理,且就刑事司法整体效益而言得不偿失;该主张将妨碍庭审实质化,有悖于"以审判为中心"诉讼制度改革的要求;该主张缺乏可操作性,而且可能对辩护方形成不适当的威胁,损害刑事诉讼的防错机能;该主张背离了刑事司法的国际准则和普遍的刑事辩护实践,不利于我国刑事司法的国际形象。律师承担维护司法公正并维护其他合法权益的责任,因此,律师不得通过核实证据引导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违背事实改变供述或串供;如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能骚扰、威胁或加害被害人、证人,辩护律师不得告诉相关被害人、证人的身份、住址等个人信息。
【作者单位】: 四川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辩护律师 核实证据 辩护权 司法公正
【分类号】:D925.2
【正文快照】: 《刑事诉讼法》第37条第4款规定:“辩护律师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起,可以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核实有关证据。”然而,该法律条文中的“核实有关证据”应当如何理解,目前有不同意见。据悉,正拟制的关于律师刑事辩护若干问题的规定,这一问题亦为主要争议点。鉴于此问题直接影
【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条
1 龙宗智;;薄熙来案审判中的若干证据法问题[J];法学;2013年10期
【共引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学宽;郭志远;;反传闻规则对我国刑事审判方式改革的启示[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4年01期
2 郑好;;比较法视野下的监听立法研究[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06年02期
3 孙军;;对我国刑事拘留制度的再解读[J];安徽大学法律评论;2010年01期
4 李颖红;论我国刑事证人依法作证的权利及其保护[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03期
5 曹晓东;张清;;浅议侦查阶段的司法审查制度[J];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6期
6 丁德春;;中日辩护制度比较研究[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年02期
7 尚华;中外刑事简易程序之比较[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年06期
8 陈海平;;侦查阶段律师帮助:制度价值、国际标准与域外经验[J];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年01期
9 冀祥德;;中国刑事辩护制度发展的命运——以建立中国控辩协商制度为视角[J];北方法学;2007年02期
10 张品泽;外国刑事回避制度比较研究[J];比较法研究;2004年03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黄伯青;;探索与超越:减刑假释案件开庭审理程序的构建[A];全国法院系统第二十二届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2011年
2 施娟;;羁押必要性审查的理解与适用[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强制措施制度的修改及执行[C];2012年
3 黄福涛;高哲远;;侦查监督视野下技术侦查措施研究[A];第八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侦查程序的修改与检察工作应对[C];2012年
4 张晓良;赵晓林;;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实务探讨[A];海峡两岸法学论坛——江西省犯罪学研究会年会(2010年)论文集[C];2010年
5 邵晖;;中国检察制度内部组织建设与检察权合理配置[A];第九届国家高级检察官论坛论文集:法治思维与优化检察权配置[C];2013年
6 程维;;“米兰达警告”的昨天、今天和明天[A];全国外国法制史研究会学术丛书——20世纪外国司法制度的变革[C];2002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张进德;协商性司法在西方的兴起[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2 李长坤;刑事涉案财物处理制度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陈莹莹;刑事检察监督的程序化研究[D];复旦大学;2011年
4 李健;论法官的主体性[D];复旦大学;2011年
5 陈海平;死刑案件审判程序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0年
6 吴锋;刑事立案监督权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7 李影;中国警察刑事职权配置问题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8 王天林;侦查行为侵权司法救济研究[D];山东大学;2011年
9 郭烁;刑事强制措施的体系及其适用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11年
10 锁正杰;刑事程序的法哲学要义[D];中国政法大学;2000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李波;刑事人身检查制度研究[D];河北大学;2007年
2 张庆立;检察机关死刑核准程序参与机制研究[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3 郑菲;试论我国司法鉴定人的诉讼地位[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4 阮露玫;论审查起诉阶段犯罪嫌疑人知情权[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5 高黎明;论未成年人轻微刑事污点相对消灭制度及架构[D];华东政法大学;2010年
6 周伟;审判委员会议案机制中证据规则的适用[D];湘潭大学;2010年
7 苏文玲;刑事对质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8 刘华蕾;技术侦查的法律规制[D];湘潭大学;2010年
9 陈光伟;刑事缺席审判制度研究[D];湘潭大学;2010年
10 陈华英;论刑事和解中的调解人[D];湘潭大学;2009年
【二级参考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龙宗智;;论刑事对质制度及其改革完善[J];法学;2008年05期
2 陈卫东;寿光证据开示试点模式的理论阐释[J];山东审判;2005年01期
,本文编号:1070114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0701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