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主页 > 法律论文 > 诉讼法论文 >

论非讼程序的完善

发布时间:2017-10-24 19:19

  本文关键词:论非讼程序的完善


  更多相关文章: 非讼程序 功能 一般规定 受案范围


【摘要】:非讼程序是民事审判程序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事程序立法没有采用“非讼程序”的概念,但《民事诉讼法》第十五章“特别程序”的内容实质上就是关于非讼程序的规定。基于我国民事程序理论不完善,如对司法权性质的二元性理论认识不够,现行法律规定与既判力理论相冲突;我国非讼程序立法方面存在“一般规定”封闭、不独立,特有程序规则缺失等诸多不足;确定民事审判制度改革方向和民商事实体法完善的迫切需要,现实情况下,完善我国非讼程序相当必要。在大陆法系有两种立法模式即单独立法模式和合一立法模式,结合国外经验,我国应当在以下三方面作出完善:用“非讼程序”取代“特别程序”的命名,使立法规定形式和立法文意表述更为科学准确;通过确立非讼程序的基本审理原则、制度和关系人的程序保障,保持非讼程序审理对象的开放性,理顺非讼程序向诉讼程序转换的方式来完善非讼程序的“一般规定”;在调整非讼程序受案范围方面,将具公法性质的选民资格案件程序从非讼程序中剔除出去,将理应属于非讼程序的“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纳入其中,并增设公司非讼程序和部分家事非讼程序。如此,才能发挥非讼程序预防纠纷、简捷迅速、扩大权利可诉范围和实现裁判多元化的功能。
【关键词】:非讼程序 功能 一般规定 受案范围
【学位授予单位】:太原科技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15
【分类号】:D925.1
【目录】:
  • 摘要4-5
  • Abstract5-8
  • 绪论8-14
  • 第一章 非讼程序的功能14-18
  • 第一节 预防纠纷,减少诉讼14
  • 第二节 简捷迅速,提高审判效率14-15
  • 第三节 扩大权利可诉范围,完善诉权保护15
  • 第四节 实现裁判多元化,符合法律调整机制15-18
  • 第二章 非讼程序的立法例18-24
  • 第一节 单独立法18-19
  • 第二节 合一立法19
  • 第三节 两种立法例的比较与借鉴19-24
  • 第三章 完善我国非讼程序的必要性24-30
  • 第一节 民事程序理论完善的需要24-25
  • 一、完善司法权性质的二元性理论24-25
  • 二、突破法律规定与既判力理论相冲突的困境25
  • 第二节 非讼程序立法完善的需要25-27
  • 一、“一般规定”的不足26
  • 二、特有程序规则的不足26-27
  • 第三节 民事审判制度改革方向的需要27
  • 第四节 民商事实体法完善的需要27-30
  • 第四章 完善我国非讼程序的具体建议30-42
  • 第一节 用“非讼程序”取代“特别程序”的命名30-31
  • 一、立法规定形式趋于科学30
  • 二、立法文意表述趋于准确30-31
  • 第二节 完善非讼程序的“一般规定”31-34
  • 一、确立非讼程序的基本审理原则与制度31-32
  • 二、确立关系人的程序保障32-33
  • 三、保持非讼程序审理对象的开放性33
  • 四、理顺非讼程序向诉讼程序转换的方式33-34
  • 第三节 调整非讼程序的受案范围34-42
  • 一、剔除选民资格案件程序34-35
  • 二、纳入“督促程序”和“公示催告程序”35-36
  • 三、增设公司非讼程序36-39
  • 四、增设部分家事非讼程序39-42
  • 结论42-44
  • 参考文献44-46
  • 致谢46-48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48-49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王祥远;;非讼事件初探[J];阴山学刊;2008年01期

2 赵蕾;;诉讼与非讼的再区分——以诉讼与非讼基本模式的差异为研究进路[J];比较法研究;2012年04期

3 孙永军;;诉讼事件非讼化新探[J];现代法学;2014年01期

4 陈小曼;“无讼”与非讼解决争议方式[J];皖西学院学报;2002年02期

5 王晖;我国宪法非讼化的现象及原因分析[J];浙江教育学院学报;2002年01期

6 蔡虹;非讼程序的理论思考与立法完善[J];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3期

7 廖中洪;;制定单行《民事非讼程序法》的建议与思考[J];现代法学;2007年03期

8 李长健;曹俊;王妍;;基于农民权益保护的非讼机制[J];天水行政学院学报;2007年04期

9 王祥远;;非讼程序刍议[J];长沙大学学报;2008年01期

10 谢颖梅;;民事非讼程序基本问题研究[J];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02期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前6条

1 徐祥 刘萍;民事非讼程序制度的重构[N];江苏法制报;2012年

2 河南大学法学院副教授 法学博士 郝振江;非讼程序的未来走向:自足、独立与开放[N];人民法院报;2012年

3 河南大学法学院 郝振江;制定非讼事件法 调整国家监护性介入[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4年

4 王志强 复旦大学法学院;传统中国的非讼与好讼[N];中国社会科学报;2012年

5 西南政法大学 郝振江;司法能动主义与我国非讼事件程序法的制定[N];人民法院报;2010年

6 夏婕;调解协议的司法确认机构[N];江苏法制报;2013年

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2条

1 曹如波;公司非讼程序研究[D];吉林大学;2011年

2 刘璐;诉讼案件非讼审理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前10条

1 汤丽娟;非讼程序基本理论问题研究[D];南昌大学;2009年

2 王祥远;非讼程序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07年

3 张彦芳;论非讼程序的完善[D];太原科技大学;2015年

4 杜瑶;公司非讼程序基本问题研究[D];中国政法大学;2008年

5 陈良;论非讼程序在我国公司法上的适用[D];辽宁大学;2012年

6 王灵娟;非讼事件范围研究[D];苏州大学;2013年

7 夏晓玲;我国民事非讼程序研究[D];海南大学;2014年

8 徐希;论家事非讼程序[D];南京师范大学;2014年

9 申诗溢;非讼裁判的效力研究[D];西南政法大学;2014年

10 朱雪峰;司法介入公司治理之非讼机制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14年



本文编号:1090163

资料下载
论文发表

本文链接:https://www.wllwen.com/falvlunwen/susongfa/1090163.html


Copyright(c)文论论文网All Rights Reserved | 网站地图 |

版权申明:资料由用户d48c1***提供,本站仅收录摘要或目录,作者需要删除请E-mail邮箱bigeng88@qq.com